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 > 第190章 护田军真相,联盟破裂

第190章 护田军真相,联盟破裂(1 / 2)

油坊的灰烬尚未冷透,胡万三已带着工匠重返废墟。地基处的炭层被一层层扒开,木梁焦黑断裂,瓦砾间散落着几片未燃尽的纸页。他蹲下身,用铁铲小心拨开浮灰,指尖触到一块半埋于土中的残页。墨迹被火燎得模糊,但“月饷三十贯”“西山营”几个字仍可辨认。

楚红袖接过残页,翻看边缘。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比照册,一页页翻过陈氏掌握的军情记录。“西山营”,三字赫然出现在护田军训练据点名录中。她又将残页凑近鼻端轻嗅,纸面残留一股腥涩气味,与突厥细作惯用的狼皮纸相似。

“账册不该出现在油坊。”她低声说,“这不是收丝的黑市,是军饷发放的凭证。”

胡万三脸色一沉:“他们用陈氏的布匹换钱,再拿钱养兵?”

楚红袖未答,只将残页摊在石板上,用炭条描摹边缘火漆印的纹样。半枚印记残留,狼头与稻穗交缠,线条扭曲如誓约。

陈墨赶到时,残页已被拓印三份。他未看拓本,先接过原纸,指尖抚过火漆印位置。片刻后,他将纸递还,从腰牌夹层取出一张薄绢,是南洋货船清点单中拆出的密报副本。他铺开绢纸,与拓本并列。

“沈记监工,经手南洋染料,却在油坊发现护田军账册。”他声音平稳,“一条商路,两头通敌。”

胡万三握紧铁铲:“要不要连夜查西山营?”

“不。”陈墨收起绢纸,“先找源头。”

柳如烟当夜便动身。她换上素色裙衫,扮作教坊司遣散的乐师,提一具琵琶,叩响李玄策心腹幕僚的宅门。那人好音律,常召乐女入府奏曲。她指尖拨弦,曲调哀婉,趁其闭目沉醉,琵琶弦悄然滑出,割开书房夹墙的暗格封条。

羊皮卷藏在夹层深处。她未展开,只用指尖探过内侧压痕,确认字迹完整,便将其卷起塞入袖中机关。归途未遇阻拦,但她知,这卷密档一旦现世,便是刀锋抵喉。

次日清晨,密档摊在陈墨案前。羊皮泛黄,墨字密布,列明护田军每月接收突厥弓弩三百具、火油五十桶,交付方式为“分批运送金穗稻种至北境三驿站”。末页有李玄策亲笔批注:“待春耕毕,举事于庐州。”

陈墨将密档推至楚红袖面前。她迅速翻阅,在一处标注“西山营箭矢配发记录”的表格中,发现箭簇规格与突厥制式完全一致。

“他们用突厥的武器,练自己的兵。”她合上卷册,“名义护田,实则蓄逆。”

陈墨起身,命人备马。他召来胡万三、楚红袖、柳如烟,只说一句:“去西山营外,走一趟。”

庐州三老、商帮代表、制置使派出的观察员,皆被邀同行。陈墨未提前透露目的,只言“查验民间武装实情”。队伍行至西山营外围,他命人停驻,亲自带人攀上营寨东侧的断崖。

崖下营地戒备森严,但营墙外散落着几支断裂的箭杆。楚红袖拾起一支,掰开箭簇,内侧刻有突厥军器监的狼头标记。

“此物,与油坊账册、密档记载,互为印证。”陈墨将三件物证依次摆开:拓印的火漆印、箭簇实物、羊皮密档。

一名商帮长老皱眉:“仅凭几支箭,难定通敌之罪。”

陈墨不语,从怀中取出油坊残页,摊开于石上。他取出火石,轻轻敲击,火星溅落纸面。火光一闪,残页背面浮现出半行暗记——“甲辰三月,西山点兵,突厥使验械”。

众人皆惊。

“火漆印为凭,暗记为证,箭簇为实。”陈墨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护田军非民兵,乃士族私兵;非自卫,乃与外敌合谋。其目的,不在护田,而在夺权。”

一名制置使属官袖中微动,半块玉佩滑落,被胡万三眼疾手快拾起。玉佩雕工粗犷,背面刻有突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