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说:神灵环绕着这广东大地,汇聚众多灵物,像大地一样品德深厚广大,与太阳相匹配,滋润万物养育百姓,功绩泽被世间。
北海之神说:“我掌管着幽冥的事务,居于遥远的北方,我掌控着水的灵德,位于阴暗的北方,润泽万物、养育万民,我的功德广布于世。”
江渎说:“江渎之神从岷蜀之地发源,浩浩荡荡流淌万里,最终汇入大海,江渎的阴德绵长,滋润万物养育百姓,福泽于世。”
河神说:“神灵从昆仑山发源,横贯连接中原大地,与银河相配,坎卦所象征的水德悠长,滋润万物养育百姓,恩泽遍及世间。”
淮河之神说:“你的源头在桐柏山深处,流淌到楚地,行云布雨,滋润万物,养育百姓,水德灵异而长久,恩泽广布世间。”
济水的祝文说:“神灵您沉浸在覃怀地区,功绩可与长江、黄河、淮河三渎相媲美,水流清澈能荡涤污浊,您的大德如同水德一样绵延长久,滋润养育百姓,恩泽广布世间。”
东边的镇山(沂山)说:只有神灵镇守那琅琊之地,(它是)群山所敬仰的,(神灵)散布恩泽与元气,孕育优秀的品质、汇聚灵秀之气,使万物生长、百姓得到养育,功绩覆盖世间。
西镇:“神灵镇守在岍山的南面,是群山敬仰的对象,宣散恩泽,播撒灵气,孕育钟秀,培养灵杰,生养万物,恩德遍布世间。”
南镇(之神)说:神灵您坐镇会稽(山),(是)群山所敬仰(的对象),您散布恩泽与灵气,孕育出优秀的人才,聚集天地间的灵秀之气,使物产丰盛来养育百姓,功绩泽被世间。
北镇说:神镇守那平营之地,为群山所敬仰,散布恩泽与元气,孕育优秀人才与灵秀之气,使物产丰富以养育百姓,功绩泽被世间。
中镇(之神)说:“只有神你镇守霍邑,是三晋人民瞻仰的地方,在这里孕育山川秀美,散发灵气,奠定了中土的基础,使万物得以生长,你的功劳覆盖了整个宇宙。”其余的文字都与东岳相同。
祭祀结束后,皇帝下令把祭文刻在石碑上,还赐给看守祠堂的人十两白银,让他严格供奉,不要懈怠。
派前国子祭酒孔克坚到阙里祭祀先师孔子,拿出内府的香币和一百两白金,使他准备祭祀的物品,还命令通赞舍人张汉英辅佐他。
皇帝对孔克坚说:‘先师孔子,扶持世间教化,功德广大,是万世帝王的老师。’
皇帝下诏免去山东、北平、燕南、河东、山西、北京、河南、潼关、唐州、邓州、光州、息州等地的税粮。
诏令说:“我本是淮右的一介平民,因为天下大乱,率领众人渡过长江,保护百姓,图谋治理天下,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承蒙上天眷顾保佑,向西攻取陈友谅,从而安定荆楚地区,向东擒获张士诚从而平定三吴地区,于是到达八闽(今福建一带),直接抵达交广(今越南、两广地区),一直到海边,全都平定了。又想到中国本是我华夏君主所统治的地方,哪里料到胡人入侵占据(中原地区),已经将近百年了。上天厌恶(元朝统治者)昏庸荒淫,各路英雄纷纷起义,以至于战争频仍,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因此(我朱元璋)命令将领向北征伐,军队渡过黄河,齐地、鲁地的百姓欣然前来迎接,送粮食供应军队,不辞路途遥远。”
朕考虑到那里的百姓在元朝末年,疲于供给,现在既然已经顺从了我们,朕又怎么忍心再次劳烦他们呢?
已经把山东洪武元年(4065 年)的税粮免除征收,没想到发生旱灾,百姓还没有恢复生机,再免除今年夏季和秋季的税粮。
近来大军平定燕都,攻下晋地、冀地,朕考虑到北平、燕南、河东、山西的百姓,长久遭受战争残害,被赋税征敛所困,(这种情况)比齐鲁(的百姓)更严重。
今年的税粮,也予以减免。
那黄河以南各郡,自从归降依附(我朝)以来,很久就想要救济它们,怎奈西北还没有平定,军队出征所经过的地方,打算资助粮饷,因此没有空闲(来救济河南诸郡)。
现在晋、冀两地已经平定,理应给予优厚的抚慰。
其中北京、河南地区,除了徐州、宿州等州已经免除税粮之外,西边到达潼关,北边以黄河为界,南边到唐州、邓州、光州、息州,洪武二年(4066年)的夏秋两季税粮,全部免除。
相关部门要更加慰问抚恤(百姓),来符合我的心意。
又下诏免除京城地区各郡的税粮,说:“朕自从渡过长江,首先攻克太平,在建业定都。”
应天、镇江、太平、宣城、广德这些地方,实在是京城辅助拱卫的郡县,军队所需的钱粮,供给的数量巨大,我常常挂念着它们,难以忘怀。
去年曾经减免过一次赋税,但忽然遭遇旱灾,百姓没有什么收成,这次恩惠没有落到实处,我感到非常愧疚。
今年夏、秋两季的税粮,再免除一年。
无为州今年的税粮,也一并免除。
指挥张焕攻克孟州的张赵寨。
辛亥日,参政陆聚派人把所抓获的托天寨头目赵秉直等十五人送到大将军的军营。
癸丑日,重新确定太庙的四时祭祀时间,春季在清明节,夏季在端午节,秋季在七月十五日,冬季在冬至日。
皇帝下令祭祀马祖等众神,在后湖修筑祭坛。
甲寅日,副将军常遇春从太原率领军队征讨大同。
乙卯日,派遣使者拿着即位诏书告知日本、占城、爪哇、西洋等各个国家。火星侵犯房宿。
丙辰日,参政傅友德率领军队驻扎在朔州。
戊午日,将江西行省参政院的崇礼调任为湖广行省参政。
己未日,皇帝下令制作的太庙中四代帝后的帽子和衣服制成了。当初,皇上诏令中书省的大臣考察古代的制度,制定太庙中四代帝后的服饰。
此事被交付给太常商议。
太常上奏说:按照《中庸》所说:‘设置祭祀时的礼服。’
郑玄注释说,这是指祖先遗留下来的衣服,祭祀的时候就陈列出来。
《史记》记载:汉高帝的衣冠每月都会在高庙出游。
有人说,皇帝从先帝的陵墓去祭拜宗庙,所穿的衣服、帽子都是先帝生前的,事死如事生,礼仪固然可以从义理出发。
如今太庙中四代皇帝、皇后的尊号已经加封,也应该制作(与尊号相应的)冠服,收藏在太庙之中,以象征(他们)在世时的样子,遇到按季祭祀时就陈列出来,仍然各自制作一套(冠服)用来焚烧。
皇帝同意了他的奏疏,于是命令工部制作皇帝的服饰,皇冠上有十二条旒,每条旒上有十二颗珠子,系帽的带子是红色的,用玉簪来导引,两边有瑱,帽子用金来装饰,帽沿上有卷曲的装饰。
皇帝穿十二章衮服,上衣是黑色,上面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图案;下裳是浅红色,上面绣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种图案,白色的纱质内衣,黼领,蔽膝,颜色与下裳相同,上面绣着龙、火、山三章。
皮革制成的腰带、玉制的钩?,玉制的佩饰,五彩的丝带,宽大的腰带,白色的面子红色的里子,上边用红色锦缎镶边,下边用绿色锦缎镶边,红色的鞋子、红色的袜子。
皇后穿着凤冠和祎衣,祎衣的质地是青色的,绣着十二等翟(一种长尾野鸡)的图案,白色纱制的中单(内衣),黼(黑白相间如斧形的花纹)领,束着革带、佩戴着佩绶(玉佩和丝带),系着大带、蔽膝(护膝的围裙),都是青色的,绣着三等翟的图案,脚穿青色的鞋子、青色的袜子。
到这时制作完成,皇帝下令各自用两个金饰木匣子装着,保存在各个宗庙中,还用八个匣子,焚香祷告后焚毁。
原元朝翰林学士承旨危素、学士张以宁、王时、编修雷焕、刑部侍郎程徐、太常博士孙吾与、胡益、礼部员外郎曾坚、主事黄肃等人从北平来到京城,皇帝下诏赐给他们新的衣帽。
不久以后,任命危素、王时为翰林侍讲学士,任命张以宁为侍读学士,任命曾坚为礼部员外郎,任命程徐为刑部侍郎,任命黄肃为礼部主事。
庚申日。皇上派遣使者带着诏书到太原,告谕众将领说:‘朕生长在临濠,在西乡起义,率领部众渡过长江,在江东聚集兵力、养育百姓,已经有十五年了。’
兵马日益强大,疆土日益扩大。
现在到了天下统一的时候,百姓休养生息,天下太平,这样的局面不用两三年就可以看到了。
然而,如果不是六军将士,又怎么能做到这样呢?
尤其依赖大将军、副将军以及各位偏将军齐心协力,来成就天下的大事,来安定天下的百姓。
然而前面所说的不过是人世间的事情罢了。
只有上天眷顾保佑,大军所到之处,敌人就像摧折枯朽的草木一样(容易被打败),上天的意旨很明显,能不敬重(上天)吗?
只希望各位将军留意。
你的功劳,是上天授予的,你的生命,也是上天赐予的。
孟子说:‘每隔五百年一定会有圣明的君主兴起,这中间一定会有闻名于世的人才出现。’
现在我朝的着名人物,不是你们又是谁呢?
古代的人功劳很大却自认为很平常,功劳平常却自认为没有功劳,这就是古代贤哲的做法啊。
至于国家赏赐有功的人,惩罚有罪的人,一定不会把功劳大的人视为平常,把平常视为没有功劳。
近来大夫汤和平定浙东,平定福建,平章杨璟平定湖湘,平定广西,班师回朝,还没有进行封赏,是因为大将军等人消灭胡人的军队还没有回来的缘故。
于是再次派遣各位官员跟随大将军出征,任命汤和为偏将军,杨璟听候调遣。
杨璟的军队从泽州出发前往潞州,中途与贼寇相遇,虽然作战谋略稍有欠缺导致军队受损,但这也是古今兵家的常事,又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太原之战的胜利,都是因为有这里的军队作为掎角之势来分散敌军的兵力,难道不奇特吗?
现在确定右副将军冯宗异在常遇春之下,偏将军汤和在冯宗异之下,偏将军杨璟在汤和之下,大家齐心协力,歼灭残敌,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有所顾虑,这是我的看法。
倘若我的法令有不恰当之处,安排调度有不周全的地方,你们千万不要固执己见,要重新审慎地施行(这些法令等事务)。
徐达收到书信后,派遣千户刘通海带着书信告知都督同知康茂才、都督佥事郭子兴,并且告诉他们说:‘陕州、潼关,是三秦(今陕西一带)的门户,二位将军扼守在这里,李思齐、张思道就如同洞穴中的老鼠罢了,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住(他们)。’
如果他们前来侵犯,千万不要和他们争强斗胜。
因为军队作战有很多担忧之事,胜负难以确定,只要磨砺兵器、积蓄粮草,严密地进行防守戒备,等到大军到来之日,就应当合力夺取它。
副将军常遇春率领军队到达大同,原来元朝的守将竹贞等人弃城逃走,官军追到黑浦,擒获知院眼子陈等八十多人,俘获七千六百多名士兵,一千三百九十多匹马。
辛酉日,设置全州守御千户所,命令都督佥事吴良率领北方将校中的精锐人员二百九十多人前去驻守,每人赏赐十两白银。
大将军徐达派人张贴告示晓谕泽州、潞州等地,士兵不得侵扰百姓,所俘获的敌人,不许伤害他们的身体。
那些离散的百姓,无论老幼,都让他们家人团聚,各军营不得扣留(他们)。
壬戌日。湖广行省的大臣进言说:‘庆远府的地域与八番溪洞相接壤,它所管辖的南丹、宜山等地,在宋朝和元朝都任用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担任安抚使来统领(这些地方)。’
朝廷军队到达广西,安抚使莫天护首先前来归降,应该按照宋、元时期的制度录用他,让他统领当地民众,这样少数民族的民情就容易被驯服,戍守的军队就可以削减。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朝廷下诏将庆远府改为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设置安抚使、同知、副使、经历、知事各一员,任命莫天护为同知,通判王毅为副使。
右丞薛显攻克了潞州桃花寨。
癸亥日,大将军徐达派遣参政陆聚分兵驻守井陉、固关。
把中山府改为定州,隶属于真定府,又把真定府隶属于山东。
甲子日,皇上认为群臣每次在元旦、皇上生辰时,朝贺行礼,高呼万岁三次,虽然说是臣子们向皇上祝寿,实际上也是空话。
于是指示宰相更改那篇制词。
比如在朝贺的日子,赞礼的人高呼赞礼辞,众人都说:‘希望君主统治有道。’
又在欢呼称赞的时候说“天下和平”。
按照这个意思与诸位儒士商议。
于是朝廷大臣议论说:‘三次呼喊万岁的话语,是臣子祈求君主的极其诚挚的表现,如果按照皇上的谕旨(那样做),那么(皇上的)谦逊品德是足够了,然而臣子的诚挚(却)不能完全表达。’
现在更改赞礼的用词,让赞礼者开始赞礼呼喊时,众人就都说上天辅佐有德行(的君主)。
又高呼赞颂时就说‘海宇咸宁’,再次高呼赞颂时就说‘圣躬万福’。
皇帝批示表示同意。
思南道宣慰使田仁智派遣使者呈上奏表进献地方特产。
将隋县合并到隋州,将淮安府的安东州、徽州府的婺源州、江西的吉水、泰和、永新、安福州都改为县。
乙丑日。平章政事韩政攻克蚁尖寨。寨子在彰德林虑州西北二十多里的地方。
元末,这座城被右丞吴庸、王居义、小锁儿占据,他们抢掠附近的居民来供应军队的粮食。
等到大将军徐达向北征伐的时候,分别派遣将士去收服各个山寨,只有蚁尖寨山势险峻陡峭,不能攀登。
到这时,徐达命令右丞薛显督率各路卫兵攻取蚁尖寨。
当时时政镇守顺德,率领军队排列阵营发起进攻,吴庸估量自己无法抵抗,于是诱骗王居义、小锁儿并将他们杀死,带着他们的首级,率领寨中的百姓向时政投降,得到一万一千六百名士兵、三千五百二十名百姓,时政将他们全部释放,让他们恢复生产。
湖广发生饥荒,皇帝下令赈济灾民,共发放了三千五百七十多石米。
这个月,倭人入侵山东沿海的郡县,掳掠百姓男女然后离去。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