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仔细看了看那些符号,虽然不认识,但总觉得在哪里见过。突然,她想起了自己穿越时随身携带的一本古籍,那本古籍上也有类似的符号,据说是上古时期的文字。
“张老丈,你帮我把这块石头周围的泥土挖开,看看
张老丈点了点头,从旁边拿起一把锄头,开始小心翼翼地挖掘石头周围的泥土。随着泥土被一点点挖开,石头的全貌逐渐显露出来。这是一块长方形的青石板,大约有一米长,半米宽,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图案和符号。
除了之前看到的谷物和河流图案,还有一些像是农具的图案,有锄头、镰刀、犁铧等,样式奇特,与现在使用的农具截然不同。还有一些图案,像是天文历法,有太阳、月亮、星星,排列成某种规律的形状。
最让林微震惊的是,青石板的中央,刻着一个大大的“农”字,字体古朴苍劲,像是上古时期的篆书。在“农”字的周围,刻着一些更小的符号,像是某种咒语,又像是某种记载。
“这……这难道是上古神农氏的遗迹?”张老丈震惊地说道,“老人们常说,上古时期,神农氏尝百草,教民耕种,为百姓带来了粮食。传说他曾经在这一带活动过,难道这块石板就是他留下的?”
林微的心中也充满了震惊和疑惑。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如果这块石板真的是神农氏留下的,那简直是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而且,石板上的图案和符号,似乎蕴含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水利知识,若是能解读出来,对解决当前的粮荒问题,甚至对整个大胤的农业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青石板上的图案和符号,指尖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突然,她感觉到指尖传来一阵微弱的电流,青石板上的符号似乎微微闪烁了一下,发出了淡淡的金光。
林微心中一惊,连忙缩回了手。她看着青石板,心中充满了疑惑。这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就在这时,天色突然暗了下来,刮起了一阵狂风,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
“主事,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去吧!”张老丈说道。
林微点了点头,深深地看了一眼青石板,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开这块石板的秘密。她对张老丈说道:“张老丈,我们先回去,明天再带工具来,把这块石板挖出来,仔细研究一下。”
两人刚转身,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咔嚓”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青石板突然裂开了一道缝隙,缝隙中透出一道耀眼的金光。紧接着,青石板碎裂开来,露出了里面的一块小小的玉片。
那块玉片呈碧绿色,晶莹剔透,上面刻着与青石板上相同的符号。玉片被一层淡淡的金光包裹着,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林微心中一动,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捡起了那块玉片。玉片入手温润,一股暖流从指尖传来,瞬间传遍了全身,让她感到一阵神清气爽。
就在她拿起玉片的那一刻,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些零碎的画面:一片广袤的田野,无数的百姓在耕种,神农氏站在田埂上,手持耒耜,教导百姓如何耕种;一条蜿蜒的河流,被分成无数条支流,灌溉着大片的农田;一种奇特的谷物,长得比普通的水稻还要高大,颗粒饱满……
这些画面一闪而过,快得让林微来不及仔细看清。当她回过神来的时候,脑海中只剩下那些零碎的记忆,还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和使命感。
“主事,你怎么了?”张老丈看到林微愣在那里,连忙问道。
林微回过神来,看着手中的玉片,眼神坚定:“张老丈,我们捡到宝了。这块玉片,还有刚才的青石板,可能蕴含着上古时期的农业秘密。只要能解读出来,我们就能找到解决粮荒的办法,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狂风越来越大,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林微小心翼翼地把玉片收好,对张老丈说道:“我们赶紧回去,别让雨水把现场破坏了。”
两人冒着大雨,匆匆赶回了县城。回到临时居住的驿站,林微立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出那块玉片,仔细研究起来。
玉片上的符号,与青石板上的符号一模一样。林微尝试着用现代的知识去解读,却发现这些符号根本不是任何已知的文字。她又想起了自己穿越时带来的那本古籍,连忙拿出来,对照着上面的符号进行比对。
果然,古籍上的一些符号,与玉片上的符号有相似之处。林微开始逐字逐句地对照,尝试着解读其中的含义。
时间一点点过去,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房间里的灯光摇曳。林微沉浸在解读符号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
经过一夜的努力,她终于解读出了一些简单的符号。这些符号记载的,果然是上古时期的农业技术,包括高产作物的种植方法、水利灌溉系统的修建方案、农具的改良图纸等。
其中,有一种名为“灵稻”的作物,生长周期短,耐旱耐涝,产量是普通水稻的三倍之多。还有一种名为“曲辕犁”的农具,比现在使用的犁铧更加轻便,耕地效率更高。还有一套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能够将河水引到各个农田,实现自流灌溉。
林微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如果真的能培育出“灵稻”,改良农具,修建水利灌溉系统,那么大胤的粮食产量将会大大提高,粮荒问题也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可就在这时,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些上古时期的农业技术,虽然先进,但与现代的农业知识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培育“灵稻”、改良农具、修建水利灌溉系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更重要的是,玉片上的符号还有很多没有解读出来,其中可能蕴含着更加深奥的秘密。而且,张富贵和刘大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她,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阻挠她的工作,甚至可能会抢夺这块玉片。
林微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起来。她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但她没有退缩的余地,为了百姓,为了国家,她必须坚持下去,把这些上古时期的农业技术发扬光大,开创一个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
她紧紧握住手中的玉片,眼神坚定。窗外的雨渐渐停了,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她的使命,才刚刚拉开序幕。
第四节 归途惊变,暗卫护持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林微就带着张老丈和几个可靠的衙役,再次前往城外的田埂,准备将那块碎裂的青石板和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的遗迹。
经过一夜的雨水冲刷,田埂上的泥土变得泥泞不堪。林微一行人小心翼翼地走到青石板碎裂的地方,开始清理周围的泥土。
青石板已经碎裂成了十几块,上面的图案和符号大多已经模糊不清,只有少数几块还能看到一些残缺的痕迹。林微让衙役们把这些碎裂的青石板小心地抬到一边,然后继续挖掘周围的泥土。
挖了大约有半尺深,突然,一个衙役喊道:“主事,这里有东西!”
林微连忙走了过去,只见泥土中露出了一个小小的木盒。木盒已经腐朽不堪,上面布满了青苔和泥土。林微小心翼翼地把木盒挖了出来,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本破旧的竹简。
竹简的材质坚硬,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与玉片上的符号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竹简的边缘已经有些磨损,但文字依然清晰可辨。
林微的心中充满了惊喜。这本竹简,很可能就是解读玉片秘密的关键。她小心翼翼地把竹简收好,对众人说道:“好了,我们先回去,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再做研究。”
就在众人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群身着黑衣、蒙面的杀手从树林中冲了出来,手中拿着明晃晃的刀剑,朝着林微一行人扑来。
“不好!有埋伏!”张老丈惊呼一声,连忙挡在林微面前。
林微心中一沉,她没想到,对方竟然来得这么快。这些杀手,显然是冲着她和那块玉片、那本竹简来的。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张富贵和刘大人搞的鬼。
“保护好竹简和玉片!”林微大喝一声,拔出了腰间的匕首,迎向了冲在最前面的杀手。
这些杀手的身手都很不错,招式狠辣,显然是专业的死士。衙役们虽然也拿着棍棒,但根本不是这些杀手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倒了几个。
张老丈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拿起一把锄头,奋力抵抗着杀手的进攻。
林微一边与杀手周旋,一边留意着周围的情况。杀手的人数大约有二十多个,个个都是亡命之徒,想要突围出去,恐怕不容易。
就在这时,一个杀手趁着林微不备,从背后偷袭而来,手中的长剑朝着林微的后心刺去。林微心中一惊,想要躲闪已经来不及了。
“主事小心!”张老丈大喊一声,不顾一切地扑了过来,挡在了林微的面前。
“噗嗤”一声,长剑刺穿了张老丈的胸膛,鲜血瞬间喷涌而出。
“张老丈!”林微目眦欲裂,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悲痛和愤怒。她没想到,张老丈竟然为了保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主事……快走……”张老丈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林微说道,然后头一歪,倒在了地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啊!”林微发出一声悲愤的怒吼,眼神变得通红。她举起匕首,朝着那个杀死张老丈的杀手冲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报仇!
那个杀手见林微冲了过来,脸上露出一丝狞笑,挥剑迎了上去。两人瞬间缠斗在一起,林微的招式变得更加狠辣,每一招都带着拼命的架势。
杀手被林微的气势所震慑,渐渐有些不敌。林微抓住一个破绽,匕首一挥,刺穿了杀手的喉咙。
杀死这个杀手后,林微又朝着其他的杀手冲去。她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此刻的她,就像是一头被激怒的母狮,势不可挡。
可杀手的人数实在太多了,林微虽然身手不错,但也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在她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突然,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紧接着,一群身着黑衣、骑着骏马的暗卫从树林中冲了出来,手中拿着弓箭和刀剑,朝着杀手们射去。
“是靖王殿下的暗卫!”一个衙役惊喜地喊道。
林微心中一暖。她知道,一定是宇文擎担心她的安全,派暗卫暗中保护她。
这些暗卫的身手非常厉害,个个都是以一敌十的高手。他们加入战斗后,局势立刻发生了逆转。杀手们在暗卫的攻击下,节节败退,很快就死伤惨重。
剩下的几个杀手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暗卫们一一拦住,当场斩杀。
不到半个时辰,所有的杀手都被消灭了。暗卫们来到林微面前,单膝跪地:“属下参见林主事!奉靖王殿下之命,前来保护主事的安全!”
林微看着地上张老丈的尸体,心中悲痛不已。她强忍着泪水,对暗卫们说道:“起来吧。谢谢你们及时赶到。”
“主事客气了,这是属下的职责。”领头的暗卫说道,“殿下担心主事的安全,特意派我们暗中跟随。没想到,竟然真的遇到了埋伏。”
林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她走到张老丈的尸体旁,蹲下身,轻轻地合上了他的眼睛。张老丈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担忧和不舍,他到死,都在担心她的安全。
“张老丈,你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你的心愿,把农政署办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林微在心中默默地说道,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暗卫们看着林微悲痛的样子,都默默地低下了头,不敢打扰她。
过了一会儿,林微擦干眼泪,站起身,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张老丈的死,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条路有多艰难,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不能让张老丈白白牺牲,她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创盛世。
“把张老丈的尸体好好安葬。”林微对暗卫们说道,“另外,把这里的现场清理干净,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是,主事!”暗卫们领命,立刻开始行动。
林微拿着那本竹简和玉片,转身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她的脚步沉重,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她知道,接下来,她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张富贵和刘大人的阻挠,还有更多未知的危险。但她无所畏惧,因为她的心中,有百姓的期盼,有张老丈的遗愿,还有宇文擎的支持。
回到县城后,林微立刻让人把张老丈的尸体安葬在城外的山坡上,并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农政署忠吏张公之墓”。
安葬完张老丈后,林微回到了驿站。她没有时间沉浸在悲痛中,她必须尽快解读竹简上的文字,掌握上古时期的农业技术,然后采取行动,打击张富贵和刘大人的嚣张气焰,为百姓们讨回公道。
她拿出竹简,仔细研究起来。竹简上的文字,比玉片上的符号更加复杂,但也更加完整。经过几天的努力,林微终于解读出了竹简上的大部分内容。
竹简上记载的,不仅仅是农业技术,还有一些关于天文历法、地理环境、土壤改良的知识。其中,详细记载了“灵稻”的培育方法,需要选择特定的土壤,在特定的时间播种、浇水、施肥,还要进行人工授粉,才能培育出高产的“灵稻”。
竹简上还记载了“曲辕犁”的制作图纸和方法,以及水利灌溉系统的修建方案。这些知识,与现代的农业技术相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威力。
林微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她知道,只要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就能彻底改变大胤的农业现状,让百姓们丰衣足食。
可就在这时,驿站的门被敲响了。林微收起竹简和玉片,说道:“进来。”
一个衙役走了进来,神色慌张地说道:“主事,不好了!张富贵和刘大人带领着一群家丁和衙役,包围了驿站,说您私藏国宝,意图谋反,要捉拿您!”
林微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张富贵和刘大人,果然是贼心不死,竟然颠倒黑白,诬陷她私藏国宝,意图谋反!
“好,我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大的胆子!”林微眼神冰冷,站起身,朝着门外走去。
第五节 残片解码,智融古今
驿站门外,人山人海。张富贵和刘大人站在最前面,身后跟着数百名家丁和衙役,个个手持棍棒,气势汹汹。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
“张乡绅,刘大人,你们这是干什么?”林微走到门口,眼神冰冷地看着他们。
张富贵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指着林微说道:“林微,你私藏上古国宝,意图谋反,罪该万死!我和刘大人奉上级之命,前来捉拿你,交出国宝,束手就擒!”
“私藏国宝,意图谋反?”林微冷笑一声,“张富贵,刘大人,你们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私藏国宝,意图谋反了?”
刘大人上前一步,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公文,说道:“林微,有人举报,你在城外的田埂上挖出了上古神农氏的国宝,却据为己有,不肯上交朝廷。而且,你还勾结靖王殿下,意图利用国宝的力量,谋反篡位!这份公文,就是举报你的证据,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证据?”林微看着那份公文,心中冷笑不已。这份公文,显然是张富贵和刘大人伪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诬陷她,抢夺玉片和竹简。
“刘大人,这份公文是谁举报的?可有确凿的证据?”林微问道。
“举报的人,自然是不愿透露姓名的忠臣义士。”刘大人说道,“至于证据,我们已经派人去城外的田埂上查看过了,那里确实有挖掘的痕迹,而且还有很多死士的尸体,这足以证明,你私藏国宝,遭到了别人的追杀,而你为了掩盖罪行,竟然杀人灭口!”
“简直是一派胡言!”林微怒喝道,“那些死士,是你们派来杀我的!张富贵,刘大人,你们为了抢夺国宝,竟然不惜买通死士,杀人灭口,现在还反过来诬陷我,你们的良心何在?”
“你胡说!”张富贵怒吼道,“我们什么时候派死士杀你了?明明是你私藏国宝,遭到了正义之士的追杀!林微,你不要再狡辩了,赶紧交出国宝,束手就擒,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
“不客气?”林微冷笑一声,“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个不客气法!我是朝廷命官,奉陛下之命前来赈灾,你们竟敢诬陷我谋反,这是以下犯上,罪加一等!”
她转身看向周围的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我林微前来顺义县,是为了赈济灾民,解决旱灾。我挖出的所谓‘国宝’,其实是上古神农氏留下的农业秘籍,上面记载着高产作物的种植方法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我之所以没有上交朝廷,是因为我想尽快解读这些秘籍,培育出高产的粮食,让大家都能丰衣足食!”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可张富贵和刘大人,却为了一己私利,想要抢夺这些秘籍,竟然诬陷我谋反。他们勾结在一起,截流水源,囤积居奇,抬高粮价,欺压百姓,才是真正的罪该万死!乡亲们,你们说,我该不该交出这些秘籍?该不该被他们捉拿?”
百姓们听了林微的话,纷纷议论起来。
“林主事是个好官,为了我们百姓,不惜得罪张乡绅和刘大人,她不可能谋反!”
“是啊,张乡绅和刘大人平日里就欺压百姓,这次肯定是想抢夺秘籍,继续为非作歹!”
“我们不能让林主事被他们捉拿,我们要保护林主事!”
越来越多的百姓站到了林微的身边,怒视着张富贵和刘大人。
张富贵和刘大人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们没想到,林微竟然这么会煽动民心,而且百姓们竟然这么相信她。
“大家不要被她骗了!”张富贵大声喊道,“她这是在狡辩!她私藏国宝,意图谋反,是千古罪人!谁要是敢包庇她,就是同谋,也要受到牵连!”
可百姓们根本不听他的话,反而更加愤怒地看着他。
“张富贵,你少在这里吓唬人!”一个老汉大声说道,“林主事是我们的救星,我们绝不会让你伤害她!”
“是啊,我们要保护林主事!”
百姓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农具和棍棒,朝着张富贵和刘大人的家丁、衙役们冲去。
张富贵和刘大人没想到百姓们竟然会反抗,吓得连连后退。他们带来的家丁和衙役们,也被百姓们的气势所震慑,不敢上前。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宇文擎带着一队骑兵,朝着驿站的方向疾驰而来。
“是靖王殿下!”百姓们欢呼起来。
宇文擎翻身下马,走到林微身边,眼神关切地问道:“微微,你没事吧?”
林微看着宇文擎,心中一暖,摇了摇头:“我没事,多亏了乡亲们的保护。”
宇文擎点了点头,转身看向张富贵和刘大人,眼神冰冷,带着一股强大的威压:“张富贵,刘大人,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诬陷朝廷命官,煽动民众,意图谋反,你们可知罪?”
张富贵和刘大人看到宇文擎,吓得双腿发软,连忙跪在地上:“靖王殿下饶命!我们是被人蒙蔽的,我们不是故意的!”
“被人蒙蔽?”宇文擎冷笑一声,“你们勾结在一起,截流水源,囤积居奇,抬高粮价,欺压百姓,还派死士刺杀朝廷命官,诬陷其谋反,桩桩件件,都是死罪!来人,把他们拿下,押送京城,交由陛下处置!”
“是,殿下!”骑兵们立刻上前,将张富贵和刘大人五花大绑起来。
张富贵和刘大人吓得魂飞魄散,连连求饶:“靖王殿下饶命!我们知道错了,求您给我们一次机会!”
宇文擎根本不理会他们的求饶,对骑兵们说道:“把他们带走!”
骑兵们押着张富贵和刘大人,朝着京城的方向走去。周围的百姓们见状,纷纷欢呼起来,对宇文擎和林微感激不已。
“多谢靖王殿下!多谢林主事!”
“靖王殿下和林主事,真是我们的救星啊!”
宇文擎和林微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心中都感到一阵欣慰。
处理完张富贵和刘大人的事情后,宇文擎对林微说道:“微微,你挖出的上古农业秘籍,可否让我看看?”
林微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玉片和竹简,递给了宇文擎。
宇文擎接过玉片和竹简,仔细看了起来。他越看越震惊,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这……这竟然是上古神农氏的农业秘籍!上面记载的技术,简直太先进了!如果能运用到实际中,我大胤的粮食产量将会大大提高,百姓们再也不会受粮荒之苦了!”
“是啊!”林微说道,“我已经解读出了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一种名为‘灵稻’的作物,产量是普通水稻的三倍之多,还有先进的农具和水利灌溉系统。只要我们能培育出‘灵稻’,改良农具,修建水利灌溉系统,就能彻底解决粮荒问题。”
宇文擎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微微,这件事,我会全力支持你!我会立刻上书陛下,请求陛下批准你推广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另外,我会调派人力物力,协助你培育‘灵稻’,改良农具,修建水利灌溉系统。”
林微心中一暖,看着宇文擎:“谢谢你,阿擎。”
宇文擎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道:“我们是夫妻,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会永远支持你,无论你做什么。”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信任和爱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微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她首先在顺义县选择了一块试验田,按照竹简上的记载,开始培育“灵稻”。
培育“灵稻”的过程并不顺利。首先,要选择特定的土壤,这种土壤需要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酸碱度。林微带着衙役们,走遍了顺义县的各个角落,终于找到了几块符合要求的土壤。
然后,是播种。“灵稻”的种子非常珍贵,林微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播撒在试验田里,然后按照竹简上的记载,进行浇水、施肥。浇水要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施肥要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不能使用化肥,否则会影响“灵稻”的品质。
在培育“灵稻”的同时,林微还组织工匠们,按照竹简上的图纸,开始改良农具。“曲辕犁”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需要选用坚硬的木材和铁料,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林微亲自指导工匠们制作,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终于制成了第一批“曲辕犁”。
这种“曲辕犁”比现在使用的犁铧更加轻便,耕地效率更高,而且还能深耕土地,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农民们使用后,都赞不绝口。
同时,林微还组织百姓们,按照竹简上的记载,开始修建水利灌溉系统。她带领百姓们,开凿渠道,修建堤坝,将河水引到各个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
在这个过程中,宇文擎给予了林微巨大的支持。他不仅调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亲自到施工现场指导,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试验田里的“灵稻”终于成熟了。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挂在稻秆上,颗粒饱满,比普通的水稻要大得多。
林微组织百姓们进行收割,经过称重,“灵稻”的亩产竟然达到了三千斤,是普通水稻的三倍之多!
百姓们看到这惊人的产量,都欢呼雀跃,对林微感激不已。
“林主事,您真是我们的救星啊!有了‘灵稻’,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是啊,林主事,您真是太厉害了!我们以后再也不用受粮荒之苦了!”
林微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她要把“灵稻”推广到整个大胤,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受益。
在推广“灵稻”的同时,林微还将“曲辕犁”和水利灌溉系统也推广到了各个州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曲辕犁”耕种,越来越多的农田得到了灌溉,大胤的粮食产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消息传到京城,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嘉奖林微,封她为“农政少卿”,官升三品。同时,皇帝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林微的农业技术,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林微的名字,也传遍了整个大胤,成为了百姓们心中的“农神”。
可林微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知道,农业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她还要继续研究竹简和玉片上的秘密,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为百姓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这天,林微正在研究竹简上的一段文字,突然,她发现这段文字记载的,竟然是一种能够改良土壤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一种名为“灵土”的物质混入土壤中,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让作物生长得更加茂盛。
林微心中一动。如果真的能找到“灵土”,那么大胤的耕地面积将会大大增加,粮食产量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她立刻召集了一些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灵土”的成分和寻找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们发现,“灵土”其实是一种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生物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一些山区的深层土壤中。
林微立刻组织人手,前往山区寻找“灵土”。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大量的“灵土”。
林微将“灵土”混入土壤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混入“灵土”的土壤,肥力大大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产量也提高了不少。
这个发现,让林微欣喜若狂。她立刻将这种改良土壤的方法推广到了全国,让更多的农田受益。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创新,大胤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曾经的粮荒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林微站在皇城的城墙上,俯瞰着下方繁华的街道和一望无际的农田,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她知道,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张老丈的牺牲,离不开宇文擎的支持,离不开百姓们的信任和努力。
她握紧手中的玉片,心中暗暗发誓:她一定会继续努力,为大胤的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创盛世,让张老丈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让宇文擎的支持和信任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