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多言,这一张凭空绘出的、与原始设计几乎吻合的结构示意图,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它彻底粉碎了马科长的污蔑,也征服了技术出身的杨厂长!
马科长如遭雷击,僵在原地,脸色由白转青,再由青转紫,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杨厂长珍重地收起那张示意图,再看林向阳时,眼神已经完全变了,那是一种看待“人才”,甚至看待“宝贝”的眼神。
“老董啊!你今天可是给我送来了一个真正的‘小天才’啊!”
杨厂长用力拍着董工的肩膀,开怀大笑,多日的烦闷一扫而空。
小斌也止住了哭泣,好奇地看着这个一下子让爷爷高兴起来的大哥哥。
“小林同志,”
杨厂长亲切地揽住林向阳的肩膀,“这模型,我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工具,什么材料,尽管说!厂里的木工房随你用!只要能修好,奖金一分不少!以后在机械厂这一片,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杨建业!”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一场污蔑风波,反而成了林向阳展现惊人技术天赋的舞台。
然而,林向阳在喜悦和松一口气之余,眼角余光瞥见马科长那怨毒而不甘的眼神时,心中却悄然升起一丝警觉。
马德彪此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今日让他如此颜面扫地,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这看似光明的前路之下,似乎仍有暗流,在悄然涌动。
杨厂长家中那场由模型修复引发的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
林向阳凭借其惊艳的技术洞察力和凭空推演复杂机械结构的能力,不仅彻底粉碎了马科长的污蔑,更赢得了杨厂长发自内心的赏识与看重。
“小天才”这个称呼,伴随着那张精准复原缺失部件结构的神奇示意图,在红星第二机械厂有限的知情者圈子里不胫而走。
对林向阳而言,这不仅仅是二十元奖金和若干粮食奖励(杨厂长当场便吩咐秘书去办理,让其稍后带走)的物质收获,更是一把无形却分量极重的“钥匙”。
一把可能直接叩开国营大厂铁门,为他这个“烈属孤儿”提供一条当下看来无比稳妥、令人艳羡的“光荣就业”之路的钥匙。
果然,就在林向阳婉拒了杨厂长留饭的邀请,怀揣着首次凭借核心技术获得的“巨款”和沉甸甸的粮食,心潮澎湃地回到大杂院后不久,这股涟漪便迅速扩散,并引来了新的波澜。
他刚将奖金和粮食小心收好,只留下少量钱币准备用于改善近期伙食,还没来得及向翘首以盼的弟妹们细说在厂长家的经历,院门外就响起了街道办主任李爱华那熟悉而略带急促的嗓音。
“向阳!林向阳在家吗?”
话音未落,李爱华主任已经带着一阵冷风,脚步生风地走了进来。
她脸上洋溢着一种与有荣焉的兴奋红光,眼神灼灼,仿佛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藏。
“向阳!你可真是……真是每次都能给我,给咱们街道一个大惊喜啊!”
李爱华一进门,便忍不住提高了声调,引得隔壁几家邻居也悄悄支起了耳朵。
“杨厂长亲自打电话到街道办了!把你狠狠夸了一通!说你是难得一见的技术苗子,是个‘小天才’!修复了连他们厂老师傅都挠头的精密模型!”
晓梅和卫国听到“杨厂长”、“小天才”这样的字眼,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看向大哥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连惊魂初定、一直黏着大哥的晓雨,也仰着小脸,懵懂地感受着这份突如其来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