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深渊回响无限流 > 第375章 监测网络扩展

第375章 监测网络扩展(2 / 2)

他直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负责不同领域的关键人物:“技术团队,由邵博士和肖雅牵头,尽快完成‘基石’的标准化、小型化(如果可能)设计方案,并制定出详尽的部署技术手册。我们要让其他国家和团队,即使没有我们这样的‘回响者’,也能依照手册进行建设和维护。”

“资源与外交团队,”林默的目光落在一位气质沉稳、擅长沟通的女性成员身上,“由你负责,立即着手准备。我们需要与‘异策部’最高层进行紧急磋商,通过他们,将我们目前的研究成果、面临的威胁以及‘基石网络’计划,提交给全球安全理事会。”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准备的材料必须充分且有说服力。包括‘基石’一号机的实时运行数据、其对环境稳定的显着效果、新发现的超高能级异常节点的威胁评估,以及完整的网络建设方案和资源需求。我们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而是必须携手共渡的难关。”

“行动队,”林默看向几位队长,“在秦武恢复期间,由副队长暂代指挥。加强基地戒备,同时开始进行远程部署演练。一旦某个节点的建设许可获批,我们需要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安全地将‘基石’装置和技术人员投送到位,并确保建设过程的安全。”

任务被一条条清晰地分配下去。没有人提出异议,每个人都深知其中的艰难,但也明白这是唯一的道路。极地的牺牲像一块沉重的砝码,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也赋予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决心。

接下来的日子,“守望者之家”基地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实验室里,邵博士团队争分夺秒地优化设计,肖雅则在病床上继续完善着她的推演模型和算法。后勤部门开始整理庞杂的物资清单,并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先期筹备。

而压力最大的,无疑是林默和他领导的外交筹备团队。他们需要将复杂的超自然威胁和尖端技术概念,转化为各国政要和军事领袖能够理解、并且愿意投入巨额资源的话语体系。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政治智慧、沟通艺术和战略说服力的极致考验。

一周后,一份凝结了“守望者”组织最新成果和最高预警级别的绝密报告,通过“异策部”的渠道,被送上了全球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代表的案头。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在虚拟保密会议室里举行的、气氛异常凝重的紧急联席会议。

林默作为“守望者”的代表和主要陈述人,出现在了屏幕上。他身后是清晰的星图对比——一个是“基石”启动前基地周围的能量紊乱状态,一个是启动后的稳定平和,以及那个遥远而刺目的猩红异常点。

他没有过多渲染情感,而是用最冷静、最客观的数据和影像说话。他展示了极地探险的艰难与牺牲的片段(隐去了具体队员信息),展示了“基石”带来的奇迹般的变化,最后,将那个不断脉动、仿佛在呼吸的猩红节点放大。

“……诸位,这不是科幻电影。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关乎我们星球生命支撑系统稳定的现实危机。”林默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每一个虚拟会议室,“我们证明了我们有能力稳定它,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拥有覆盖全球的‘眼睛’和‘盾牌’。‘基石网络’计划,就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这需要资源,需要全球的工业体系为之服务,需要打破一切壁垒的通力合作。”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些或沉思、或凝重、或怀疑的面孔,给出了最后的重击:“那个新出现的异常节点,根据我们的推算,其不稳定能量正在持续积聚。我们无法预测它何时会爆发,爆发会产生何种灾难性后果。可能是另一个大陆的生态崩溃,可能是全球性的气候剧变,也可能是……更可怕的、直接的空间撕裂。时间,不在我们这边。”

会议结束后,是更加煎熬的等待。各国需要时间评估、讨论、争吵、权衡利益与风险。

林默站在基地的指挥中心,望着窗外逐渐沉入地平线的夕阳。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壮丽的橘红,但这片宁静之下,是暗流汹涌的博弈和未知的明天。

他知道,建立起“基石网络”的征程,其艰难程度,或许并不亚于在极地冰原上与那些构造体搏杀。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深渊的侵蚀,还有人性的复杂、利益的纠葛和国际政治的泥潭。

但他没有退路。他握紧了拳,指节微微发白。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必须带领“守望者”,带领所有愿意为生存而战的人们,将这张守护之网,一寸一寸地编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