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里干部突击检查的风波,在林晓梅那本细致入微的“家务分工表”面前,有惊无险地化解。
李爱华主任离去前那饱含深意的目光,以及“模范家庭”、“计划生活典型”的肯定,如同给林家镀上了一层无形的护身符。
大杂院里的舆论风向,经此一役,彻底倒向了林家这一边。
明面上,再无人敢轻易拿“童工”、“非法”这类字眼来攻讦。
接下来的两日,院里显得格外“平静”。
王翠花紧闭门户,连日常的指桑骂槐都省了;
周满囤父子见了林家人,也多是低着头匆匆走过,仿若未见。
就连平日里几个喜欢嚼舌根的长舌妇,议论起林家,也多了几分收敛。
然而,林向阳心中那根弦却绷得更紧了。
他太了解人性的阴暗面,尤其是王翠花这类人,损人不利己的事干得出来,当面吃了瘪,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暂时的沉寂,往往意味着更恶毒的算计在暗处发酵。
果然,这表面的平静,在第三日午后,被一声尖利刺耳的嚎叫悍然打破。
林家兄妹刚将烤好的红薯装入保温箱,准备像往常一样出摊。
卫国挑起那根“轴承省力扁担”,箩筐里是热乎乎的烤薯和酸梅汤桶,晓梅负责挎着零钱盒和账本,晓雨则乖巧地牵着大哥的衣角。
四人刚走出自家小屋门口,还没到院心,就被一个肥硕的身影拦住了去路。
正是王翠花。
她今日显然是精心“准备”过的,头发乱糟糟地如同鸡窝,脸上不知从哪里抹了几道灰,身上的旧棉袄扯开了两个扣子,露出一截脏兮兮的里衬,整个人往地上一坐,双手拍打着冰冷的地面,扯开嗓子就干嚎起来:
“哎呦喂!没天理了啊!欺负死人啦!林家的小崽子们要逼死我这孤老婆子啊!”
这突如其来的撒泼,瞬间吸引了全院的目光。
刚吃过午饭的邻居们纷纷从屋里探出头来,或倚在门框上,或聚拢过来,脸上表情各异,有厌恶,有好奇,也有几分看热闹的兴味。
林向阳眼神一冷,停下脚步,将晓雨往身后护了护,沉声道:“王姑妈,您这是唱的哪一出?我们兄妹何时逼您了?”
王翠花见吸引了注意,嚎得更加起劲,唾沫星子横飞:“还敢说没逼我!你们林家靠着那什么破炉子发财,那炉子……那炉子用的是我们老王家的祖传秘方!是我爹,我爷爷那辈儿传下来的!你们偷学了去,赚得盆满钵满,连口汤都不给我这正经传人喝!这不是逼死我是什么?!”
她这一番颠倒黑白的说辞,直接把林家“二次燃烧节能窑”的技术,说成了她王家的“祖传秘方”!还要索要“专利费”!
关键矛盾瞬间爆发——王翠花强索“专利费”,当街撒泼阻挠运营。
这荒谬绝伦的指控,让围观的邻居们都有些哗然。
“王翠花,你胡咧咧啥呢?”
赵大爷看不过去,第一个出声呵斥,“那炉子是人家向阳自己琢磨出来的,什么时候成你老王家的祖传秘方了?你以前烧火连炕都烧不热乎,还祖传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