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水师将领出列说道,“我大胤的水师,虽然拥有一定的实力,但船只和武器都相对落后,想要对付南洋诸国的联合舰队和海盗,还需加强装备。”
“这一点,朕已经考虑到了。”林微点了点头,“苏瑾,朕命你负责筹集资金,组织工坊,按照朕提供的图纸,建造新型的战船和武器。”
林微所说的新型战船和武器,是她根据现代船舶制造技术和军事武器知识,结合神农秘刻中的“造物术”,设计出来的。新型战船采用了多层甲板设计,配备了威力强大的火炮(包装成“神农火炮”)和投石机,船体坚固,速度快,战斗力远超当时的普通战船;新型武器则包括了改良后的弓箭、刀剑、盾牌等,都融入了灵土和破邪材料,具有更强的杀伤力和破邪能力。
“臣遵旨!”苏瑾领命,“臣会立刻调动所有商行的资源,组织最优秀的工匠,尽快建造新型战船和武器。”
“宇文擎,朕命你负责训练海军将士,传授他们新的战术和战斗技巧。”林微说道,“同时,让破邪司的弟子们,为海军将士们传授破邪咒语和防御邪术的方法,以防南洋诸国和海盗使用邪术。”
“臣遵旨!”宇文擎领命。
接下来的半年里,大胤上下一心,全力打造海军。苏瑾组织工匠们,日夜赶工,建造新型战船和武器;宇文擎则率领海军将士们,在沿海地区进行严格的训练,熟悉新型战船和武器的使用,演练新的战术;破邪司的弟子们则为海军将士们传授破邪知识,增强他们的防御能力。
半年后,一支由五十艘新型战船、三万海军将士组成的强大舰队,正式组建完成。林微亲自为舰队命名为“神农水师”,任命宇文擎为水师统帅,苏瑾为后勤总监,率领舰队,前往南洋。
神农水师一出,立刻引起了南洋诸国和海盗的注意。他们没想到,大胤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组建起一支如此强大的舰队。一些胆小的岛国,开始心生畏惧,想要退出联合舰队;海盗们也不敢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地袭扰大胤的沿海地区。
但联合舰队的首领,爪哇国的国王,却并不畏惧。他认为,神农水师虽然战船先进,但将士们缺乏海战经验,想要战胜他们,并非难事。他率领联合舰队和海盗,主动出击,想要在海上与神农水师决战。
双方在南洋的马六甲海峡相遇。爪哇国国王率领的联合舰队和海盗,共有八十艘战船,五万余人,在数量上占据了优势。
战斗一开始,爪哇国国王就下令,让舰队发起冲锋,想要凭借数量优势,冲垮神农水师的阵型。
宇文擎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下令,神农水师的战船分成三队,采用“三角阵”战术,迎击联合舰队。第一队战船负责正面牵制,用火炮和投石机攻击联合舰队的战船;第二队战船负责侧翼包抄,攻击联合舰队的薄弱环节;第三队战船则负责掩护和支援,随时准备接应其他两队。
神农水师的新型战船威力巨大,火炮发射的炮弹(包装成“神农火弹”)击中联合舰队的战船,瞬间就能将战船炸出一个大洞;投石机投射的巨石和燃烧弹,也给联合舰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联合舰队的战船,在神农水师的攻击下,纷纷起火、沉没,士兵们伤亡惨重。
爪哇国国王见状,心中大惊,想要下令撤退,却已经来不及了。宇文擎率领神农水师的战船,发起了总攻,将联合舰队团团围住。破邪司的弟子们也念起破邪咒语,净化了联合舰队中一些巫师施展的邪术。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联合舰队被彻底击溃,八十艘战船,沉没六十艘,被俘二十艘,五万余人,死伤三万余人,被俘一万余人。爪哇国国王被宇文擎生擒活捉,海盗首领也被斩杀。
神农水师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南洋诸国,各国国王纷纷震惊不已。他们没想到,大胤的神农水师竟然如此强大。为了避免被大胤报复,各国国王纷纷派遣使者,前往大胤的战船,向宇文擎表示臣服,愿意向大胤纳贡称臣,保证不再袭扰大胤的沿海地区和商船。
宇文擎将情况上报给林微。林微下令,释放被俘的南洋诸国士兵,将爪哇国国王押回京城处置,同时接受南洋诸国的臣服,与他们签订了友好贸易条约,开放港口,促进双方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
神农水师完成任务后,并没有立刻返回大胤,而是在南洋的几个重要港口,建立了据点,派驻了军队,加强了对南洋地区的管辖和防御,确保大胤的海上权益和沿海安宁。
南洋风波的平息,不仅维护了大胤的海上贸易利益和沿海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扩大了大胤的影响力,让南洋诸国成为了大胤的藩属国,为大胤的盛世华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四节 储君养成,盛世传薪
解决了朝堂旧党、地方藩王和南洋风波的危机后,大胤的盛世局面更加稳固。粮食连年丰收,国库充盈;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军队战斗力强大,边疆安宁;文化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百姓们安居乐业,对林微的拥戴达到了顶峰。
此时的林微,已经登基五年,她和宇文擎的儿子,宇文宸,也已经五岁了。宇文宸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不仅继承了林微的智慧和宇文擎的勇猛,还对神农秘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就跟着破邪司的长老和神农阁的学者们,学习破邪之术和农业知识。
林微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老去,大胤的江山,需要有人继承。宇文宸作为她和宇文擎的儿子,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她决定,立宇文宸为太子,开始培养他的治国能力和帝王担当。
林微为宇文宸挑选了最好的老师,包括儒家的学者、道家的修士、法家的名士、军事家、农学家等,让他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她还经常带着宇文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疾苦,让他明白,帝王的责任,是为百姓谋福祉。
这一天,林微带着宇文宸,来到京城郊外的农庄,视察灵植种植情况。农庄的百姓们看到林微和太子前来,纷纷围了上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陛下,太子殿下,快请坐!”农庄的老农,张大爷,热情地邀请林微和宇文宸坐下,端上了新鲜的水果和茶水。
“张大爷,今年的灵植收成怎么样?”林微笑着问道。
“托陛下的福,今年的灵植收成非常好!”张大爷笑着说道,“灵稻的产量比去年又增加了三成,灵麦和灵黍也收成喜人。我们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把多余的粮食卖掉,换成钱,给孩子们买新衣服和书本。这都是陛下的功劳啊!”
林微摸了摸宇文宸的头,说道:“宸儿,你听到了吗?百姓们的幸福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和良好的政策换来的。作为帝王,一定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制定有利于百姓的政策,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宇文宸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道:“母后,儿臣明白了。儿臣以后也要像母后一样,做一个为百姓谋福祉的好皇帝。”
林微欣慰地笑了笑,继续说道:“想要做一个好皇帝,不仅要关心百姓,还要有治国的智慧和勇气。要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如何处理国家的内忧外患,如何选拔和任用人才,如何发展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这些,都需要你从小学习,不断积累。”
她带着宇文宸,走遍了农庄的各个角落,查看灵植的生长情况,询问百姓们的生活状况。宇文宸虽然年纪尚小,但他非常聪明,仔细地观察着一切,认真地听着林微的讲解,将她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回到皇宫后,林微又带着宇文宸,来到御书房,让他处理一些简单的政务,比如批阅百姓的奏折、制定小型的农业政策等。林微在一旁指导,耐心地为他讲解,让他明白,每一项政务,都关系到百姓的利益和国家的稳定,不能有丝毫马虎。
宇文擎和苏瑾也非常关心宇文宸的成长。宇文擎经常带着宇文宸,前往军营,让他了解军队的训练和生活,培养他的军事才能和勇气;苏瑾则经常带着宇文宸,前往商行和工坊,让他了解商业和手工业的运作,培养他的经济头脑和创新意识。
在林微、宇文擎和苏瑾的悉心培养下,宇文宸成长得非常迅速。他不仅学识渊博,还具备了一定的治国能力和帝王担当,深受百官和百姓们的喜爱。
神农七年,林微正式下旨,立宇文宸为太子,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仪式上,百官们纷纷向太子表示祝贺,百姓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庆祝太子的册封,对大胤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册封仪式结束后,林微看着宇文宸,眼中满是欣慰和期待:“宸儿,从今日起,你就是大胤的太子了。希望你能牢记自己的使命,勤奋学习,刻苦磨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将来,接过朕的担子,带领大胤,继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让百姓们永远安居乐业,让大胤的盛世华章,得以延续。”
宇文宸跪在林微面前,郑重地说道:“儿臣遵旨!儿臣定当不负母后的期望,不负百官的信任,不负百姓的拥戴,勤奋学习,刻苦磨练,将来做一个合格的帝王,守护好大胤的江山,让百姓们永远幸福安康!”
林微扶起宇文宸,心中充满了感慨。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大胤的未来,有了希望。她看着窗外的万里江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宇文宸,为大胤的百姓,打下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让大胤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
第五节 帝道永续,华章长存
神农十年,林微登基已有十年。这十年间,在林微的治理下,大胤的盛世局面达到了顶峰。粮食连年丰收,国库充盈到可以支撑二十年的开支;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京城、扬州、广州等城市,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军队战斗力强大,边疆安宁,没有任何势力敢轻易挑衅;文化教育高度发达,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学术思想百花齐放;百姓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社会治安良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大胤的影响力,也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周边的国家和部落,纷纷臣服于大胤,成为大胤的藩属国;南洋诸国每年都会派遣使者,前来大胤纳贡称臣,学习大胤的文化和技术;甚至遥远的欧洲和非洲,也有商人前来大胤,开展贸易往来,将大胤的文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这一年的秋天,林微在宇文擎、苏瑾和太子宇文宸的陪同下,登上了京城的制高点——景山。站在山顶的万春亭上,俯瞰着脚下的万里江山,林微心中充满了感慨。
十年前,她还是一个穿越而来的假千金,在侯府中受尽欺凌;十年后,她已经成为了大胤的女帝,带领大胤,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盛世。这十年间,她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朝堂的明争暗斗、地方的叛乱、外敌的入侵,但她都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一化解,最终开创了这辉煌的盛世华章。
“微微,你看,这就是你一手打造的盛世江山。”宇文擎站在林微身边,眼中满是骄傲和爱意,“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女子,能够做到这一切。你创造了一个奇迹。”
“是啊,微微。”苏瑾也说道,“这十年,你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你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女帝,更是百姓们心中的守护神。”
林微笑了笑,说道:“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没有你的支持和守护,没有苏瑾的财力支持和商业智慧,没有百官们的辅佐,没有百姓们的拥戴,就没有今日的盛世。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她看向身边的太子宇文宸,眼中满是期待:“宸儿,你看这万里江山,多么壮丽。将来,这一切,都将交给你。希望你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盛世,牢记以民为本的宗旨,勤奋治国,爱民如子,让大胤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
宇文宸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母后,儿臣记住了。儿臣定当以母后为榜样,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守护好大胤的江山,让百姓们永远幸福安康,让大胤的华章,长存于世。”
林微欣慰地笑了笑,心中没有了遗憾。她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大胤的百姓,为宇文宸,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未来的路,需要宇文宸自己去走,需要百官们和百姓们一起去努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万里江山之上,映照出林微、宇文擎、苏瑾和宇文宸的身影。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如同四座巍峨的山峰,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大胤的未来。
神农二十年,林微退位,太子宇文宸登基为帝,改元“永熙”。林微以太上皇的身份,退居后宫,颐养天年。宇文擎和苏瑾则继续辅佐宇文宸,为大胤的盛世,贡献自己的力量。
宇文宸登基后,继承了林微的治国理念和政策,继续推行新政,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和文化,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宁。在他的治理下,大胤的盛世局面得以延续,甚至更加辉煌。
历史上,将林微开创的“神农盛世”和宇文宸延续的“永熙盛世”,合称为“双圣盛世”,成为了大胤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林微的名字,也被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女帝典范。
很多年后,当人们谈论起林微时,都会想起那个从侯府假千金,一步步走上帝王巅峰,开创盛世华章的传奇女子。她的智慧和勇气,她的仁德和担当,她的远见和卓识,都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而林微和宇文擎、苏瑾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成为了千古佳话,被人们传颂不衰。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爱情和家国情怀,为大胤的盛世华章,增添了最动人的色彩。
大胤的盛世,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源远流长,永不停歇。而林微的传奇故事,也如同江河中的浪花,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不懈努力,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