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巧解心结启新途(2 / 2)

卫国看着炕上的木棍和石子,又回想了一下大哥口里念的“口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好像……真的是那么回事?

这些东西,原来就藏在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里面?

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驱散了他心中对“学习”大半的恐惧和抵触。

“以后啊,咱们就这么学。”

林向阳趁热打铁,“大哥不逼你背多少书,认多少字。咱们就学有用的,学你看得懂图纸,学你会算明白账,学你能看懂机器说明书,就够了。怎么样?”

“真的?”

卫国猛地抬起头,脸上阴霾尽散,焕发出惊喜的光彩,“大哥,你真不逼我考第一?”

“不逼。”

林向阳笑着摇头,“咱们就按你的节奏来,学一点,是一点。只要你肯学,愿意动脑子,在你自己擅长的路上往前走,大哥就高兴!”

“我愿意学!大哥,我学!”

卫国忙不迭地点头,胸膛挺了起来,仿佛重新找回了力气和自信。

他看着炕上的木棍和石子,第一次觉得,那些曾经让他头疼的“学问”,似乎也变得亲切可爱起来。

晓梅和晓雨看着弟弟(二哥)重新振作起来,也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屋内的气氛,再次变得温暖而轻松。

林向阳看着卫国重新燃起学习热情的样子,心中也颇感欣慰。

他知道,对卫国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适合他的方法。

但今天,总算解开了他的心结,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小屋内的灯光,在卫国防备而期待的目光中,在林向阳耐心摆弄的木棍与石子间,温柔地流淌。

一种名为“理解”与“希望”的暖流,悄然驱散了先前弥漫的沮丧与自我怀疑。

对未来的构想,似乎也因这因材施教的承诺而变得清晰了几分,连带着夜晚的空气都松快了不少。

然而,现实的生存压力,并不会因家庭内部的温情时刻而减缓分毫。

“童趣笠”的成功,虽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溢价收入,但相对于林家日渐增长的开销(尤其是三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那仿佛无底洞般的胃口)以及林向阳内心深处那为未来技术道路积蓄“工业粮食”的渴望,仍是杯水车薪。

那堆用炉灶技术换来的废旧铁料静静地躺在墙角,象征着潜力,却也时刻提醒着他,要将潜力转化为实力,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家庭基金小盒里,经过购买斗笠原料和近日开销,余钱再次变得捉襟见肘。

晓梅对着账本蹙眉的模样,林向阳看在眼里。

他深知,仅靠街口那小摊,收入有其天花板,且极易受天气、政策等外部因素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