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想到了林微,于是前往神农别苑,向林微请教。
林微听完宇文宸的话,说道:“宸儿,对待边境的骚扰,不能一味地讨伐,也不能一味地忍让。突厥部之所以敢袭扰边境,无非是觉得我们大胤距离草原遥远,大军难以到达,想要趁机捞取好处。我们既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不敢再轻易袭扰;又不能劳民伤财,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建议,你可以采取‘威慑为主,打击为辅’的策略。首先,派遣一支精锐骑兵,前往边境,对突厥部的袭扰部队,进行严厉打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战斗力;其次,加固边境的防御工事,启用‘灵植防御阵’,利用灵植的特性,阻挡突厥部的骑兵;同时,派遣使者,前往突厥部,向他们展示我们的实力,责令他们停止袭扰,赔偿损失,若他们愿意臣服,我们可以允许他们与我们进行贸易往来,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政策;若他们不听劝告,继续袭扰,我们再派遣大军,彻底讨伐。”
宇文擎也说道:“宸儿,你母后说得对。突厥部势力弱小,只要我们展示出足够的实力,他们就不敢再轻易袭扰。我可以推荐一员将领,率领精锐骑兵,前往边境,打击突厥部的袭扰部队。”
宇文宸点了点头:“儿臣明白了!就按照母后和父皇的建议,采取‘威慑为主,打击为辅’的策略!”
他立刻下令,任命宇文擎推荐的将领,率领三万精锐骑兵,前往边境;同时,让农政署的官吏们,加急运送灵种和破邪物资到边境,加固“灵植防御阵”;另外,派遣使者,前往突厥部,进行谈判。
将领率领大军抵达边境后,立刻对突厥部的袭扰部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突厥部的骑兵虽然勇猛,但大胤的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再加上“灵植防御阵”的配合,很快就将突厥部的袭扰部队,打得大败而归。
使者也抵达了突厥部的营地,向阿史那骨咄禄展示了大胤的实力,责令他停止袭扰,赔偿损失。阿史那骨咄禄看到大胤的大军战斗力强大,又得知大胤愿意与他们进行贸易往来,给予优惠政策,心中的野心渐渐消退,决定臣服于大胤。
他派遣使者,跟随大胤的使者,前往京城,向宇文宸表示臣服,愿意赔偿损失,并与大胤建立贸易往来。
宇文宸接受了阿史那骨咄禄的臣服,与突厥部签订了和平贸易条约。从此,突厥部不再袭扰大胤的边境,双方开展了频繁的贸易往来,边境再次恢复了安宁。
这场边境小扰的顺利解决,充分展现了宇文宸的治国智慧和决策能力,也体现了林微新政的成果——强大的军队、先进的防御技术、繁荣的经济,让周边的势力,不敢轻易挑衅。林微看着宇文宸的成长,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宇文宸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帝王,能够独当一面,守护好大胤的江山和百姓。
第四节 秘刻终章,永续生机
边境风波平息后,大胤再次恢复了平静。林微回到神农别苑,继续研读神农秘刻。这一次,她终于找到了神农秘刻的终章——“永续生机之道”。
终章中记载,神农氏当年创造五谷,推广农耕,不仅是为了让百姓丰衣足食,更是为了平衡天地间的生机,让万物生生不息。而混沌枯荣之力,并非邪恶之物,而是天地间生机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让世间的生机永续,就必须平衡生生之力和枯荣之力,让它们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林微意识到,自己之前虽然平衡了混沌枯荣之力,但只是将其封印在枯荣平衡区,并没有真正地利用它。想要让大胤的盛世永续,让万物生生不息,就必须将混沌枯荣之力,融入到世间的生机循环中。
她立刻召集神农阁的学者们,将神农秘刻终章的内容,分享给他们。然后,组织他们,研究如何将混沌枯荣之力,融入到灵植种植、生态环境治理、甚至人体健康中。
经过数年的研究和实践,学者们终于取得了重大成果。他们发现,将少量的混沌枯荣之力,融入到灵植的种植中,可以促进灵植的生长和变异,让灵植的产量更高,品质更好,同时还能增强灵植的抗病虫害能力;将混沌枯荣之力,融入到土壤中,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让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让被污染的土地得到净化;将混沌枯荣之力,融入到药物中,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治愈一些疑难杂症。
林微将这些成果,推广到全国。农政署的官吏们,指导百姓们,在种植灵植时,适量融入混沌枯荣之力;环保署的官吏们,利用混沌枯荣之力,治理河流、湖泊和荒漠,改善生态环境;太医院的太医们,利用融入混沌枯荣之力的药物,治愈了许多之前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症。
这些举措,让大胤的农业产量再次大幅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百姓们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显着提升。大胤的盛世,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真正实现了“永续生机”。
与此同时,林微还将神农秘刻的全部内容,以及自己多年的治国经验,整理成册,命名为《神农帝典》,传给了宇文宸。她希望宇文宸能够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继续传承下去,让大胤的盛世,永远延续,让天下的百姓,永远安居乐业。
宇文宸接过《神农帝典》,郑重地说道:“母后,儿臣定当将《神农帝典》奉为圭臬,认真研读,传承下去,绝不辜负母后的期望!”
林微欣慰地笑了笑,说道:“宸儿,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想要让江山永固,盛世永续,就必须以民为本,顺应天意,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让万物生生不息,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第五节 凤栖梧桐,华章永存
永熙十年,林微已是花甲之年。这十年里,在宇文宸的治理下,大胤的盛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粮食连年丰收,仓库充盈;生态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百姓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文化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边疆安宁,万国来朝。大胤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最文明的国家。
这一年的秋天,林微的身体渐渐衰弱。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召集了宇文宸、宇文擎和苏瑾,来到神农别苑。
此时的苏瑾,也已是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他游历天下归来后,便一直留在京城,陪伴在林微和宇文擎身边。
林微躺在躺椅上,看着眼前的三人,眼中满是欣慰和不舍:“擎哥,苏瑾,宸儿,我这辈子,能遇到你们,是我最大的幸运。”
她看向宇文擎,眼中满是柔情:“擎哥,谢谢你,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支持我,守护我。从王府到朝堂,从边关到皇宫,你始终是我最坚定的后盾。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没有今天的大胤。”
宇文擎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泪水:“微微,能陪在你身边,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你是千古唯一的女帝,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
她看向苏瑾,说道:“苏瑾,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你的财力,你的智慧,你的付出,为大胤的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大胤最好的功臣。”
苏瑾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感慨:“微微,能认识你,能为你,为大胤做一些事情,我无怨无悔。你开创的盛世,会永远被后人铭记。”
她最后看向宇文宸,说道:“宸儿,我的好孩子。母后要走了。以后,大胤的江山,就交给你了。记住,以民为本,顺应天意,遵循自然规律。守护好百姓,守护好江山,让大胤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
宇文宸跪在林微面前,泪流满面:“母后,儿臣记住了!儿臣定当不负母后的期望,守护好大胤的江山,让百姓们永远安居乐业!”
林微微微一笑,缓缓闭上了眼睛。她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
一代女帝,就此陨落。
林微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举国哀悼。百姓们自发地穿上丧服,前往皇宫外祭拜;百官们悲痛欲绝,纷纷上书,请求为林微上尊号,建皇陵;周边的国家和部落,也纷纷派遣使者,前来吊唁。
宇文宸按照林微的遗愿,将她的遗体,安葬在神农别苑的灵植园中,没有修建宏伟的皇陵,只立了一块简单的石碑,上面刻着“神农女帝林微之墓”。他还下令,将神农别苑,改为“神农祠”,供百姓们祭拜,让林微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林微去世后,宇文擎的身体也渐渐衰弱。一年后,他也追随林微而去。宇文宸将他与林微合葬在一起,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相伴。
苏瑾则在林微和宇文擎去世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隐居山林,潜心研究神农秘术。几年后,他也安详离世。宇文宸为他追封了“文忠公”的爵位,将他的骨灰,撒在了神农祠的灵植园中,与林微、宇文擎相伴。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几百年后,大胤的江山虽然经历了朝代更迭,但林微开创的盛世华章,却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故事,被后人写成了史书,编成了戏曲,广为流传。她以女子之身,从侯府假千金,一步步走上帝王巅峰,开创盛世,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女帝典范。
神农祠中的灵植,依旧郁郁葱葱,生生不息。每年的清明时节,都会有无数的百姓,前往神农祠祭拜,缅怀这位伟大的女帝。她的精神,她的智慧,她的仁德,如同神农祠中的灵植一般,永远鲜活,永远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不懈努力,奋勇前进。
凤栖梧桐,华章永存。林微的传奇,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