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傅站在一旁,脸色苍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没想到“仙谷”种子真的如此神奇,心中暗暗后悔,不该贸然破坏新政。
林微看着众臣,高声道:“诸位大人都看到了,‘仙谷’种子长势良好,绝非无用之物。李太傅故意调换粮种,破坏新政,置百姓生计于不顾,证据确凿,恳请陛下严惩!”
众臣此刻再也没有异议,纷纷道:“陛下,李太傅罪该万死,请陛下严惩!”
宇文轩看着李太傅,眼神冰冷:“李太傅,你可知罪?”
李太傅知道大势已去,瘫倒在地,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低声道:“臣……臣知罪……”
“好!既然你知罪,朕便从轻发落!”宇文轩沉声道,“免去李太傅一切官职,流放三千里,家产抄没,一半用于补偿密云县的农户,一半归入国库!其府中参与此事的下人,一律杖责五十,流放边疆!”
“谢陛下……”李太傅有气无力地说,被禁军拖了下去。
解决了李太傅这个最大的阻力,新政推行变得顺利起来。京郊三县的“仙谷”种植长势喜人,农户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不少农户还主动开垦荒地,种植“仙谷”。赋税减半的政策也落实到位,农户们手中有了余粮,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其他州县的官员得知京郊试点成功后,纷纷上书朝廷,请求在本地推行新政。宇文轩大喜,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均田减赋”和“仙谷”种植,任命林微为全国新政推行使,统筹各地的新政推行工作。
林微接到任命后,更加忙碌起来。她不仅要制定各地的新政细则,还要派人前往各地指导“仙谷”种植,监督政令落实。宇文擎则帮她分担压力,调动禁军,打击各地阻挠新政的恶吏;苏瑾则提供了大量的粮种和资金,支持各地的试点工作。
就在新政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时,林微又接到了一个消息——江南地区遭遇水灾,洪水泛滥,淹没了大量农田,百姓流离失所,而当地官员不仅不赈灾,反而趁机贪污朝廷发放的赈灾粮款,百姓怨声载道。
林微知道,江南是大靖的粮仓,若是水灾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全国的粮食供应,还会动摇新政的根基。她当即决定,亲自前往江南,赈灾济民,惩治贪腐的官员。
第四节 实地查访,恶吏现形
林微将朝中的新政事务托付给宇文丞相和张谦,带着赵毅和五百名禁军,还有苏瑾捐赠的二十万石粮食、五万两银子,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途。宇文擎本想一同前往,却因兵部事务繁忙,无法脱身,只能再三嘱咐林微注意安全,每日派人传信回京,告知她的行踪。
江南距离京城路途遥远,快马加鞭也需十余日。林微一行人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停歇。沿途看到不少从江南逃来的难民,他们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带着老人和孩子,朝着京城的方向逃难。
林微心中焦急,每次遇到难民,都会停下脚步,发放粮食和银两,询问江南的灾情。从难民口中得知,江南的水灾已经持续了半个月,洪水淹没了苏州、杭州等多个州县,农田被毁,房屋倒塌,不少百姓被洪水冲走,而当地的知府和县令不仅不组织赈灾,反而将朝廷发放的赈灾粮款据为己有,甚至逼着百姓缴纳赋税,若是交不上,就会被抓去服徭役。
“林大人,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一名来自苏州的老农跪在林微面前,泣不成声,“苏州知府王大人,把赈灾粮都卖了,换成银子装进自己的腰包!我们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逃出来啊!”
“是啊,林大人,杭州县令也一样,不仅不赈灾,还抢我们的粮食和钱财!”另一名难民哭诉道。
林微扶起众人,眼中满是怒火:“大家放心,我这次来江南,就是为了惩治这些贪腐的官员,为大家赈灾济民!你们先跟着我的队伍,我会把你们带回江南,给你们安排住处和粮食!”
难民们听到林微的承诺,个个喜极而泣,纷纷跟着林微的队伍,朝着江南的方向走去。随着队伍的前进,越来越多的难民加入进来,等到抵达苏州时,队伍已经壮大到了数千人。
苏州城门口,守将看到林微带着大批难民前来,立刻上前阻拦:“来者何人?竟敢带着这么多难民进城,可知罪?”
“放肆!”赵毅上前一步,亮出禁军令牌,“这是新政推行使林大人,奉陛下之命前来江南赈灾,你竟敢阻拦,是不是想抗旨?”
守将看到禁军令牌,脸色大变,立刻跪地行礼:“属下不知是林大人驾到,死罪!死罪!”
“起来吧。”林微冷声道,“立刻打开城门,让难民进城,同时通知苏州知府王大人,立刻到知府衙门见我!”
“属下遵命!”守将连忙起身,打开城门,让林微一行人及难民进城。
苏州城内一片狼藉,街道上布满了积水和淤泥,不少房屋倒塌,断壁残垣随处可见。难民们看到自己的家园变成这样,纷纷痛哭起来。林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越发沉重,她立刻让人将带来的粮食和银两分发给难民,同时安排士兵搭建临时帐篷,安置难民。
安排好难民后,林微带着赵毅和禁军,前往苏州知府衙门。知府王大人早已接到消息,带着一众官员在衙门口等候。王大人身着锦袍,面色红润,丝毫看不出有赈灾的焦急,看到林微到来,立刻上前谄媚地行礼:“苏州知府王怀安,参见林大人!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望大人恕罪!”
林微看着王怀安,语气冰冷:“王大人,江南遭遇水灾,百姓流离失所,你却在这里养尊处优,倒是自在得很!朝廷发放的赈灾粮款,在哪里?”
王怀安眼神闪烁,连忙道:“大人说笑了,下官一直忙于赈灾,只是灾情严重,赈灾粮款早已用完,下官正打算上书朝廷,请求再拨一批粮款呢!”
“哦?早已用完?”林微笑了笑,“可我从难民口中得知,你不仅没有赈灾,反而将赈灾粮款据为己有,还把赈灾粮卖了换钱,可有此事?”
“这……这都是谣言!是难民们恶意中伤下官!”王怀安连忙辩解,“大人明察,下官忠心耿耿,绝不敢贪污赈灾粮款!”
“是不是谣言,一查便知!”林微下令,“赵毅,带人去知府的粮仓和库房搜查,若是找到贪污的粮款和粮食,立刻带回!”
“属下遵命!”赵毅带领禁军,立刻前往王怀安的粮仓和库房。
王怀安脸色大变,想要阻拦,却被林微身边的禁军拦住。他知道自己的罪行即将败露,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不多时,赵毅便带着禁军回来,身后跟着几名士兵,抬着数十箱银子和几袋粮食。“林大人,在王知府的私人粮仓中搜到了大量的粮食,库房中搜到了五十箱银子,共计五万两,还有不少珠宝玉器!”
林微看着眼前的银子和粮食,眼中闪过一丝冷光:“王怀安,这些银子和粮食,你怎么解释?朝廷发放的赈灾粮款只有三万两,粮食五万石,你这里竟有五万两银子和这么多粮食,不是贪污的,难道是你自己的不成?”
王怀安再也无法狡辩,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林大人饶命!臣知罪!臣一时糊涂,才贪污了赈灾粮款,求大人饶了臣这一次吧!臣以后再也不敢了!”
“饶了你?”林微冷声道,“你贪污赈灾粮款,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多少百姓因为你而流离失所,多少人因为你而饿死、淹死,你觉得我会饶了你吗?”
她转头对赵毅道:“将王怀安拿下,打入大牢,彻查他的罪行,同时派人通知杭州府,严查杭州县令的贪腐之事!”
“属下遵命!”赵毅立刻上前,将王怀安押了下去。
解决了苏州知府的事情后,林微又前往杭州。杭州的情况与苏州相似,县令同样贪污了赈灾粮款,林微依法将其拿下,打入大牢。随后,她又派人前往江南其他受灾州县,严查贪腐官员,将贪污的粮款和粮食追缴回来,用于赈灾。
为了尽快缓解灾情,林微还运用现代的治水知识,指导百姓和士兵修筑堤坝、疏通河道。她让士兵和百姓们用竹子、石头和泥土混合,修筑坚固的堤坝,抵挡洪水;同时组织人手,疏通河道,将洪水引入长江,减少农田的积水。
在修筑堤坝的过程中,林微亲自上阵,与百姓们一起搬运石头、挖掘泥土。百姓们看到林微身为官员,却毫无架子,与他们同甘共苦,心中十分感动,干活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不少原本逃难的百姓,也主动加入到治水的队伍中。
怀中的青凰双玉在治水过程中,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当堤坝即将被洪水冲垮时,双玉突然发出青色光芒,笼罩在堤坝上,堤坝瞬间变得更加坚固,洪水再也无法冲垮。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以为林微是仙女下凡,纷纷跪地朝拜:“仙女保佑!仙女保佑!”
林微知道是双玉的力量,却没有解释,只是趁机鼓励大家:“这是上天保佑我们,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战胜洪水!”
在林微的带领下,江南的治水工作进展顺利。半个月后,洪水渐渐退去,堤坝修筑完成,河道也得以疏通,灾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林微又让人将追缴回来的粮食和苏瑾捐赠的粮食分发给百姓,同时发放种子,让百姓们尽快补种庄稼,恢复生产。
第五节 罪证确凿,人心归向
江南灾情稳定后,林微并没有立刻返回京城,而是留在江南,监督百姓补种庄稼,同时彻查贪腐官员的罪行。她将王怀安、杭州县令等贪污的官员集中关押在苏州大牢,亲自审讯,让他们招供自己的罪行以及同党。
起初,这些官员还想顽抗,拒不招供,甚至暗中勾结狱卒,想要越狱。但林微早有防备,加强了大牢的守卫,同时用了“家传的审讯之法”(实则是现代的审讯技巧,结合证据链突破心理防线),一一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
王怀安在审讯中,终于招供,不仅承认了自己贪污赈灾粮款的罪行,还供出了朝中的同党——正是以李太傅为首的保守派官员。他交代,李太傅在被流放前,曾暗中写信给他,让他趁机贪污赈灾粮款,积累钱财,等日后保守派东山再起,再用这些钱财招兵买马,推翻新政。
“李太傅还说,林大人推行新政,触动了权贵的利益,必然不得人心,只要我们暗中破坏,百姓一定会起来反对林大人,到时候,朝廷就会废除新政,重新启用他们这些老臣。”王怀安低着头,如实说道。
林微没想到李太傅竟如此顽固,即使被流放,还在暗中策划阴谋。她立刻让人将王怀安的供词记录下来,同时派人前往李太傅流放的地方,监视他的动向,防止他再暗中联络同党。
除了王怀安,其他贪污的官员也纷纷招供,供出了更多的同党,既有地方官员,也有朝中的小吏。林微将这些罪证一一整理,写成奏折,派人快马送往京城,呈给新帝,请求下令严惩所有涉案官员。
宇文轩看到奏折后,勃然大怒,没想到保守派竟如此猖獗,不仅在京城阻挠新政,还在地方贪污赈灾粮款,暗中策划阴谋。他当即下令,按照林微提供的名单,在全国范围内抓捕涉案官员,一律从严处置,绝不姑息。
宇文擎接到命令后,立刻调动禁军,在京城及各地抓捕涉案官员。一时间,朝堂内外震动,不少保守派官员人人自危,纷纷收敛锋芒,不敢再反对新政。
江南的百姓得知林微不仅为他们赈灾治水,还惩治了贪腐的官员,个个对她感恩戴德。不少百姓自发地来到林微的住处,送来了鸡蛋、蔬菜等农产品,虽然价值不高,却代表了百姓们的一片心意。
“林大人,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蔬菜,您收下吧!多亏了您,我们才能活下去啊!”一名老农捧着一筐青菜,诚恳地说道。
“林大人,这是我娘亲手做的鸡蛋糕,您尝尝!”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布包,递给林微。
林微看着百姓们淳朴的笑脸,心中十分温暖。她没有拒绝百姓们的礼物,而是让士兵拿出粮食和银子,回赠给百姓:“大家的心意我收下了,这些粮食和银子,你们拿回去,好好补种庄稼,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百姓们不肯接受,林微却坚持道:“大家若是不收下,就是不把我当自己人。我们一起努力,把江南建设好,让这里再也不会受水灾之苦,再也不会有贪腐的官员,好不好?”
“好!”百姓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充满了希望。
在林微的带领下,江南的百姓们积极补种庄稼,林微还将“仙谷”种子分给大家,教他们种植方法。同时,她还推行了江南的减税政策,将江南今年的赋税减半,让百姓们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恢复生产。
苏瑾得知江南灾情稳定后,又派人送来一批农具和药材,帮助百姓们恢复生产,治疗因水灾引发的疾病。林微利用这些药材,在江南各地设立了临时医馆,邀请郎中为百姓们免费看病抓药,有效控制了灾后瘟疫的发生。
一个月后,江南的庄稼长势良好,“仙谷”种子再次展现出高产的优势,比普通庄稼长得更加旺盛。百姓们看着绿油油的田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林微知道,江南的局势已经稳定,她可以返回京城了。
临行前,江南的百姓们自发地来到城门口,为林微送行。他们手持锦旗,上面写着“为民做主”“青天大人”等字样,依依不舍地看着林微。
“林大人,您一定要常回来看看我们啊!”
“林大人,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种庄稼,不辜负您的期望!”
“林大人,祝您一路顺风!”
林微看着百姓们,心中满是感动。她勒住马缰,对着百姓们深深一揖:“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常回来看看你们。我会在京城继续推行新政,让全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说完,她挥了挥手,带着赵毅和禁军,朝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百姓们站在城门口,望着林微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久久不愿离去。
返回京城的途中,林微接到了宇文擎的来信。信中说,朝廷已经按照她提供的名单,抓捕了所有涉案官员,共计五十余人,其中包括三名朝中大臣,都已被打入天牢,等待审讯。新政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也十分顺利,不少州县都传来了“仙谷”高产、百姓赋税减轻的好消息,百姓们对新政的支持率越来越高。
林微看完信后,心中十分欣慰。她知道,新政的推行虽然遇到了不少阻力,但在她和宇文擎、苏瑾、宇文丞相以及新帝的支持下,在百姓们的期盼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回到京城后,林微立刻前往皇宫,拜见新帝。宇文轩看到林微,脸上露出了笑容:“林大人,你辛苦了!江南的事情,你做得很好,百姓们都在称赞你呢!”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林微躬身道,“陛下,江南的灾情已经稳定,百姓们也已开始补种庄稼,贪腐的官员也已被抓获,新政在江南的推行十分顺利。”
“好!好!”宇文轩连连点头,“朕已经下旨,任命你为吏部尚书,兼任新政推行使,全面负责全国的新政推行工作。朕相信,有你的能力,一定能让新政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结果,让大靖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林微心中一震,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员的任免考核,是朝中重要的官职,新帝竟将这个官职交给她,可见对她的信任之深。她立刻跪地谢恩:“臣谢陛下信任!臣定当拼尽全力,推行新政,辅佐陛下,开创大靖的盛世华章!”
“快起来!”宇文轩扶起林微,“你不用谢朕,这都是你凭自己的能力换来的。朝中还有不少保守派官员,虽然暂时收敛了锋芒,但未必会真心支持新政,你推行新政时,依旧要多加小心。宇文擎和宇文丞相会协助你,有什么困难,随时向朕禀报。”
“臣遵旨!”林微点头。
走出皇宫,宇文擎早已在宫门外等候。看到林微,他快步上前,笑着说:“恭喜你,林尚书!陛下对你真是信任有加。”
林微笑着说:“这不仅是陛下的信任,更是百姓们的期盼。以后的路,还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我会一直陪着你,支持你。”宇文擎握紧她的手,眼中满是深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一定能让新政成功推行,让大靖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林微点点头,看向远方的皇城。阳光洒在皇城的琉璃瓦上,泛着金色的光芒。她知道,成为吏部尚书,只是她朝堂之路的新起点,未来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阻力。但她心中充满了信心,有宇文擎的陪伴,有苏瑾和宇文丞相的支持,有新帝的信任,有百姓们的期盼,还有怀中青凰双玉的庇佑,她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推行新政成功,从一名女官,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创一个属于她的盛世王朝。
而此刻,在遥远的流放之地,李太傅站在荒凉的山坡上,望着京城的方向,眼中满是怨毒与不甘。他低声道:“林微,你给我等着!我是不会就这么算了的!总有一天,我会回到京城,推翻你的新政,让你付出代价!”
一场新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林微虽然不知道李太傅的具体计划,但她知道,保守派不会轻易认输,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她的朝堂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她无所畏惧,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