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摸向面前的青铜托盘,指尖触到第一只瓷瓶。瓶身微凉,里面装着一名牧民食用经文后的血液样本。她拔开塞子,用银簪蘸取一滴,放入特制的检测槽中。
片刻后,银簪颜色未变。她又取出另一根刻有盲文的竹管,插入槽中读数。结果显示,体内原有毒素正在加速分解,免疫反应已激活。
但这还不够。
她继续检查第二批样本。其中一只匣子送来时已经破损,边缘沾着冰雪。她小心打开,取出一块风干的肉糜——是一名婴儿食用经文糊后的排泄物残留。
她将样本置于加热铜板上,加入试剂。烟雾升起,呈淡金色。这是典型的生命活性增强反应。
她再取一根空心银针,刺入自己手指,挤出一滴血,混入样本。然后静静等待。
十分钟过去,银针未出现任何腐蚀迹象。这意味着,即使直接接触剧毒粉末,身体也不会受到伤害。
她嘴角微微扬起,拿起刻刀,在一块青铜片上缓缓刻字:“永生免疫已成,文明之种不灭。”
最后一笔落下时,帐外传来一声低沉的鹰鸣。她停下动作,侧耳倾听。那不是追风隼的声音,而是更原始的草原鹰唳。
她没有起身,只是将青铜片翻了个面,继续刻下新的记录。指尖稳定,每一划都清晰有力。
此时,郑和仍立于残舟之巅。六分仪已被收起,取而代之的是他手中握着的一支竹管笔。他在一张新制的羊皮地图上标注着什么,每完成一个坐标,就用火漆封存,投入身旁的密封铜筒。
铜筒共有十二个,分别对应十二个主要时空节点。他已经封好九个。
第十个铜筒即将关闭时,天上忽然掠过一道金光。是一只返航的追风隼,爪上带着一枚微型竹简。他取下竹简,展开一看,上面只有四个字:“经文落地”。
他点头,将竹简放入第十个铜筒,盖上火漆。
第十一筒还未开启,远处海面却泛起异样波纹。一圈圈涟漪自深海扩散,中心位置正对着最后一道未闭合的光隙。
他知道,那是下一波行动的前兆。
完颜玉走过来,站在他身边,声音沙哑:“隼群全部归巢,除三只失联。”
“够了。”他说,“只要有一张纸抵达,就能生根。”
李青萝从医帐走出,手中捧着那块青铜片。她虽看不见,但能感觉到空气中的变化。风里多了某种熟悉的气息——是稻香,混合着药草的味道。
她将青铜片交给郑和。
他接过,放入最后一个铜筒,封死。
三人并肩站立,望着那道仍在闪烁的银白光隙。
海风拂过,带来远方草原的干燥气息。
一只幼隼从裂隙边缘跌出,翅膀尚未 fully 展开,爪中紧紧攥着半张残破的糯米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