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曜走到气场边缘,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吸力和排斥力,同时,一股阴冷的邪气顺着毛孔侵入体内,让他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他立刻握紧神农玉片碎片,催动生生之力,将邪气排出体外。
“长老,该如何净化核心?”宇文曜问道。
墨渊长老说道:“根据《神农帝典》记载,净化混沌核心,需要将纯粹的生生之力,注入核心内部,中和并驱散黑气和暗影邪力。但核心被枯萎的灵麻藤蔓缠绕,且有紊乱的枯荣气场保护,想要靠近核心,必须先清除藤蔓,稳住气场。”
“我来试试。”宇文曜说道。他走到灵麻藤蔓前,握紧神农玉片碎片,将体内的生生之力,通过玉片,缓缓注入藤蔓中。
绿光顺着藤蔓蔓延,枯萎发黑的藤蔓,渐渐恢复了一丝绿意。但就在这时,核心中溢出的黑气突然暴涨,顺着藤蔓,朝着宇文曜的手臂袭来。宇文曜感到一阵剧痛,手臂瞬间变得麻木,生生之力的注入也被打断。
“殿下!”墨渊长老连忙上前,催动破邪符,挡住了黑气的攻击,“核心中的黑气太过浓郁,仅凭殿下一人的生生之力,无法同时清除藤蔓和抵御黑气。我们需要先布下‘五行灵植阵’,用灵植的生机稳住紊乱的枯荣气场,再由殿下垂注生生之力,净化核心。”
宇文曜点了点头:“好!那就麻烦长老们布置阵法。”
破邪司的弟子们立刻行动起来,在混沌核心周围,按照五行方位,种下了五种灵植的种子——灵稻、灵麦、灵黍、灵菽、灵麻。神农阁的学者们则催动秘术,配合宇文曜的生生之力,让种子迅速发芽生长。
灵植生长的速度极快,短短半个时辰,五种灵植便长成了一片小型的灵植林。灵稻的水润之力、灵麦的金锐之力、灵黍的火焰之力、灵菽的土蕴之力、灵麻的藤蔓之力,相互配合,形成了一道五行相生的灵植阵。阵法运转,散发出浓郁的生机,稳住了紊乱的枯荣气场,同时,阵法的金光与绿光交织,形成一道屏障,挡住了核心溢出的黑气。
“现在可以靠近核心了!”墨渊长老说道。
宇文曜在众人的保护下,一步步走向混沌核心。越是靠近核心,感受到的邪气就越浓郁,他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但他咬紧牙关,凭借着神农玉片碎片和自身的生生之力,抵御着邪气的侵蚀。
终于,他走到了核心面前。这是一块巨大的、黑白相间的晶石,晶石表面布满了黑色的裂纹,黑气正是从裂纹中溢出。宇文曜能感受到,晶石内部,黑白二力激烈碰撞,原本平衡的状态被彻底打破。
“殿下,集中精神,将生生之力通过玉片,注入核心的裂纹中,中和黑气。”墨渊长老在一旁指导。
宇文曜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集中全部精神,将体内的生生之力,源源不断地通过神农玉片碎片,注入混沌核心的裂纹中。绿光顺着裂纹,深入核心内部,与黑色的邪气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核心内部,黑白二力与绿光交织,不断碰撞,发出“滋滋”的声响。宇文曜能感受到,体内的生生之力在快速消耗,手臂越来越沉重,头晕目眩,眼前开始发黑。
“殿下,坚持住!黑气正在被中和!”墨渊长老大声喊道。
宇文曜咬紧牙关,强撑着意识。他脑海中,浮现出祖母林微的身影,浮现出父亲的期许,浮现出灾区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他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
就在这时,核心中的黑气突然暴涨,一股强大的暗影邪力,顺着生生之力的通道,反攻回宇文曜的体内。宇文曜惨叫一声,一口鲜血喷出,身体向后倒去。
“殿下!”众人惊呼,想要上前救援,却被核心周围的气场挡住。
宇文曜躺在地上,意识渐渐模糊。他能感受到,暗影邪力正在侵蚀他的五脏六腑,生生之力越来越微弱。他看着手中的神农玉片碎片,碎片的绿光也渐渐黯淡。
“祖母……孩儿……对不起……”宇文曜心中充满了愧疚,他没能完成任务,没能平息灾害。
就在他意识即将消散的那一刻,神农玉片碎片突然发出一阵强烈的绿光,光芒中,浮现出一道模糊的身影——正是林微的光影。
光影面带微笑,看着宇文曜,声音温和而坚定:“曜儿,不要放弃。生生之力,源于民心,源于信念。只要你心中有百姓,有家国,有守护盛世的决心,就能凝聚无穷的力量。”
林微的光影伸出手,轻轻抚摸宇文曜的额头。一股温暖的力量,顺着额头注入宇文曜的体内,驱散着暗影邪力,滋养着他的生生之力。
宇文曜的意识渐渐清醒,他感受到体内的生生之力正在快速恢复,甚至比之前更加浓郁。他看着祖母的光影,眼中满是泪水:“祖母!”
“去吧,我的孩子。”林微的光影微笑着说道,“完成你的使命,守护好这盛世华章。”
光影渐渐消散,神农玉片碎片的绿光却变得更加耀眼。宇文曜站起身,眼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再次走到混沌核心面前,将体内充盈的生生之力,源源不断地注入核心中。
这一次,生生之力如同奔腾的江河,势不可挡。核心中的黑气和暗影邪力,在生生之力的冲击下,不断被中和、驱散。黑色的裂纹渐渐愈合,核心表面的黑白二力,重新开始流转平衡。
随着核心的净化,周围的灵植也开始发生变化。枯萎的灵麻藤蔓重新焕发生机,变得翠绿茂盛;疯狂生长的灵黍秸秆恢复了正常,呈现出健康的绿色;干涸的水田重新充盈,灵稻生根发芽;枯死的灵麦和灵菽也抽出了新的枝芽。平衡区的黑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生机。
当最后一丝黑气被驱散,混沌核心恢复了黑白相间、流转平衡的光芒时,宇文曜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殿下!”众人连忙上前,将他扶起。此时的宇文曜,虽然面色苍白,身体虚弱,但气息平稳,已无大碍。
墨渊长老看着恢复正常的混沌核心和灵植,眼中满是欣慰:“成功了!我们成功净化了混沌核心!”
队伍中的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历经艰险,他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第四节 灾情平息,旧党覆灭
混沌核心被净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胤。
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江南的旱区,没过几日便降下了甘霖,干涸的河床重新充盈,枯萎的灵稻恢复了生机;华北的青黑蝗虫,失去了黑气的滋养,纷纷死亡,或飞向西域枯荣平衡区,被净化后的核心之力驱散、净化;西域的灵植恢复正常,天地生机重新平衡,昼夜温差恢复正常,百姓们的头晕、乏力症状也渐渐消失。
灾区的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前往当地的神农祠祭拜林微,感谢她的在天保佑,感谢宇文曜的挺身而出。曾经散布的谣言,不攻自破,百姓们对宇文宸的拥戴,更加坚定。
宇文宸接到消息后,心中大喜。他立刻下令,让农政署的官吏们,前往各地,指导百姓们补种灵植,恢复生产;让苏阀继续调运物资,支援灾区重建;同时,对擒获的李墨尘及其党羽,进行公开审判。
审判当天,京城的中心广场上人山人海。百姓们得知,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竟是李墨尘为了报仇,勾结豪强,制造出来的,心中愤怒不已。
李墨尘及其党羽被押上审判台,宇文宸亲自宣判:“李墨尘,勾结旧党残余与地方豪强,收集暗影邪力,制造青黑蝗虫,污染混沌核心,引发全国灾害,又刺杀皇子,煽动民心,图谋叛乱,罪大恶极!判斩立决,诛灭三族!其党羽,根据罪行轻重,分别判处死刑、流放、监禁!”
“好!”百姓们大声欢呼,纷纷叫好。
随着李墨尘及其党羽被处决,困扰大胤的旧党残余势力,终于被彻底清除。大胤的内部,再次恢复了稳定。
数月后,灾区的生产全部恢复。江南的灵稻丰收,华北的灵麦饱满,西域的灵植郁郁葱葱,大胤的盛世,再次回到了正轨,甚至比之前更加繁荣。
宇文曜康复后,返回了京城。宇文宸亲自率领百官,在城外迎接。看到儿子平安归来,宇文宸心中激动不已,上前握住他的手:“曜儿,你受苦了!你完成了连朕都难以完成的任务,守护了大胤的盛世,你是大胤的功臣,是祖母的骄傲!”
宇文曜谦逊地说道:“父皇过奖了。这都是孩儿应该做的。若不是祖母的在天指引,各位长老的协助,将士们的保护,孩儿也无法完成任务。”
回到皇宫后,宇文宸下旨,册封宇文曜为“神农王”,赐号“护灵”,允许他节制农政署和神农阁的相关事务,继续研究灵植秘术,守护天地生机平衡。
宇文曜接过圣旨,郑重地说道:“儿臣谢父皇恩典!儿臣定当不负父皇所托,继承祖母的遗志,守护好灵植,守护好天地生机,守护好大胤的盛世华章!”
第五节 三代承辉,华章永续
永熙三十年,宇文宸退位,传位于宇文曜,改元“永灵”。宇文宸以太上皇的身份,退居后宫,颐养天年,偶尔指点宇文曜处理政务,如同当年林微对他一般。
宇文曜登基后,继承了林微和宇文宸的治国理念,以《神农帝典》为圭臬,推行“灵植兴邦、平衡济世”的政策。他进一步推广灵植种植技术,将混沌枯荣之力的平衡之法,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还改善了生态环境,让大胤的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
他还设立了“灵植学院”,招收天下对灵植有兴趣、有天赋的学子,传授神农秘术和《神农帝典》的知识,培养了大量的灵植人才和治国人才。灵植学院不仅在大胤境内广受欢迎,甚至吸引了西域、南洋藩属国的学子前来求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宇文曜的儿子,宇文承泽,自幼在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不仅继承了林微的神农血脉和亲和灵植的特质,还继承了她的智慧和魄力。他常常跟随父亲,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学习治国之道;也常常前往神农祠,祭拜曾祖母林微,聆听她的传奇故事。
永灵二十年,宇文曜已是中年。这一年,大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粮食连年丰收,百姓丰衣足食;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达,城市兴旺;文化教育高度繁荣,人才辈出;边疆安宁,万国来朝;生态环境优美,天地生机平衡,灵植茂盛,万物生生不息。
这一年的清明,宇文曜带着儿子宇文承泽,前往神农祠祭拜林微。
神农祠的灵植园,如今已扩大了数倍,里面种植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灵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林微的墓碑前,摆满了百姓们自发献上的鲜花和祭品。
宇文曜抚摸着墓碑,对宇文承泽说道:“承泽,你看,这就是你的曾祖母,神农女帝林微。她从一个侯府的假千金,一步步走到帝王之位,开创了大胤的盛世。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平衡了天地生机,让百姓安居乐业。她留下的《神农帝典》,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是为人之本——以民为本,顺应自然,永续生机。”
宇文承泽看着墓碑,眼中满是崇敬:“父亲,孩儿明白了。曾祖母的精神,就是大胤的精神。孩儿定当继承曾祖母、祖父和父亲的遗志,守护好大胤的江山,守护好百姓的幸福,让大胤的盛世华章,永远延续下去。”
宇文曜欣慰地笑了笑,点了点头。他知道,大胤的盛世,已经有了新的传承者。从林微到宇文宸,再到他自己,如今又传到了宇文承泽的手中,三代人的努力,换来了大胤百年的繁荣。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神农祠的灵植园上,映照出宇文曜和宇文承泽的身影。父子二人并肩站立,望着远方的万里江山,眼中满是坚定和期许。
林微的传奇,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她的精神,如同神农祠中的灵植一般,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她开创的盛世华章,如同奔腾不息的江河,源远流长,永续无虞。
千百年后,当人们翻阅大胤的史书,读到神农女帝林微的故事时,都会为她的智慧、勇气和仁德所折服。她以女子之身,打破世俗偏见,逆袭称帝,开创盛世,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典范。而她所倡导的“以民为本、平衡济世、永续生机”的理念,也成为了后世治国的圭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