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内部讨论(1 / 2)

“深潜者”失联的阴影,如同冰冷的雾气,弥漫在“守望者”基地的每一个角落。那短暂传回的、充满悖论与恐怖的数据碎片,被反复播放、分析,最终凝固成控制室内令人窒息的沉默。所有人都明白,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某种可以武力摧毁的实体敌人,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异常现象,而是一个颠覆认知的、活着的“规则奇点”。

林默没有给团队太多沉浸在挫败感中的时间。在宣布“环心”为最高禁区后不到二十四小时,他便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议。与会者包括林默、肖雅、零、邵博士,以及几位在物理、空间理论和异常应对方面顶尖的专家。会议的主题简单而沉重:关于“环心”,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会议室内,全息投影悬浮在中央,一边是“环心”那扭曲、沸腾的影像,另一边是那段被层层加密、如同天书般的规则协议片段。空气中仿佛能嗅到臭氧和焦虑混合的味道。

“数据大家都看过了,”林默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环心’的危险性毋庸置疑。‘深潜者’的结局就是最直接的警告。现在,我们需要决定,是继续尝试探索,还是彻底封锁、远离,将其视为一个不可触碰的宇宙禁忌。”

他话音刚落,负责高能物理研究的王院士立刻站了起来,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脸上带着近乎虔诚的激动:“远离?不!绝对不能!林默指挥官,各位同事,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现!一个能够扭曲、甚至可能编写局部物理规则的存在!这背后蕴含的知识,可能让我们彻底理解宇宙的底层代码!这是通向终极真理的钥匙,我们怎么能因为恐惧就转身离开?”

他的话语点燃了一部分人的情绪,几位年轻的研究员点头表示赞同,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渴望。

“终极真理?”安全部门负责人,前特种部队指挥官雷烈冷哼一声,他身材魁梧,声音如同闷雷,“王院士,恕我直言,‘深潜者’连残骸都没留下!我们连它怎么没的都不知道!你所说的‘钥匙’,很可能是一把会先把我们自己烧成灰的火炬!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真理’,赌上整个基地,甚至可能引发更不可控的连锁反应,值得吗?”他环视四周,目光锐利,“别忘了我们的职责是‘守望’,是保护,不是不计代价的冒险!”

“但这可能正是保护的关键!”肖雅介入了争论,她的语气带着研究者特有的执着,“雷长官,我们之前的被动防御,在‘环心’这种级别的现象面前,可能毫无意义。‘破碎之环’的节点异常正在全球范围内缓慢加剧,根源很可能就在‘环心’。如果我们不去理解它,不去找到它的运作规律,万一哪天它发生剧变,我们连应对的预案都没有!‘深潜者’的牺牲换来了这段加密数据,”她指向全息投影,“这可能是我们唯一能提前了解它、甚至未来可能影响它的机会!被动等待灾难降临,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

“肖博士说得对,理解是预防的前提。”邵博士推了推眼镜,她的声音相对冷静,但紧握的双手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但我同意雷长官的部分观点,风险必须可控。我们是否需要考虑……非接触式的探索方案?比如,建造更坚固、更隐蔽的探测器?或者,利用‘基石’网络,尝试从远距离对那片区域进行更精细的能量场扫描和精神波动监测?至少,在尝试任何形式的‘对话’或‘介入’之前,我们需要更厚的‘盾牌’。”

“更厚的盾牌?”王院士反驳道,“邵博士,面对能修改规则的力量,什么样的盾牌算厚?如果它定义‘坚固’这个概念无效,我们的盾牌瞬间就会变成一张纸!有些门槛,必须迈过去才能看到后面的风景!谨慎是必要的,但不能因噎废食!”

会议陷入了僵局,激进派、保守派和中间派各执一词,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风险与收益那脆弱而致命的平衡点上。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坐在角落,轻轻摩挲着怀中钥匙部件的零,抬起了头。她的眼眸清澈,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

“它……很痛苦。”零的声音很轻,却像一股冰流,瞬间让激烈的争论降温。

所有人都看向她。

“零,你感知到了什么?”林默温和地问道,他知道零的直觉和与钥匙部件的特殊联系,往往能提供数据无法揭示的视角。

零微微蹙眉,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汇:“那些‘声音’……很多,很乱……但它们都在……尖叫。不是愤怒,是……被困住的,无法解脱的……痛苦。”她指向那段加密数据,“这个东西……像是一把锁,锁住了很多东西……也锁住了它自己。”

“它自己?”肖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

零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表达有些困难:“它……和那些‘声音’……有点像,又不一样。它更大……更……混乱。但它不快乐。它在那里,好像……也不是它自己想在那里的。”

零的描述为“环心”赋予了一层令人毛骨悚然的悲情色彩。它不仅仅是一个危险的异常点,可能还是一个巨大的、痛苦的、甚至可能身不由己的囚徒?这个想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