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僵持的时刻,一个沉稳的声音从胡同口传来:
“钱叔,您在这儿呢?”
林向阳的身影出现在胡同口,他显然是刚放学回来,肩上背着那个装着书籍和工具、同样鼓鼓囊囊的书包。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眼泪汪汪的妹妹和面带“和蔼”笑容的钱叔,心中立刻明白了七八分。
他快步走上前,不动声色地将晓雨挡在了自己身后。
“是向阳啊,放学了?”
钱叔见林向阳出现,伸出的手顺势收了回来,脸上的笑容不变,眼神却几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我正好路过,看小雨抱着个大家伙,走路不方便,想问需不需要帮忙拿一下。”
“不劳钱叔费心。”
林向阳语气平静,但带着明显的疏离,“妹妹的东西,她自己拿得动。我们这就回家了。”
他不想与钱叔多做纠缠,拉起晓雨的手,就要绕开他。
“呵呵,好,好。”
钱叔笑着让开了路,目光却依旧如同实质,钉在晓雨怀里的包裹上,直到兄妹俩走出好几步,他才仿佛自言自语般,用那种不高不低、恰好能让林向阳听见的音量喃喃道:
“这年头,稀奇玩意儿是越来越多了……就是不知道,有些东西,小孩子家家的,拿不拿得稳哟……”
这话语里的试探和隐含的威胁,让林向阳的后背微微一僵。
但他没有回头,只是紧紧握着妹妹的手,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回到家中,闩好门,林向阳才松了口气。
晓梅和卫国也陆续回来了。
看到晓雨宝贝似的抱着个旧包裹,都好奇地围了上来。
“小雨,田老师真给了你一台相机?”晓梅惊讶地问,她听说过相机,知道那是顶贵重顶稀罕的东西。
卫国更是直接伸手想摸:“让我看看!这铁疙瘩真能把人影收进去?”
“别乱动!”
林向阳制止了卫国,他从晓雨手中接过包裹,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分量,心中也是波澜起伏。
一台相机,哪怕是报废的,在这个年代也绝非寻常之物。
田老师这份“礼物”,着实不轻。
他小心地将包裹放在炕桌上,在弟妹们好奇的目光注视下,缓缓打开了绒布。
那台老旧、布满岁月痕迹的方匣相机,完全暴露在眼前。
它的设计古朴,带着明显的工业时代早期的烙印,与林向阳记忆中后世那些小巧玲珑的数码产品截然不同,却自有一种厚重和精密的美感。
“这就是相机啊……”
卫国咂咂嘴,“看起来像个铁盒子。”
晓梅则更细心:“哥,田老师说这是德国来的?上面有字吗?”
林向阳仔细辨认着相机皮腔上几乎磨灭的铭文,以及镜头圈上的刻痕。
那些是德文单词和一系列光学参数。
“yer … optik … Goerlitz …” 他轻声念出几个残缺的词汇,心脏猛地一跳!
又是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