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 > 第382章 血色账本,盐税再起

第382章 血色账本,盐税再起(1 / 2)

完颜玉将弯刀插进门框,转身大步离去。陈墨站在原地,目光落在那把微微颤动的刀柄上,片刻后收回视线,抬脚跨过门槛,步入密室。

苏婉娘已在案前等候,翡翠算盘置于桌面,指尖轻抚珠串。她抬头看了陈墨一眼,低声道:“账册在暗格第三层,用油纸裹着,外面沾了血。”

陈墨点头,亲自上前取出。账本封面残破,边角焦黑,翻开第一页,字迹模糊,像是被水浸过后又烘干,部分数字歪斜变形,墨色深浅不一。

“不是火场带出的。”苏婉娘接过账册,从香囊中倒出少许磷粉,混入小盏清油,执笔蘸取后轻轻刷过纸面。磷光微闪,一行行数字缓缓浮现——每石盐三成交私税,编号序列与甲三—七船队完全一致。

她声音压得极低:“这不是临时抽成,是按月结算。而且……”她顿了顿,“签押人用的是李氏商会旧印,但笔锋走势偏左,应是仿刻。”

陈墨俯身细看,目光停在一处小字旁:“‘清河驿转驳’……这个驿站三年前就废了。”

“可有人重新启用。”柳如烟从外间进来,手中捧着《风月录》,翻至某页,“我查过沿途码头的货单登记,近两个月有六艘无旗船在子时前后靠岸,卸货后立即离港,守卫只记吨位,不录品名。”

陈墨伸手取过账册,翻到中间一页。那里有一列货运记录,目的地栏空白,但右侧边缘写着一组数字:7-3-9-1-5。他盯着看了片刻,忽然抽出腰牌,倒出几粒金穗稻种,在桌上排成一列。

“这是航线编码。”他说,“七里湾岔口,三号浮标转向,九曲滩绕行,一等流速区缓行,五丈礁避让——这是巢湖通往淮水北道的隐秘航路。”

苏婉娘立刻拨动算盘,珠声轻响。不多时,她停下手指:“这条线不通漕运主道,若要继续北上,只能走支流汇入泗水,最终抵达……清河驿。”

陈墨眼神一沉。

“三皇子的封田就在那儿。”柳如烟补充,“名义上种粮,实则常年空置,连佃户都没有。”

室内一时寂静。烛火跳了一下,映在墙上的人影微微晃动。

李青萝这时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片烧焦的纸角。“我在账册夹层发现了这个,泡过药水才显出痕迹。”她将纸片放在灯下,“纸浆里掺了马血,是突厥文书常用的防伪手段。”

陈墨伸手接过,指尖摩挲边缘。粗糙,带有轻微拉手感,的确不同于中原纸张。

“他们用突厥人经手账目,再由李氏旧吏伪造签押,层层转接,不留真名。”他说,“既避追查,又能随时切割。”

“目的不只是走私盐。”苏婉娘突然开口,“三成交私税,七成运北境——这比例太刻意。他们在建立一条稳定的补给线。”

陈墨缓缓点头:“军需物资可以藏在盐包里,火油、铁料、甚至兵器零件,都能借运输之便北送。”

“那下一步呢?”柳如烟问。

陈墨没有回答,而是走到墙边,取下悬挂的简易水文图。他拿起一根金穗稻杆,截成数段,按距离比例摆放在图上,模拟船只行进节点。稻杆接连拼合,最终指向清河驿东北方一处废弃码头。

“追风隼昨日飞过那里。”耶律楚楚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肩头金翅雕安静蹲伏,“它闻到煤渣味和铁锈混合的气息,还有……一点火药残留。”

“他们在建转运站。”陈墨放下最后一段稻杆,“不是临时中转,是要长期运作。”

柳如烟低头看着桌上的算盘,忽然伸手去拨珠子。可指腹刚触到第一颗,算盘珠串“啪”地一声断裂,木珠滚落桌面,散乱分布。

众人一怔。

她蹲下身,正要拾起,动作却僵住了。

珠子在地上排列成了三个清晰的字:子时劫。

“机关算盘……自己动了。”她声音微紧,“这种磁石感应机制,只有遇到重大变故才会触发。”

陈墨蹲下,仔细观察珠序。排列整齐,毫无杂乱感,确非偶然。

“它预示今晚。”他说,“敌人要在子时动手。”

“未必是劫运。”李青萝忽然道,“也可能是销毁证据。刚才那批账册,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核心记录,可能还在路上。”

“那就守住所有出口。”陈墨站起身,走向门外,“传令沿岸哨卡,自今日起,亥时起全境戒严。所有夜行船只,不论身份,一律扣留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