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划分县治,秦越共治(1 / 2)

象郡设立的余波尚未平息。

新城郡守府内,已然灯火彻夜不熄。

蒙毅面前巨大的案几上。

铺满了描绘着百越山川地貌、部落分布的羊皮地图。

上面已被朱笔勾勒出数道清晰的界限。

他没有独断专行。

而是在宣布建制的第二日。

便召集了所有登记在册的洞主、寨老。

齐聚郡守府议事堂。

这些百越的头人们。

怀着几分忐忑、几分新奇。

踏入了这处象征着全新权力秩序的地方。

议事堂内,气氛肃穆。

蒙毅端坐主位。

虽未着甲胄。

但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与处理政务的沉稳干练融合。

自有一股威势。

他开门见山。

指向身后悬挂的巨大地图。

诸位,象郡已立,疆域广阔,部落星罗棋布。

若仅靠郡治一城,政令难以下达,管理亦是空谈。

蒙毅声音清晰,不容置疑。

故,需划县而治,细化管理。

方能令殿下仁政,泽被每一处山野,每一位子民。

他手中的长杆指向地图。

依山川形便,兼顾各部族聚居现状。

暂将象郡划分为五县——

云雾县,以黎姜母族圣地为核心。

黑石县,涵盖黑石部落及周边区域。

雄溪县,原雄溪部落故地,现由朝廷直辖。

林狩县,以擅长狩猎采集的部落为主。

滨水县,依托灵渠等水系,发展渔农。

县名简单直接。

却清晰地勾勒出各地的特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洞主们看着地图上被圈定的自家地盘。

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对自己部落成为县治核心而欣喜的。

也有对划入他县管辖而隐现担忧的。

蒙郡守。

一位来自林狩县区域的老洞主忍不住开口。

他脸上带着鹰隼般锐利纹饰。

语气带着试探。

划分州县,我等并无异议。

只是......这县令、县丞,可是都由朝廷......由秦官担任?

他们初来乍到,不熟悉我们百越的山林习性、部落规矩。

只怕......政令难通啊。

这话问出了许多洞主的心声。

他们畏惧秦军的武力。

感激嬴昭带来的实惠。

但对于将管理自身部落的具体权力完全交给陌生的秦吏。

本能地有所保留。

蒙毅似乎早已料到有此一问。

脸上不见丝毫波澜。

沉稳答道:

殿下与孤,深知百越情况特殊。

不可全然照搬中原旧制。

故,象郡行双轨之制

双轨?

众洞主面露疑惑。

即:县令由朝廷委派秦吏担任。

掌一县之律法、赋税、防务、刑名。

确保政令统一,法度森严!

蒙毅声音斩钉截铁。

首先明确了中央集权的底线。

洞主们心中一紧。

蒙毅话锋一转。

长杆再次点向地图上各县区域。

每县设县丞一至二名。

由本县之内,德高望重、能力出众之洞主或长老担任!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县丞?

由我们的人担任?

蒙毅继续解释道:

县丞,佐助县令。

主要负责民生教化、纠纷调解、农桑督促。

以及协助推行各项新政。

简而言之,秦官治土,确保大局;越首治民,通达下情!

二者相辅相成,共治地方!

这双轨制如同一剂润滑剂。

瞬间消解了大部分洞主的抵触情绪。

他们虽然交出了最高的行政和军事权。

但仍然保留了管理部族内部事务的地位。

甚至在县一级政务中拥有发言权和执行权!

这远比他们预想中直接被要好得多!

此法甚好!甚好!

黎姜母族大长老率先抚掌赞叹。

秦官通律法,我等知民情。

相互配合,方能真正造福乡里!

其他洞主也纷纷反应过来。

这简直是给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

既能继续管理族人。

又能参与到新的权力体系中去。

地位非但没有降低。

反而因为获得了朝廷的认可而更加稳固!

蒙郡守,这县丞......如何选任?

黑石部落的岩山族长激动地问道。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成为岩县丞的光明前景。

蒙毅微微一笑:

县丞人选,可由各寨推举贤能。

报至郡守府,经考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