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东莞捡个老婆 > 第15章 法网恢恢:从数字追踪到现实执法的完美衔接

第15章 法网恢恢:从数字追踪到现实执法的完美衔接(2 / 2)

然而,当行动组赶到时,张某已经离开。通过调取监控,发现他在五分钟前登上了一辆长途大巴。

“大巴是开往江西方向的,已经上高速了。”阿强报告情况,“请求交警支援,在前方收费站拦截。”

一场跨区域追捕行动立即展开。东莞警方联系江西警方,在下一个收费站布控。一小时后,大巴被顺利拦截,张某在车上被抓获。

当天上午九点,所有犯罪嫌疑人均被抓获归案。警方开始了紧张的审讯工作。

审讯室里,张某起初还心存侥幸,试图抵赖。但当警方出示一系列证据:从他电脑中恢复的聊天记录、资金往来凭证、甚至是他与境外联系人的加密通信内容,他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

“我只是个中间人,拿钱办事。”张某终于交代,“真正的主使在境外,我们都叫他‘老板’,从没见过面,只知道姓赵。”

与此同时,其他嫌疑人的审讯也取得进展。技术团队成员交代了攻击杨氏集团的具体手法,资金操作人员供出了洗钱路径,一切都指向幕后主使赵锐。

然而,最大的突破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渠道——网安支队在排查涉案电子设备时,发现了一段被删除的监控视频。视频显示,在最近一次攻击前,张某与一个神秘人在咖啡馆见面,交接了一个U盘。

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警方确认了神秘人的身份:竟然是杨氏集团前It部门员工李某,三个月前因“个人原因”离职。

“内鬼!”阿强震惊道,“难怪攻击如此精准!”

警方立即对李某实施抓捕。在其住处,警方搜出了多台未注册的通讯设备和大量现金。在证据面前,李某很快交代:他被赵锐重金收买,提供了杨氏集团网络系统的关键信息。

至此,一个完整的犯罪链条被揭开:赵锐在境外指挥,通过张某国内协调,收买内部人员提供情报,雇佣技术团队实施攻击,通过空壳公司洗钱。

当天下午,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起特大网络犯罪案件的侦破情况。李队长代表警方发言,充分肯定了杨氏集团在配合警方办案中提供的技术支持。

发布会结束后,李队长特意找到杨潇:“杨总,这次能够迅速破案,离不开你们的专业配合。我代表警方表示感谢。”

杨潇谦逊回应:“维护网络安全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然而,胜利的喜悦没有持续太久。当晚,杨潇接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赵锐在境外的活动突然加剧,似乎正在酝酿新的报复。

“他虽然损失了国内的网络,但境外根基还在。”秦风警告道,“而且从截获的通信看,他似乎在启动什么‘b计划’。”

阿强也提出担忧:“我们在国内的行动可能打草惊蛇,赵锐很可能会狗急跳墙。”

杨潇沉思片刻,做出决定:“加强所有安全防护,特别是林倩和基金会的安全。同时,配合警方继续深挖线索,决不能给赵锐喘息之机。”

第二天,在杨潇的授意下,杨氏集团宣布设立“网络安全基金”,首批投入五千万元,用于支持警方网络安全建设和技术研发。这一举措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更让人意外的是,林倩提出一个创新建议:邀请那些有黑客技术背景但误入歧途的年轻人,参与基金会的“白帽黑客”培训计划,将他们的技术能力用于正途。

“很多人走上这条路,不是因为本性坏,而是因为没有看到更好的选择。”林倩说,“我们应该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个建议得到了警方的高度认可。首批参与培训的,就有刚刚被抓捕的几名年轻黑客。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他们开始学习如何将技术能力用于网络安全防护。

一周后,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在国际刑警组织的协调下,赵锐在东南亚的几个银行账户被冻结,两名核心团队成员在菲律宾落网。

“赵锐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阿强兴奋地报告,“照这个速度,他很快就会无处可逃。”

然而,杨潇却保持着难得的冷静:“不要低估对手。赵锐这种人是不会轻易认输的。我担心他会在走投无路时做出更极端的事情。”

他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第二天清晨,林倩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使用了变声器,但消息令人毛骨悚然:

“告诉杨潇,游戏还没结束。如果不想那些基金会的可怜虫出事,最好马上停止所有行动。”

电话挂断后,林倩立即报告了警方。通过技术追踪,发现电话来自一个虚拟号码,无法定位。

“赵锐开始针对最脆弱的目标了。”杨潇面色阴沉,“我们必须提前行动。”

在警方支持下,杨氏集团加强了对基金会和所有受助人的安全保护。同时,国际追逃力度加大,赵锐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一个月后,好消息传来:在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下,赵锐在越南岘港被当地警方抓获。中方立即启动引渡程序。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从数字追踪到现实执法,从国内收网到国际协作,这场持续数月的网络攻防战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案件总结会上,李队长感慨地说:“这个案件的侦破,开创了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与警方执法合作的新模式。以后我们将推广这种‘警企联动’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杨潇握着李队长的手:“网络安全没有旁观者。我们愿意继续配合警方,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窗外,阳光正好。经历风雨后的东莞,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在这片土地上,一场数字时代的较量暂时告一段落,但维护网络安全的路还很漫长。

而对杨潇和林倩来说,这场危机不仅考验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更让他们找到了企业与社会的正确相处之道:在法律框架内,用技术能力回馈社会,用商业智慧解决社会问题。

夜色降临时,杨潇和林倩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都可能有一个正在发生的数字故事,或光明,或黑暗。

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用科技守护光明,用法律驱散黑暗,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