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你现在需要静养。”
“就一会儿。”她坐起来,“我知道那是什么。”
李青萝犹豫片刻,递过一张白纸和炭条。
楚红袖画了起来。五点分布,上下左右中,连成特定形状。又在周围标出方位和距离。
“这是《河图洛书》里的水脉节点。”她说,“师父临终前烧掉的图纸,就是治水总纲。”
李青萝皱眉:“你想干什么?”
“突厥营地在东南坡,正好压住其中一个点。”她指着图,“如果炸开地表,震动传到深层,可能会引出地下水。”
“你疯了?你现在连站都站不稳。”
“我不去。”楚红袖看向桌角,“但我可以改义肢。”
李青萝没再拦她。第二天清晨,她发现楚红袖不见了,轮椅留在床边,地上有一串湿脚印,通向工坊。
工坊里没人。只有工作台上摆着拆开的义肢,内部齿轮全被取了出来。新的结构装了进去,连接着五个小型火药舱,由铜线串联。
楚红袖坐在角落,正用锉刀打磨外壳。她右腿架着拐杖,脸色苍白,但手很稳。
“你要用它引爆?”李青萝站在门口。
“只差最后调试。”她说,“坐标已经算好,只要同时炸开五处,就能形成环形裂隙。”
“万一失败呢?”
“那就再试一次。”
李青萝叹了口气,从药箱里拿出一瓶药膏:“涂在断口,防止感染。还有,别逞强太久,否则伤口会裂。”
楚红袖接过药膏,轻轻点头。
当天傍晚,她坐着轮椅来到营地外山脊。远处突厥营帐灯火通明,巡逻人影来回走动。她把改装后的义肢固定在右臂,接上遥控扳机。
“开始吧。”她按下按钮。
第一声响在东侧。火光冲天,泥土飞溅。接着南、西、北三点接连爆炸,节奏精准。最后一声在中心点炸开,震波叠加,地面剧烈晃动。
五处火坑连成特定图案,像极了古籍中的符形。几秒后,裂缝深处传来水流声。紧接着,一股清泉喷涌而出,顺着斜坡往下流,很快汇成一条小河。
楚红袖看着那水,嘴角微微动了下。
水势越来越大,绕着营地外围形成天然屏障。突厥人慌忙转移帐篷,有人试图填坑,但新裂口不断出现,根本堵不住。
她收回视线,拿起炭条在纸上写下一行字:**此地可筑坝引渠,灌溉千亩良田。**
写完,她把纸折好塞进怀里,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拐杖突然打滑。她身体一歪,摔倒在地。义肢松脱,滚到崖边,差点坠下山坡。
她伸手去够,指尖刚碰到金属外壳,远处传来一声哨响。
几个黑衣人从林中冲出,直奔火坑方向。他们手里拿着测量杆,腰间挂着竹筒,动作熟练地开始记录水位和流向。
楚红袖趴在地上,看清了其中一人背后的标记——朱砂画的鹰首,
她愣住了。
这些人不是突厥探子,也不是陈墨的手下。
他们是朝廷派来的水利工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