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暗市惊魂遇巡查(1 / 2)

要想更快地积累资本,必须冒险开拓新的渠道。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灰色地带——黑市。

尽管之前与张麻子建立了信息互换渠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盲目性,但亲自入场交易,依旧是刀尖跳舞。

上一次遭遇市管队的惊险还历历在目,若非晓雨预警和急智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可眼下,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需要一笔快钱,一笔能够支撑家庭度过眼前青黄不接时期,并能为他下一步“技术储备”计划提供弹药的资金。

这次,他选择的“货物”是之前精心修复、调试好的几件小玩意儿:

两个从废品站淘来、换了电容和线圈后能清晰收听到邻近几个台的老式电子管收音机(去除了所有可能追溯来源的标记),以及一块用废旧怀表零件和自己打磨加工的表壳组装成的、走时精准的“复古”怀表。

这些东西,在正规渠道要么稀缺,要么价格高昂,在黑市上却是不愁销路的“硬通货”,尤其受那些有些家底、又讲究生活品质或需要打点关系的人青睐。

风险在于,这些都是明显的“工业品”,来源不易解释,一旦被查,很容易被扣上“投机倒把”甚至“倒卖国家物资”的帽子。

出发前夜,林向阳辗转反侧。

他将几件东西用破麻布层层包裹,藏在拾荒的背篓最底层,上面盖上厚厚的、准备“顺道”送去废品站的烂菜叶和碎纸壳。

他反复叮嘱弟妹,若自己天黑前未归,且没有捎回口信,立刻去找李爱华主任,只说大哥出去找活儿干,久未归家。

晓梅紧紧攥着衣角,卫国则握紧了拳头,想说什么,却被林向阳用眼神制止。

晓雨的大眼睛里满是担忧,怯生生地拉着他的衣角不肯放开。

“放心,大哥心里有数。”

林向阳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可靠,揉了揉三个孩子的脑袋,背上那沉甸甸的、决定家庭命运的背篓,踏着黎明前最深的黑暗,走出了大杂院。

黑市的地点比之前更加隐秘,流动性也更强。

在张麻子含糊其辞的指点下,林向阳绕了许久,才在城郊结合部一个废弃的砖窑厂深处,找到了这处新的交易点。

气氛比以往更加压抑。

没有了之前那种喧嚣的叫卖和明目张胆的摊位,所有人都像是暗处的影子,蜷缩在残破的窑洞或砖垛后面,交易声压得极低,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靠近的生面孔,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猜忌。

林向阳的心沉了下去。这种氛围,往往意味着风声紧,监管力度加大。

他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蹲下,将背篓放在身前,却没有立刻揭开覆盖物。

他需要先观察,确认安全。

时间一点点过去,陆续有人悄无声息地过来,低声询问,掀开麻布一角查看,讨价还价。

林向阳凭借成年人的心智和对物品价值的精准把握,谨慎地应对着。

两台收音机很快以不错的价格出手,换回的钞票被他迅速分开,塞进内衣不同位置的暗袋。

只剩下那块怀表,因为要价稍高,还在等待合适的买主。

就在他与一个穿着体面、像是知识分子模样的人低声交谈,对方对怀表表现出浓厚兴趣,似乎即将成交时——

异变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