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年代:重生1950,养仨娃! > 第140章 家务分工表巧破局

第140章 家务分工表巧破局(1 / 2)

晓梅也停下了拨算盘的手,小脸瞬间绷紧,下意识地合上了账本。

连晓雨都感觉到了气氛的紧张,放下粉笔,怯生生地靠到大哥腿边。

关键矛盾瞬间爆发——被举报“非法用工”,引来上级突击检查。

林向阳的心跳漏了一拍,但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

他迅速判断着形势:举报者是谁,不言而喻,王翠花、周满囤,甚至可能还有之前结怨的孙家媳妇,都有动机。

但此刻纠结于举报者毫无意义,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检查,证明自家的清白。

“李主任,两位同志,”林向阳语气诚恳,不卑不亢,“我们林家的情况,您是最清楚的。父母早逝,留下我们兄妹四人相依为命。所有的活计,都是为了糊口,是我们自家人分工协作,从来没有雇佣过任何一个外人,更谈不上什么‘非法经营’。我们做的这点小生意,卖酸梅汤、烤红薯,都是街道备案、邻里都知晓的,赚的都是辛苦钱,每一分都记在账上,不敢有半点逾越。”

那位拿着笔记本的干部推了推眼镜,开口问道:

“林向阳同学,据反映,你们每天出摊、捡煤核、搬运重物,劳动强度很大。你的弟弟妹妹年纪都还小,尤其是林卫国和林晓雨,是否超出了他们这个年龄应有的负担?这算不算是变相的童工?”

问题尖锐,直指核心。

在这个强调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新社会, “童工”是一项非常敏感的指控。

李爱华的目光也看向林向阳,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她需要确凿的证据来回应区里的质询,光靠口头解释是苍白的。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晓梅忽然站了起来。

她的小脸虽然还有些紧张,但眼神却异常清澈坚定。

她走到炕边,从枕头底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用旧画报精心包裹封面的本子,双手捧着,递到李爱华面前。

“李主任,叔叔,”

晓梅的声音清脆,带着与她年龄不符的条理,“这是我记的我们家的‘家务分工表’和收支账本。您看看,里面清清楚楚记着,我们每天干什么活,干了多久,怎么轮换,还有挣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都有记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本精心保管的本子上。

李爱华接过本子,翻开。

只见里面并非杂乱无章的记录,而是用工整的钢笔字画出了清晰的表格。

左边一栏是日期,右边则分列着“炊事”、“采买\/出摊”、“卫生”、“学习”、“休息”等项目,每个项目还有简单的时长记录和轮换标记。

例如:“x月x日,炊事:大哥(生火)、晓梅(煮粥);采买\/出摊:大哥(备料)、卫国(挑担、看摊)、晓雨(收钱);卫生:全员;学习:晚饭后一小时;休息:午睡、晚间。”

账本部分更是条理分明,收入(酸梅汤、烤红薯)、支出(原料、煤、杂费)、结余,一目了然,甚至还有简单的盈亏分析。

这本“家务分工表”,不仅详细记录了林家兄妹的劳动内容,更关键的是,它清晰地表明:

所有活动都是在家庭内部进行,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分工,是为了共同生存而进行的必要劳动,并且充分考虑了弟妹的年龄和体力,安排了轮换和休息时间,完全符合“家庭内部劳动”的定义,与“雇佣童工”有着本质区别!

那位之前提问的干部凑过来仔细看着,脸上的严肃渐渐化为了惊讶和赞赏:“这……这是你们自己记录的?林晓梅,你写的?”

晓梅用力点头:“嗯!大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家里的事也要有条理。这样干活不累,也不会耽误学习。”

李爱华看着这本凝聚着穷人家孩子早当家的心酸与智慧的分工表,又看了看眼前虽然清瘦但眼神明亮的四个孩子,心中百感交集。

她合上本子,递给旁边的同事传阅,然后转向区里的两位干部,语气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