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凤啼权巅:穿越女的帝王攻略 > 第348章 帝术安邦,盛世传薪

第348章 帝术安邦,盛世传薪(1 / 2)

第一节 朝堂暗流,旧党发难

神农元年,春和景明。登基未满三月的林微,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于太极殿的龙椅之上,接受百官朝贺。殿外阳光正好,映照得琉璃瓦熠熠生辉,可殿内的气氛,却并不似表面那般祥和。

以左丞相李德全为首的旧党势力,正暗藏祸心。李德全是三朝元老,深受前朝皇帝信任,一直对林微以女子之身登基心存不满,更对她推行的一系列新政嗤之以鼻。林微登基后,废除苛捐杂税、改革科举制度、削弱地方藩王权力,这些举措都触及了旧党和地方豪强的利益,让他们蠢蠢欲动。

朝贺完毕,林微正欲宣布退朝,李德全突然出列,跪在殿中,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林微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李丞相请讲。”

“陛下登基以来,推行新政,虽意在为民,但有些举措,过于激进,已经动摇了国本!”李德全说道,“废除苛捐杂税,导致国库收入锐减,边防军需、官员俸禄都难以维系;改革科举,打破常规,让一些寒门子弟跻身朝堂,排挤了世家子弟,引发朝野动荡;削弱藩王权力,更是引起地方不满,恐生叛乱之祸!臣恳请陛下,暂停新政,恢复旧制,以安天下!”

李德全的话音刚落,殿中立刻有数十名官员出列附和:“臣等恳请陛下暂停新政,恢复旧制!”

这些官员,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是地方豪强的代言人,要么是依附于旧党的投机分子,他们早已被李德全暗中联络,想要借此次朝会,逼迫林微妥协。

林微看着跪在殿中的官员们,心中冷笑。她知道,这些人表面上是为了国本,实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废除苛捐杂税,损害的是他们的敛财之路;改革科举,打破的是他们的世袭特权;削弱藩王,触动的是他们的地方势力。

“李丞相,你说新政动摇国本,可有证据?”林微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废除苛捐杂税,国库收入确实有所减少,但朕推行灵植种植,粮食产量大增,盐铁官营改革也已初见成效,国库很快就能充盈;改革科举,选拔的是有真才实学之人,而非仅凭家世背景的纨绔子弟,这正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削弱藩王权力,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何来叛乱之祸?”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朕知道,你们心中不满,无非是新政触及了你们的利益。但朕要告诉你们,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不是你们少数人的江山!朕的新政,以民为本,旨在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长治久安。谁若敢阻挠新政,危害百姓利益,朕绝不姑息!”

李德全没想到林微竟然如此强硬,心中不服,继续争辩道:“陛下,女子执政,本就违背祖制。如今又推行如此激进的新政,恐难服众。臣恳请陛下,立太子为监国,陛下退居后宫,颐养天年,以安民心!”

这句话,彻底触怒了林微。她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道:“李德全!你好大的胆子!朕登基为帝,是万民拥戴,天命所归!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若祖制有错,为何不能更改?朕推行新政,国泰民安,百姓拥戴,何来难服众之说?你屡次阻挠新政,勾结官员,意图架空朕的权力,到底是何居心?”

林微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整个太极殿。跪在殿中的官员们,被她的威严震慑,纷纷低下头,不敢言语。李德全也被吓得浑身一颤,脸色惨白。

就在这时,宇文擎出列,手持长枪,气势凛然地说道:“陛下乃天命所归的女帝,新政利国利民,天下百姓有目共睹!李德全勾结旧党,意图谋反,罪该万死!臣请陛下,将李德全及其党羽拿下,交由大理寺审讯!”

苏瑾也出列说道:“陛下,臣可作证,新政推行以来,各地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商号税收也大幅增长,国库正在逐步充盈。李德全所说的‘动摇国本’,纯属无稽之谈!他勾结官员,阻挠新政,其心可诛!”

文武百官们见状,纷纷倒向林微一边,指责李德全的罪行。李德全的党羽们见状,知道大势已去,纷纷跪倒在地,求饶不已。

林微冷哼一声,下令道:“将李德全及其核心党羽拿下,打入天牢,交由大理寺严加审讯,彻查其罪行!其余附和者,念其初犯,且有悔改之意,罚俸一年,降级留用,若再敢阻挠新政,严惩不贷!”

“遵旨!”禁军将士立刻上前,将李德全等人拿下,押出殿外。

殿中的危机,瞬间化解。林微看着剩下的官员们,眼中满是威严:“朕希望各位卿家,日后能以国家和百姓为重,恪尽职守,辅佐朕推行新政,共创盛世。若有人再敢勾结党羽,阻挠新政,李德全就是你们的下场!”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们纷纷跪倒在地,大声高呼,心中再也不敢有丝毫异心。

退朝后,林微回到御书房,宇文擎和苏瑾随后赶来。

“微微,今日之事,你处理得十分妥当。”宇文擎说道,“李德全老奸巨猾,若不及时处置,日后必成大患。”

“是啊,微微。”苏瑾也说道,“旧党势力盘根错节,此次虽然处置了李德全,但还有不少残余势力,日后还需多加小心。”

林微点了点头:“朕知道。旧党势力一日不除,新政就一日难以顺利推行。朕已经下令,让大理寺彻查李德全的罪行,顺藤摸瓜,将所有旧党残余势力一网打尽。同时,朕会加快科举改革的步伐,选拔更多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进入朝堂,充实新鲜血液,打破旧党的垄断。”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朕还会推行‘考成法’,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考核优秀者,予以升迁;考核不合格者,予以降职或罢免。这样既能提高官员的工作效率,又能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结党营私。”

宇文擎和苏瑾对视一眼,心中都对林微的治国智慧充满了敬佩。“考成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现代管理的绩效考核理念,能够有效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

第二节 藩王叛乱,灵阵平叛

朝堂旧党的危机刚刚化解,南方就传来了紧急军情。镇守岭南的靖南王赵钰,不满林微削弱藩王权力,联合了附近的几个藩王和地方豪强,发动了叛乱。靖南王手握五万大军,占据了岭南的数个州府,还勾结了南洋的海盗,截断了南方的漕运,声势浩大。

消息传到京城,林微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靖南王赵钰,身受国恩,却不思报效,反而勾结藩王和海盗,发动叛乱,罪该万死!”林微坐在御书房的主位上,脸色凝重地说道,“岭南是我大胤的南方门户,漕运更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绝不能落入叛军之手。朕决定,派遣宇文擎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平叛!”

“臣领命!”宇文擎出列领命,“臣定当尽快平定叛乱,活捉赵钰,为陛下分忧!”

“苏瑾,朕命你负责统筹粮草和后勤供应,确保大军的粮草、药品、军械充足。”林微说道。

“臣遵旨!”苏瑾领命。

“另外,朕会让破邪司的弟子们随军出征,协助宇文擎将军,对付叛军勾结的海盗和可能存在的邪术势力。”林微继续说道,“同时,朕会调动岭南周边的驻军,牵制叛军的兵力,切断他们的外援。”

会议结束后,宇文擎率领十万大军,星夜南下。林微则坐镇京城,统筹全局,同时密切关注岭南的局势。

靖南王赵钰得知宇文擎率领大军南下,心中并不畏惧。他认为,自己占据了岭南的地利,又有其他藩王和海盗的支持,宇文擎的大军长途奔袭,疲惫不堪,想要平定叛乱,绝非易事。

他将大军部署在岭南的咽喉要道——韶关,凭借韶关的险峻地势,抵挡宇文擎的进攻。同时,他让海盗袭扰南方的沿海地区,牵制朝廷的兵力。

宇文擎率领大军抵达韶关后,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他知道,韶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强行进攻,必然会损失惨重。他按照林微的指示,先派人勘察地形,同时派破邪司的弟子,侦查叛军的布防和海盗的动向。

破邪司的弟子很快传回消息:靖南王在韶关的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还请了一些江湖术士,布下了“血煞阵”,试图用邪术增强守军的战斗力;海盗则盘踞在珠江口,时常袭扰沿海的州县,抢夺物资。

宇文擎立刻将情况上报给林微。林微接到消息后,立刻下令,让农政署的官吏们,加急运送一批灵种和破邪物资到岭南,同时传授宇文擎“灵植困敌阵”的布置方法。

“灵植困敌阵”是林微根据神农秘刻中的记载,结合现代军事防御理念,创造出的一种新型阵法。该阵法以灵麻、灵黍、灵稻等灵植为核心,利用灵植的生长特性,形成天然的屏障,既能阻挡敌军的进攻,又能净化邪术,还能为将士们提供掩护。

宇文擎按照林微的指示,在韶关城外的山谷中,布置了“灵植困敌阵”。他让将士们将灵种撒在山谷的土壤中,用神农玉片的碎片催动灵植生长。灵植迅速发芽、生长,形成了一片茂密的灵植林,将韶关城团团围住。

靖南王赵钰见宇文擎布置了诡异的灵植林,心中十分疑惑,派了一支小队,试图冲出山谷,却被灵植林中的藤蔓缠绕,无法前进。小队中的士兵们还感受到,灵植林中的空气清新,身上的疲惫和伤痛都得到了缓解,而他们身上的邪术加持,则被灵植的生生之力净化,战斗力大幅下降。

“这是什么鬼东西?”靖南王赵钰得知消息后,心中大怒,下令让江湖术士催动“血煞阵”,攻击灵植林。

“血煞阵”发动,韶关城墙上的黑气暴涨,形成一道道血红色的光柱,直射灵植林。灵植林的藤蔓被血红色光柱击中,开始枯萎、燃烧。

宇文擎见状,立刻让破邪司的弟子们,在灵植林中布下破邪符阵。破邪符阵与灵植相互呼应,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挡住了“血煞阵”的攻击。同时,灵植林中的灵稻汇聚地下水,形成一道道水网,浇灭了燃烧的藤蔓,净化了血红色光柱的邪力。

靖南王赵钰的“血煞阵”被破,心中更加焦急。他知道,再这样拖延下去,宇文擎的大军就会站稳脚跟,自己的处境会越来越不利。他决定,率领大军,强行冲出灵植林。

可就在他率领大军冲出韶关城,进入灵植林时,宇文擎突然下令,发动攻击。灵植林中的藤蔓突然暴涨,缠绕住叛军的战马和士兵;灵黍的秸秆瞬间燃烧,形成一道道火墙,阻挡叛军的前进;灵麦的麦穗化作锋利的金刃,斩杀叛军的士兵;破邪司的弟子们则念起破邪咒语,净化叛军身上的邪术加持。

叛军陷入了混乱,士兵们四处奔逃,自相践踏,伤亡惨重。靖南王赵钰想要突围,却被宇文擎率领的骑兵拦住。两人展开激战,赵钰虽然武功不弱,但宇文擎身经百战,又有神农玉片碎片的加持,最终将赵钰生擒活捉。

叛军失去了首领,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被俘。勾结叛军的海盗,也被朝廷的水师和破邪司的弟子们联手击败,海盗首领被斩杀,残余的海盗们仓皇逃窜,再也不敢袭扰大胤的沿海地区。

岭南的叛乱,历时三个月,终于被平定。宇文擎率领大军,押着靖南王赵钰,凯旋归来。林微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城外迎接大军。百姓们也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庆祝叛乱的平定。

林微下令,将靖南王赵钰及其核心党羽,押到京城的闹市中,当众斩首,以儆效尤。同时,她对岭南的藩王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革,废除了藩王的兵权和行政权,将岭南划分为数个州府,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进行管理。

岭南叛乱的平定,不仅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还震慑了其他心怀异心的地方势力,为新政的顺利推行,扫清了障碍。

第三节 南洋风波,海防固疆

岭南叛乱平定后的第二年,大胤的海上贸易日益繁荣。苏瑾的商行联合其他商户,组建了庞大的商船队,往来于大胤与南洋诸国之间,将大胤的丝绸、茶叶、瓷器、灵植等特产销往南洋,同时将南洋的香料、宝石、木材等物资引入大胤,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

可就在这时,南洋的几个岛国,眼红大胤的海上贸易利益,联合了一群海盗,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袭扰大胤的沿海地区,抢夺商船,屠杀船员和百姓,烧毁港口,给大胤的海上贸易和沿海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消息传到京城,林微立刻召集宇文擎、苏瑾和水师将领,召开紧急会议。

“南洋诸国和海盗,竟敢袭扰我大胤的沿海地区,抢夺商船,屠杀百姓,简直是无法无天!”林微坐在御书房的主位上,脸色铁青地说道,“海上贸易是我大胤的重要经济来源,沿海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不容侵犯。朕决定,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前往南洋,打击海盗,威慑南洋诸国,维护我大胤的海上权益和沿海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