第70章 海疆蓝图(1 / 2)

乾清宫西暖阁,气氛凝重。朱棣、凌云、马三宝,以及被紧急召来的几位心腹将领(如精通水战的清远伯王友)齐聚一堂。

一张粗略的海疆图铺在案上,朱棣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东南沿海:“倭患不绝,海疆不靖,今又有‘四海商会’此等枭雄窥伺,非巨舰大炮不能震慑!凌云,朕欲建新式水师,你需给朕一个章程!”

凌云深知此事关乎国运,沉声道:“陛下,新式战舰,非旧式福船、广船可比。臣以为,当分步而行。”

他提出了一个渐进式的方案:

1. 一期目标:建造两型试验舰。

· ‘扬威’级炮舰: 中型船只,木质船体覆以熟铁装甲(关键部位),装备一台改进型船用蒸汽机,辅以风帆,主要武器为天工院新研制的后装线膛舰炮(基于李三狗早期思路深化),目标是验证蒸汽动力、装甲防护与新式舰炮在海上的实战效能。

· ‘飞霆’级通报舰: 较小型的快速船只,侧重速度和机动性,主要承担侦察、通信(尝试搭载小型电报机)和护航任务,是未来舰队耳目。

2. 核心攻关:

· 船体结构: 如何设计能承受蒸汽机巨大震动和后坐力,并能安装沉重装甲和火炮的坚固船体?

· 动力系统: 海上高盐高湿环境对锅炉和蒸汽机的耐腐蚀性、可靠性提出极致要求。

· 舰炮与弹药: 后装线膛炮的闭锁机构、身管寿命、以及与之匹配的爆破弹(开花弹)是重中之重。

· 装甲与材料: 寻找强度更高、韧性更好的钢铁,以及将铁甲有效固定于木制或混合船体的工艺。

王友等将领听得目瞪口呆,他们无法想象那种不依靠风帆、披着铁甲、喷着黑烟、装备着能发射爆炸弹丸重炮的战舰是何等模样,但眼中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炽热的光芒。

朱棣拍板:“准!即着凌云总督新舰营造事宜,工部、龙江提举司、沿海各卫所船厂,凡有所需,优先协济!内帑先拨五十万两,以为启动之资!”

旨意一下,巨大的资源需求立刻显现。优质木材、巨量铁料、铜锡铅等有色金属、以及日益紧缺的煤炭,如同黑洞般吞噬着资金和物料。这不可避免地触动了其他部门的利益。

户部尚书首先叫苦:“陛下!北边修缮长城、九边粮饷、各地赈灾,处处需钱!如今这新舰一动,耗费堪比再造一支漕运船队!国库实在难以支撑啊!”

徐理等人更是找到了新的攻击点:“陛下!凌云好大喜功,妄兴无名之师!所谓海上威胁,不过其一面之词!耗举国之力,造此等华而不实之‘铁棺材’,若最终无用,岂非贻笑大方,徒耗国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