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噩耗连连(1 / 2)

太原,日军第一军司令部。

时间已近深夜,司令部内却灯火通明,与窗外沉寂的夜幕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这光亮却无法驱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压抑,甚至是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恐慌。

电报机的滴滴声、参谋人员刻意压低的交谈声、以及文件翻阅的沙沙声,都透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焦躁。

司令官松岩雄一中将,如同一尊日渐风化的石雕,僵坐在他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桌上,那份来自黑虎岭、字字泣血的诀别电报,已经被他反复看了无数遍,纸张边缘都被捏得起了毛边。

“…职部于黑虎岭遭八路军绝对优势主力合围,血战竟夜,伤亡殆尽,弹尽粮绝,突围无望…现已至最后关头,职等决心以死报国,扞卫帝国军人最后之尊严…第四旅团长,片山省太郎,诀别…”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尖上。第九旅团覆灭的伤口还在淋漓滴血,如今,第四旅团主力竟也步了后尘!

短短数日之内,两个旅团,近万帝国精锐,就这样在太行山南麓被八路军一口口吃掉!这已不是普通的失利,这是彻头彻尾的惨败,是帝国陆军在华北战场前所未有的耻辱!

松岩雄一的脸色在灯光下显得异常苍白,嘴唇微微哆嗦着,胸口剧烈起伏,仿佛有一块千钧巨石压在那里,让他喘不过气。他试图端起桌上的茶杯,手指却不受控制地颤抖,瓷杯与托盘碰撞,发出刺耳的“咔哒”声。

参谋长筱冢义男侍立在一旁,忧心忡忡地看着司令官。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混合着震怒、屈辱、以及一丝……恐惧的复杂气息。

“司令官阁下,”筱冢义男小心翼翼地开口,试图宽慰,“请您务必保重身体。胜败乃兵家常事,第四旅团虽遭不幸,但帝国皇军的总体实力依然……”

“兵家常事?!”松岩雄一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住筱冢义男,声音嘶哑而尖厉,打断了他的话,“筱冢君!两个旅团!这不是小股部队的消失,这是成建制的被歼灭!

被我们一直蔑称为‘土八路’的游击队!这能是兵家常事吗?!这是奇耻大辱!是第一军的奇耻大辱!是我松岩雄一的奇耻大辱!”

他越说越激动,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身体却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一股腥甜骤然涌上喉头,他强行咽了下去,脸色瞬间由白转红,又由红转青。

“司令官阁下!”筱冢义男见状大惊,连忙上前一步想要搀扶,同时扭头就要呼喊:“医务兵!快……”

“不必!”松岩雄一猛地一挥手,阻止了他。他用手撑住桌面,剧烈地喘息了几下,强行压下了翻腾的气血,但眼神中的颓败和某种决绝却更加明显。他缓缓坐回椅子上,声音变得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清醒:

“筱冢君……看来,我们都严重低估了八路军,尤其是那个李云龙和他麾下的部队……他们早已不是疥癣之疾,而是心腹大患,是长在我们心脏地带的一颗毒瘤!

已经到了必须调动绝对优势兵力,彻底根除的地步了!否则,任由其发展下去,必将严重影响我皇军在华北的整体战略,甚至……动摇圣战根基!”

筱冢义男闻言,心中一凛,知道司令官这是被接连的惨败彻底警醒了。他沉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同样凝重:

“阁下所言极是。八路军此次攻势之猛烈,协同之精密,战力之强悍,确实远超以往任何一次扫荡中所见。

尤其是他们选择在我军集中精力于中条山会战的关键时刻,在我后方兵力空虚之际,发起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进攻,其战略眼光和战术执行力,令人……不得不重新评估。”

他走到巨大的华北作战地图前,指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太岳区的位置,继续分析,语气中充满了忧虑:

“司令官阁下,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为了救援第九、第四旅团,我们从中条山前线陆续抽调了接近万部队。

虽然我军在东线和北线依然占据绝对优势,攻势顺利,但西线……尤其是面对国军第三军曾万钟部坚守的坚固防线,在我方兵力被大幅削弱后,攻势已经明显疲软,一时之间竟难以取得决定性突破。”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苦涩:“如今,后方交通线被八路军疯狂破袭,重要据点接连失守,第九、第四旅团覆灭,导致物资补给,尤其是弹药的输送变得极其困难。

前线各师团的弹药储备,根据最新汇报,普遍仅够维持高强度作战两到三天。若补给不能及时跟上,中条山战役……恐有功亏一篑之险啊!”

松岩雄一闭着眼睛,手指用力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筱冢义男分析的每一个字,都像锤子一样砸在他的心头。他何尝不知道这些?

中条山战役是华北方面军乃至大本营都高度关注的大规模会战,眼看胜利在望,却因为后方八路军的搅局而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看来……仅凭我们第一军自身的力量,短时间内已难以肃清后方,保障前线了。”松岩雄一的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屈辱,“恐怕……只能请求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大将,给予战术乃至兵力上的支援了。”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但愿……我们派回去的第41师团和37师团的两个步兵联队,能够及时赶到,固守住临汾、长治等核心县城,稳住阵脚。

只要他们能守住,等我们解决了中条山的战事,腾出手来,必定集结重兵,犁庭扫穴,彻底消灭太行、太岳的八路军,尤其是那个李云龙!以雪今日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