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无题岁岁 > 第32章 菊宴诗魁 巧思定音

第32章 菊宴诗魁 巧思定音(2 / 2)

“沈小姐果然才情绝世!”

“此诗当为今日翘楚!”

沈静瑶矜持地接受着赞美,目光随即落回梁岁岁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战。压力给到了梁岁岁。

梁岁岁心中澄澈。沈静瑶将格调定得如此之高,她若接不住,便是输了;若接得太过,压过主家和沈静瑶,便是张扬无礼。她需要一首既能与沈诗媲美,又能巧妙回落、不抢风头的诗。

只见她眸光流转,掠过眼前灿烂秋菊,又似无意般扫过苏婉月温和的脸庞,灵感顿生,朱唇轻启,声音如清泉流淌:

《和菊》

繁花皆落尽,君独抱香盈。

无意争秾艳,偏安守静明。

露凝千瓣玉,秋老一篱情。

幸得东君主,相看笑语迎。

此诗一出,满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比之前更热烈的感叹与议论!

“妙啊!‘无意争秾艳,偏安守静明’,这气度!”

“‘露凝千瓣玉,秋老一篱情’,对仗工稳,意境悠远!”

“最妙是结尾!‘幸得东君主,相看笑语迎’,既赞了菊花得东君(暗指主家)眷顾,又表达了与菊相对、恬淡自适的心境,全然没有争强之意,却处处显出不俗!”

梁岁岁的诗,在辞藻意境上丝毫不逊于沈静瑶,甚至“千瓣玉”、“一篱情”这等意象更为新颖动人。但她的诗魂在于“和”而非“赋”,在于“守静”而非“独标”,尤其最后两句,巧妙地将赞誉归于主家(东君主),表达了宾主尽欢的融洽,格局开阔,性情宛然。既展现了足以比肩“第一才女”的才华,又恪守了宾客之礼,未曾僭越。

沈静瑶脸上的完美笑容瞬间僵硬。她万万没想到,梁岁岁竟能在这等限制下,作出如此圆融高妙的诗篇!她感觉自己精心营造的高峰,被对方以另一种更从容、更得人心的方式轻松抵达甚至……隐隐超越。

梁岁岁却不看她,转而望向脸色难看的李芊芊,微笑道:“李姐姐,请吧。”

李芊芊硬着头皮吟了一首,辞藻华丽却意境平平,算不得差,但在珠玉前后,便显得黯然失色。接着的赵婉儿也是如此,水平比李芊芊稍好,却也难挽颓势。

远处,安国公夫人将一切尽收眼底,眼中满意之色愈浓。她笑着对身旁的梁母、卫母道:“几位姑娘真是蕙质兰心,才思敏捷,尤其是岁岁,宠辱不惊,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梁夫人、卫夫人好教养。”又对李母、赵母客套了一句:“李小姐、赵小姐亦是家学渊源。”轮到沈母时,她笑容不变,语气却微妙的淡了一分:“沈小姐才情冠绝,不愧是帝都翘楚。”这话听着是夸,细品却带着一丝“风头太盛”的暗讽。

说罢,安国公夫人雍容地走上前来,抚掌笑道:“精彩!真是精彩!今日这菊宴,因诸位小姐的佳句而蓬荜生辉。”她先官方地肯定了李芊芊、赵婉儿的家学,又真诚赞赏了卫瑶、卫琳的灵秀,对苏婉月道:“月儿开场稳妥,顾全大局,做得很好。”最后,她目光落在沈静瑶身上,笑容依旧:“沈小姐诗才斐然,令人佩服。”话语客气,却少了温度。

最终,她亲热地拉起梁岁岁的手,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喜爱与满意:“好孩子,宠辱不惊,知礼守节,更难得这份玲珑心思和开阔胸襟。伯母真是越看越喜欢!”她这话,既是真心夸赞,也是明确表达了对梁岁岁的偏爱,以及对梁家这门亲事愈发坚定的满意。

这一场由沈静瑶、李芊芊二人挑起的“友谊赛”,最终以梁岁岁巧妙周旋、才华初绽,并赢得主家高度认可而告一段落。梁岁岁用实力与智慧,在帝都贵女圈中,投下了一颗不容小觑的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