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身就是技术工人出身,对机械极其精通。
林向阳这番解说,不仅完全正确,而且表述之清晰、理解之透彻,远超一般学徒工,甚至比厂里一些技术员都说得明白!
这绝不是一个“爱看杂书”能概括的,这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力和对机械原理本质的理解!
“好!说得好!”
杨厂长忍不住赞了一声,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发现璞玉般的惊喜。
马科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林向阳,仿佛见了鬼一样。
董工则是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与有荣焉。
“那你再看看,”
杨厂长的兴致彻底被调动起来,他指着地上那堆散乱的零件,特别是缺失关键传动部位的空档,“这里,原本应该是个什么结构?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在没有图纸、没有实物参考的情况下,仅凭对整体结构的理解和空间推理,还原缺失部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向阳身上。
林向阳没有立刻回答,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些完好的零件,仔细观察它们的榫卯结构、齿轮模数、以及彼此之间可能的连接关系。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木头的纹理,眼神专注而沉静,仿佛进入了忘我的状态。
脑海中,虚拟图书馆中关于卡车传动系统的简图与现实中的零件碎片不断比对、组合、推演。强大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构想能力在此刻运转到极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客厅里静得只剩下呼吸声。
马科长嘴角噙着一丝冷笑,等着看林向阳出丑。
这种凭空构想,连老师傅都做不到,他一个孩子怎么可能?
几分钟后,林向阳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他拿起旁边茶几上备用的纸笔——那是小斌平时画画用的。
他深吸一口气,笔尖落在纸上,没有丝毫犹豫,流畅的线条如同有了生命般蜿蜒而出。
他画的并非精细的工程图,而是一张清晰的结构示意图。
他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传动轴、齿轮、连杆之间的关系,并在缺失的部位,准确地画出了一个复合齿轮的结构,标注了它大致的外形、齿数比例以及与周边部件的连接方式。
“……根据现有齿轮的模数和轴间距推断,缺失的这个部件,应该是一个双联齿轮,起改变传动方向和速度的作用。它大概……是这个样子。”
林向阳放下笔,将画好的示意图双手递给杨厂长。
杨厂长接过那张纸,只看了一眼,呼吸就骤然急促起来!
他猛地蹲下身,对照着地上的零件,手指颤抖地比划着,眼神越来越亮,脸上的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对!对!就是这样!没错!就是这个结构!”
杨厂长猛地站起身,用力一拍大腿,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神了!真是神了!小林同志,你……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绝对实力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