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凤啼权巅:穿越女的帝王攻略 > 第249章 女科启幕,暗影潜伏

第249章 女科启幕,暗影潜伏(2 / 2)

女子科举的报名工作如期展开。京城及南方三州的有才女子纷纷报名应试,短短十日,报名人数就突破了两千人。其中既有官宦人家的小姐,也有寒门女子,还有丧偶的寡妇、从事手工业的女工匠,她们都怀着一颗为国效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心,前来参加考试。

林微亲自担任女子科举的主考官,与周廉、沈砚等大臣一起,负责阅卷和选拔工作。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考经义、策论、诗赋和女红技能,面试则考察考生的言行举止、应变能力和品德修养。

考试过程中,林微惊喜地发现,许多女子的才华远超她的预期。有一名叫苏婉的寒门女子,策论中提出的“女子教育普及策”,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女子教育,让女子也能读书识字、学习技能,观点新颖,切实可行;有一名叫柳如眉的女工匠,女红科中展示的纺织技艺,能织出栩栩如生的花鸟图案,还改良了纺织机,提高了纺织效率;有一名叫秦岚的寡妇,诗赋中表达的家国情怀,激昂悲壮,令人动容。

经过严格的选拔,女子科举共录取了五十名女官,其中文科三十名,女红科二十名。皇上亲自在太和殿召见了这些女官,授予她们相应的官职,让她们前往各地担任女学主管、纺织官、女红教习等职务。

这些女官果然不负众望,上任后很快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苏婉前往南方某县担任女学主管,她按照自己在策论中提出的方案,推广女子教育,开设了十所女学,招收了上千名女子入学,还编写了通俗易懂的识字课本,让女子们能够快速掌握知识。不到半年,该县的女子识字率就提升了三成,百姓们对她赞不绝口。

柳如眉被任命为京城纺织局的官员,她改良的纺织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让丝绸产量再次增长两成,质量也大幅提升,深受各国商人的喜爱。她还开设了纺织培训班,培养了大批女工匠,让更多的女子能够通过纺织谋生。

秦岚则被任命为后宫女官,协助皇后管理后宫事务。她公正无私,处事圆滑,很快就理顺了后宫的秩序,让后宫不再有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之事,皇后对她信任有加。

女子科举的试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女官们的出色表现,让之前反对女子科举的人哑口无言。百姓们对女子科举的支持更加坚定,纷纷要求将女子科举推广至全国。皇上也对女子科举的成效非常满意,下旨将女子科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让更多的有才女子能够为国家效力。

林微站在太和殿上,看着女子科举取得的丰硕成果,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女子科举的成功,不仅是为国家挖掘了大量的人才,更是打破了性别桎梏,为天下女子争取了更多的机会。这是她女帝之路的重要一步,也让她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第五节 暗影潜伏,阴谋初现

就在女子科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胤朝一片欣欣向荣之时,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三皇子的残余势力并未被彻底肃清,他们潜伏在全国各地,等待着反扑的机会。

林微的新政督查组在南方某县督查时,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迹象。该县的一名女学主管,竟是三皇子余党的奸细。她利用担任女学主管的机会,在女学中散布谣言,说林微是妖女,女子科举是祸国殃民之举,还暗中联络当地的不满势力,企图发动叛乱。

督查组立刻将此事禀报给林微。林微得知消息后,脸色变得凝重。她没想到,三皇子的余党竟然会利用女子科举的机会,安插奸细,企图破坏新政。

她立刻下令,让督查组将这名奸细抓获,严刑审问。在审讯中,奸细交代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三皇子的儿子宇文浩还活着,他被三皇子的残余势力保护着,潜伏在南方的一座山中。他们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联络北狄的残余势力和南越国的不满势力,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推翻林微的新政,拥立宇文浩为帝。

“他们的计划是什么?”林微厉声问道。

奸细颤抖着说:“宇文浩……宇文浩殿下计划在今年秋收后,趁百姓秋收忙碌、朝廷放松警惕之时,联合北狄残余势力和南越国的不满势力,兵分三路,进攻京城、雁门关和南方重镇江州。同时,在京城内部安插奸细,制造混乱,里应外合,一举推翻大胤朝的统治。”

林微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三皇子余党的计划竟然如此周密,不仅联合了外部势力,还在京城内部安插了奸细。如果他们的计划得逞,大胤朝将再次陷入战乱,百姓将流离失所,她辛苦推行的新政也将付诸东流。

“你知道京城内部的奸细是谁吗?”林微追问道。

奸细摇摇头:“我不知道……我只是基层的小喽啰,只知道京城内部有奸细,但具体是谁,我并不清楚。宇文浩殿下说,到时候自然会有人联系我们。”

林微知道,再问下去也得不到更多的信息。她下令将奸细押入天牢,严加看管,同时立刻召集宇文擎、苏瑾、沈砚、周廉等人,紧急商议应对之策。

书房内,气氛凝重。林微将奸细交代的情况告诉了众人,众人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宇文擎沉声道:“三皇子余党真是死不悔改!竟然还敢勾结外敌,发动叛乱!看来,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将他们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苏瑾道:“我已经让人加强了对南方山区的侦查,一旦发现宇文浩的踪迹,立刻禀报。同时,我也让人密切关注北狄残余势力和南越国的动向,防止他们暗中勾结。”

沈砚道:“我会让新政督查组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清查,重点排查官员和女官中的奸细,将三皇子余党的势力彻底肃清。”

周廉道:“我会加强京城的治安管理,严查出入京城的人员,防止奸细在京城制造混乱。”

林微点点头,沉声道:“各位所言极是。但我们不能打草惊蛇,必须暗中行动。宇文擎,你立刻调遣部分兵力,前往南方山区,秘密围剿宇文浩的残余势力,但要注意隐蔽,不要让他们察觉;苏瑾,你继续利用商队网络,收集情报,查清北狄残余势力和南越国的具体动向;沈砚,清查奸细的工作要秘密进行,避免引起恐慌;周廉,京城的治安要加强,但不能过于张扬,以免让百姓觉得局势紧张。”

她顿了顿,又道:“另外,我会加快推广女子科举和新政,让更多的百姓受益,巩固民心。只要民心在我们这边,三皇子余党的阴谋就不会得逞。同时,我会让凤佩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危险,立刻示警。”

众人纷纷点头,按照林微的部署,各自忙碌起来。书房内的气氛虽然凝重,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坚定。他们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但他们有信心,有能力,粉碎三皇子余党的阴谋,守护大胤朝的安宁和新政的成果。

第六节 暗布防线,静待决战

接下来的几个月,大胤朝表面上依旧一片欣欣向荣,暗地里却暗流涌动。林微和众人按照部署,暗中展开了行动。

宇文擎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秘密前往南方山区。他按照苏瑾提供的情报,找到了宇文浩潜伏的山寨。山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有大量的叛军和雇佣兵驻守。宇文擎没有贸然进攻,而是将部队隐蔽在山寨周围,观察叛军的动向,等待最佳的进攻时机。

苏瑾的商队在全国各地收集情报,查清了北狄残余势力和南越国的动向。北狄残余势力在边境集结了约两万兵力,由三皇子的旧部统领,准备在秋收后进攻雁门关;南越国的不满势力则在南方集结了一万兵力,准备进攻江州。同时,苏瑾还发现,三皇子余党在京城内部安插的奸细,竟然是一名保守派大臣的儿子,他在朝中担任中书舍人,负责处理朝廷的公文,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机密信息。

沈砚的新政督查组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清查,抓获了数十名三皇子余党的奸细,其中包括多名官员和女官。这些奸细被押入天牢,严刑审问,查清了三皇子余党的更多阴谋。原来,他们不仅计划兵分三路进攻大胤朝,还准备在秋收时,在南方的粮仓中投毒,制造饥荒,动摇民心。

周廉加强了京城的治安管理,严查出入京城的人员,同时暗中监视那名中书舍人。他发现,这名中书舍人经常与外界秘密联系,传递朝廷的机密信息。周廉没有打草惊蛇,而是继续监视,等待合适的时机,将他和他背后的势力一网打尽。

林微则在朝堂上不动声色,继续推广新政,安抚民心。她一方面加快了女子科举的推广进度,让更多的有才女子入朝为官,巩固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她暗中调遣兵力,加强了京城、雁门关和江州的防御,准备应对三皇子余党的进攻。

胸口的凤佩一直微微发热,像是在提醒林微注意安全,也像是在为她指引方向。林微知道,一场决定大胤朝命运的决战即将来临。三皇子余党勾结外敌,来势汹汹,但她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有宇文擎的大军,有苏瑾的情报网络,有沈砚的督查组,有周廉的治安部队,还有天下百姓的支持和凤佩的护佑。她有信心,有能力,粉碎三皇子余党的阴谋,守护大胤朝的安宁和新政的成果。

秋收时节,大胤朝迎来了大丰收,百姓们忙着收割粮食,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林微知道,三皇子余党的进攻,也即将开始了。她站在皇宫的观景台上,俯瞰着繁华的京城,心中充满了坚定。她已经做好了准备,静待决战的到来。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来,神色慌张:“摄政夫人,不好了!宇文浩率领叛军,联合北狄残余势力和南越国的不满势力,已经对雁门关、江州和京城发动了进攻!京城内部的奸细也开始行动,在城中制造混乱,放火烧毁粮仓!”

林微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决战,终于开始了!她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传我命令,宇文擎元帅率领大军,抵御雁门关的北狄残余势力;沈砚率领新政督查组,协助江州守将抵御南越国的进攻;周廉率领京城卫戍部队,平定京城内部的混乱,抓获奸细;苏瑾负责粮草供应和物资调配,保障前线供应!”

“是!”侍卫应声,立刻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