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生之路(1 / 2)

东莞老城区的一条青石板街道上,一家新开的餐馆在晨光中悄然苏醒。木质招牌上镌刻着忆江南三个娟秀的字,门楣下悬挂着一串古铜风铃,在微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就是红姐用多年积蓄开设的餐饮店,一个完全属于她的新生之地。

清晨五点,天还未全亮,红姐就已经在厨房里忙碌。她系着素雅的围裙,长发利落地绾在脑后,不再是夜场里那个浓妆艳抹的经理,而是一个干练的餐饮店主。今天是她开业一个月的日子,生意比预期还要红火。

红姐,新鲜的河虾送来了!年轻的帮厨小张提着水桶走进来,桶里活蹦乱跳的河虾泛着青灰色的光泽。

红姐仔细检查着虾的鲜活程度,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今天的主打菜就做龙井虾仁。记得要用昨天刚到的明前龙井。

她转身开始准备其他食材,动作娴熟利落。这些厨艺是她年轻时在苏州一家老字号餐馆学来的,没想到多年后成了安身立命的本钱。切菜的节奏声中,她不禁想起一个月前离开夜场的那天。

那是个细雨绵绵的午后,红姐最后一次巡视的每一个包厢。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回忆——那些在霓虹灯下强颜欢笑的女孩们,那些在酒精中迷失自我的客人,还有那个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夜晚,当她第一次见到带着杨潇前来求助的林倩。

红姐,真的要走吗?手下的小妹依依不舍地问。

红姐轻轻抚摸过吧台光滑的木质表面,眼中有着释然:每个人都有重新开始的权利。现在,轮到我了。

她只带走了办公室里的那盆文竹,以及姐妹们送的临别礼物。走出夜场大门时,雨刚好停了,天边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红姐深深吸了一口雨后清新的空气,感觉整个人都获得了新生。

红姐,面团发好了!帮厨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现实。

红姐擦擦手,走到面点区检查。洁白的面团散发着淡淡的麦香,发酵得恰到好处。她亲自示范如何包出褶子均匀的小笼包,动作优美得像在跳舞。

要注意收口的位置,太紧会影响口感,太松汤汁会漏出来。红姐耐心地指导着,做餐饮最重要的是用心,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极致。

早晨六点半,第一批客人已经上门。住在附近的李老师带着年迈的母亲走进来,熟络地和红姐打招呼:还是老位置,今天有什么推荐的?

今早做了蟹粉小笼,用的是阳澄湖的螃蟹。红姐微笑着引他们入座,还有李阿姨最喜欢的鸡丝粥,熬了整整四个小时。

李阿姨满意地点头:这姑娘手艺真好,比我年轻时在苏州吃到的还要地道。

红姐亲自为他们斟上茶水,动作优雅从容。这样的生活,虽然比在夜场时辛苦,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每天看着客人们满意地享用美食,听着他们亲切的问候,这种平凡的幸福,是她曾经不敢奢求的。

上午九点,早市渐渐安静下来。红姐趁着空闲,开始准备午市的食材。就在这时,门口的风铃清脆作响,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红姐!小雅欢快的声音充满活力,我给你带了好东西!

红姐惊喜地转身,看见小雅提着一个精致的礼盒站在门口。今天的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整个人散发着自信的光彩。

小雅?今天不用上班吗?红姐连忙擦手迎上去。

请了半天假,特意来给你送开业满月礼物。小雅将礼盒放在桌上,神秘地眨眨眼,猜猜是什么?

红姐笑着摇头:你这丫头,还是这么爱卖关子。

小雅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盒,里面是一套精美的青花瓷茶具。这是我和倩倩一起选的,她说你最喜欢这种古典风格。

红姐感动地抚摸着茶具上细腻的花纹:太破费了...快坐下,我给你们泡壶好茶。

两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透过木格窗棂洒在桌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红姐沏了一壶上好的龙井,茶香袅袅中,小雅开始讲述她在基金会的新生活。

刚开始真的不太适应,小雅捧着茶杯,眼神明亮,每天要处理那么多文件,还要学习项目管理。但是倩倩很耐心地教我,苏晴也经常来指导。

红姐欣慰地看着她:你现在看起来成熟多了。

因为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小雅的声音充满感激,红姐,你还记得吗?在夜场的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攒够钱开个小店,逃离那种生活。没想到现在能在基金会帮助更多像我们曾经那样的女孩。

红姐点点头,眼中闪着泪光:看到你们一个个都找到了自己的路,我比什么都高兴。

小雅从包里取出一份文件:其实今天来,还有一件正事。基金会准备开展一个帮助失业女性再就业的项目,想请你去给学员们做餐饮培训。

红姐惊讶地睁大眼睛:我?可以吗?

当然可以!小雅热情地说,你的厨艺这么好,经营餐馆也很有经验。那些姐妹们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生导师。

这个邀请让红姐陷入了沉思。她从未想过,自己那些在困境中磨练出来的技能,有一天能用来帮助他人。

让我考虑考虑。红姐轻声说,毕竟,我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红姐,小雅握住她的手,你教会我们的,不只是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尊严。这份智慧,比任何证书都珍贵。

送走小雅后,红姐独自在餐馆里坐了很久。阳光慢慢移动,在青石地板上投下变幻的光影。她想起多年前那个被迫踏入夜场的自己,想起那些在黑暗中依然坚持底线的夜晚,想起一次次在洗手间里偷偷抹去眼泪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