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潜蛟’搭载了一艘‘海龙’级万米级载人深潜器。”海螺带领他们来到船尾甲板,一个巨大的开放式月池上方,覆盖着厚重的防水盖板。“这是我们的‘眼睛’和‘手’,真正能深入深渊的工具。钛合金耐压球壳,全景观察窗,配备机械臂、采样篮、高清摄像及灯光系统,以及一套与母船相同的、小型化的能量粒子探测仪。必要时候……”他顿了顿,“也配备了非致命性声波驱离装置和小型切割工具。”
这时,一个冷静而清晰的女声从他们身后传来:“如果探测目标确实具有某种‘意识’或能量生命特征,标准驱离手段可能无效。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多的数据,理解它的本质,而不是激怒它。”
众人回头,看到一位穿着白色研究员制服、气质干练的中年女性走了过来。她约莫五十岁年纪,头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眼神锐利而专注,手里拿着一个电子平板。
“邵博士。”海螺立刻恭敬地打招呼。
邵博士对海螺微微点头,然后目光直接投向林默几人:“我是邵青,‘异常现象对策部’首席科学顾问。林默先生,肖雅女士,秦武先生,还有零……久仰了。你们在‘回廊’和后续事件中的经历和数据,对我们理解当前局面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她的语气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潜蛟’号和其上的设备,代表了我们对‘异常’理解并做出反应的技术前沿。但我们必须承认,面对海螺爷口中那种级别的存在,我们的科技可能依然……幼稚。因此,这次行动,我需要你们的经验,特别是你们对非物理层面威胁的感知能力。”
她的目光扫过林默和零,意思很明显。
林默点了点头:“我们明白。合作是唯一的途径。”
邵博士似乎对林默的直接很满意,她看向肖雅:“肖雅女士,我研究过你的逻辑推演模型,非常出色。船上探测系统的原始数据流将对您完全开放,希望您的‘推演回响’能帮助我们建立更准确的目标行为模型。”
肖雅郑重点头:“我会尽力。”
“秦武先生,”邵博士又看向秦武,“‘潜蛟’号有自卫系统,但更依赖隐蔽和规避。如果……如果真的发生最坏情况,需要强行介入或撤离,你和你的队员将是关键。”
“职责所在。”秦武言简意赅,声音沉稳有力。
最后,邵博士的目光落在依旧有些不安的零身上,语气稍稍放缓:“零,你的‘同调回响’可能是在深海环境中,最直接感知目标状态的手段。我们不需要你冒险深入连接,但任何细微的感知和直觉,都可能拯救我们所有人。请相信你的感觉,并及时告诉我们。”
零抬起头,对上邵博士冷静但并非没有温度的目光,轻轻“嗯”了一声,抱紧双臂的手稍微放松了一些。
“好了,各位,”邵博士拍了拍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设备检查和人员集结将在两小时内完成。我们将在黄昏时分出发,利用夜色掩护进入目标海域。航渡期间,我会向各位详细介绍各项设备的具体操作和应急预案。现在,请先去分配好的舱室稍作休息,熟悉环境。”
她环视着控制室里的每一个人,语气凝重而坚定:“我们即将驶向的,是人类认知的边缘,甚至可能更远。我们带着最先进的科技,也带着对未知的敬畏。记住,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观察和理解,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主动冲突。但同样,也必须做好应对任何不测的准备。”
“潜蛟”号静静地停泊在码头,冰冷的金属船体反射着傍晚昏暗的天光。它承载着人类科技的结晶,也承载着探索未知的勇气与沉重压力,即将驶入那片被古老预言笼罩的、危机四伏的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