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穿着打扮相对体面、像是机关单位工作的年轻女干部路过,一眼就被晓雨画的那顶“蝴蝶戏花”斗笠吸引住了。
那淡雅的色彩和灵动的蝴蝶,在灰蒙蒙的雨幕中格外醒目。
她拿起斗笠仔细端详,眼中流露出喜爱之色:“小同志,这斗笠上的画……挺别致啊。多少钱?”
“三毛。”林向阳回答。
女干部略微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国营店方向,又看了看手中这顶独一无二的斗笠,最终还是掏出了钱:“行,给我拿这顶吧!比那光板的有意思多了!”
第一顶!成功以溢价售出!
开了这个头,仿佛打开了局面。
紧接着,一个看样子是跑业务的年轻男子,看中了那顶写着“向阳”字样的,觉得寓意好,也爽快地买下一顶。
不到半小时,五顶“童趣笠”全部售罄!收入一块五毛钱!净利接近九毛!几乎追平了三十顶普通斗笠按一毛五出售的全部利润!
而他们,只付出了五顶的成本和创意!
剩下的二十五顶普通斗笠,虽然没有图案,但林向阳也不再急于低价抛售。
他从中选出十顶品相最好的,决定如法炮制,让晓雨和晓梅继续加工。
至于另外十五顶……他心中另有打算。
首次试水大获成功,林家兄妹收拾东西回家时,脚步都是轻快的。
创意带来的溢价和破局的成就感,远比单纯卖出东西更令人振奋。
“大哥,你这法子太灵了!”卫国扛着没卖掉的斗笠,兴奋地说,“以后咱就卖画了画的!”
晓梅则已经开始规划:“剩下的十顶,我和晓雨抓紧画。另外那些……大哥你打算怎么办?”
林向阳看着淅淅沥沥的雨幕,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十五顶,我们不卖了。或者说不直接卖钱。”
“啊?那干嘛?”
“送人。”
林向阳吐出两个字,“送给街道办,送给李主任,送给平时对我们不错的邻居。就说感谢大家平时的照顾,剩下些斗笠,给大家应应急。”
晓梅立刻明白了大哥的意图:“大哥你是想……做人情?”
“对。”
林向阳点头,“国营店降价,我们硬拼不过,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方式,巩固关系,打造口碑。这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他深知,在这个人情社会,有时候良好的人际关系,比眼前的几分几毛利润更重要。
事情也正如林向阳所料。
当他和卫国将十几顶普通的斗笠,分送给李爱华主任、赵大爷以及其他几家关系尚可的邻居时,收获的是一片赞誉和感激。
“哎呀,向阳你这孩子太客气了!”
“正是用得着的时候,真是雪中送炭啊!”
“瞧瞧人家林家,就是会办事!”
就连李爱华主任,拿着那顶斗笠,也对着林向阳露出了更加和煦的笑容,连声夸奖他想得周到,顾全大局。
林家“仁义”、“厚道”的名声,在这场雨具风波中,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