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李大人的府邸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李大人靠在太师椅上,额角的冷汗顺着皱纹往下淌,刚喝的药汁从嘴角溢出一点,酸臭味混着药味弥漫开来。他捂着肚子,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案头的奏折散了一地,最上面那本“百官考核册”还沾着他吐的酸水——这老胃病一犯,连笔都握不住。
“太医来了也没用。”李大人摆摆手,声音虚弱,“太医院的院判都说了,我这是虚寒型老胃病,受不得寒,吃不得油腻,只能慢慢养。可最近朝堂事多,天天熬夜批奏折,这胃就更疼了。”
管家捡起地上的奏折,看到上面“御膳阁供膳名单”的批注,突然眼睛一亮:“大人,您忘了?前几日张御史在朝堂上闲聊,说他家老母亲吃了苏掌柜的山药粥,常年的便秘都好了,还说苏掌柜能用罗盘看出谁脾胃虚。”
李大人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对啊,朕之前在朝堂上还夸过她的小馆呢!只是她现在开了御膳阁,要伺候宫里和百官,会不会没时间给我做药膳?”
“您是吏部尚书,她肯定愿意的!”管家连忙说,“我这就去御膳阁请苏掌柜过来!”
李大人摆摆手:“不用,我亲自去。人家是萧将军的夫人,又是皇上看重的人,我亲自去才显得尊重。”说着,他披上外套,让管家扶着,脚步虚浮地往马车走去——他不知道,这一去不仅治好了老胃病,还结下了能救命的善缘。
御膳阁里,苏清颜正在和御厨们商量明天给太后做的“百合莲子羹”,伙计就匆匆跑进来:“苏姑娘,吏部尚书李大人来了!脸色惨白,扶着肚子,像是胃病犯了!”
苏清颜连忙迎出去,看到李大人扶着管家的手,腰都直不起来,心里立刻明白了。“李大人,快请坐!”她扶着李大人到雅间坐下,让伙计倒了杯温姜茶,“您的胃是不是又疼了?是不是怕冷,吃了凉的就犯病,晚上还睡不安稳?”
李大人惊讶地看着她:“苏姑娘怎么知道?和太医说的一模一样!”
“我略懂些玄学相术,能看出身体的毛病。”苏清颜笑着说,悄悄从袖中掏出罗盘放在桌下——指针轻颤着贴向李大人的胃部,黄芒像薄纱一样裹着指针,淡而匀,是“虚寒”不是“实淤”,说明是长期劳累熬出来的病。
她收回罗盘,对李大人说:“您这病是累出来的,药治不如食补。我给您做一道‘山药莲子粥’,再配一道‘当归生姜羊肉汤’——山药莲子健脾养胃,当归生姜驱寒,羊肉性温补气血,坚持吃几天,肯定会好转。”
李大人高兴得直点头:“好!那就麻烦苏姑娘了!”
苏清颜转身进了后厨,亲自挑选食材。她选了新鲜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又从食盒暗格取出莲子——这些莲子比普通莲子大一圈,莲芯是透着淡绿的白,是食盒暖光养了三个月的,普通莲子芯发苦,这个却带着点甜,炖粥最养脾胃。
御厨们按照她的吩咐,先把大米淘洗干净,和山药、莲子一起用小火慢炖;另一边,羊肉切块焯水,加入当归、生姜、红枣,倒进高汤慢慢煮。厨房里很快弥漫起药膳的香味,不浓不烈,却让人闻着就觉得舒服。李大人坐在雅间里,闻着香味,原本紧绷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连胃都不那么疼了。
一个时辰后,药膳做好了。苏清颜亲自端上来——山药莲子粥熬得软糯香甜,莲子入口即化;当归生姜羊肉汤汤色清亮,羊肉炖得软烂,一点都不膻。
李大人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粥,眼睛瞬间亮了,手从肚子上挪开:“这粥真好喝!胃里暖暖的,舒服极了!”他又尝了一口羊肉汤,连连称赞:“比太医开的药管用多了!我这老胃病折磨了我好几年,今天终于觉得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