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竹签藏秘辨真伪(1 / 2)

那味道要么甜得发齁,要么带着一股怪味,远不如林家的酸甜适口、回味悠长。

很快,就有孩子拿着孙家给的树枝条,跑到林家摊前,疑惑地问:“姐姐,我这个签子能攒着换吗?”

晓梅接过那根粗糙的、甚至带着毛刺的树枝,只看了一眼,便微笑着、用周围人都能听到的声音清晰地说:“小弟弟,对不起哦,你这个签子不是我们家的。你看,我们家的竹签都是打磨光滑的,上面刻着‘林’字,还有特殊的记号哦。她家的签子,只能换她家的水呢。”

那孩子愣了一下,看着手里粗陋的树枝,再看看林家摊位上光滑刻字的竹签,顿时觉得自己被骗了,气鼓鼓地跑回孙家摊前,把树枝条一扔:“你的破签子根本不能换林家的水!骗人!不好喝!退钱!”

有一就有二。

越来越多买了孙家“酸甜水”的孩子发现上当,纷纷要求退钱,或者干脆不再光顾。

孙家媳妇被一群孩子围着闹,脸一阵红一阵白,只能泼妇骂街似的嚷嚷:“爱买不买!谁说是换他家的了!换我家的!攒五根换我一碗水!”

可孩子们都不傻,她那水本就难喝,谁还愿意为了再喝一碗而攒五根破树枝?

顿时一哄而散。

她的摊前迅速冷清下来。

反观林家这边,因为有了“防伪暗记”的底气,晓梅解释起来不卑不亢,孩子们也明白了只有林家光滑刻字的竹签才是“真”的,购买和收集的热情更高了。

甚至有些孩子拿着从孙家摊前捡来的废弃树枝,跑来问林家要不要,被晓梅笑着拒绝,并再次重申只有带“林”字和特殊记号的竹签才有效,无形中又进行了一波市场教育。

一场拙劣的模仿闹剧,就这样被林家悄无声息地化解,反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家“优惠竹签”的权威性和稀缺性。

孙家媳妇灰头土脸地收了摊,临走时恶狠狠地瞪了林家兄妹一眼,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什么,显然是回去要向王翠花添油加醋地告状了。

林向阳并不在意。

这种程度的竞争和诋毁,在他预料之中,也有了应对之法。

真正的隐患,或许并不在此。

他注意到,那个国营冷饮车的售货员,今天来得稍晚些。

当他蹬着车来到老位置时,恰好看到了孙家媳妇闹剧收场的一幕。

他的脸上没有了前几日的轻蔑,反而带着一种审慎的、打量般的目光,仔细看了看林家摊位上发放的竹签,甚至侧耳听了听晓梅向孩子们解释的话。

然后,他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打开冰柜开始营业。

但林向阳捕捉到了他眼神里一闪而过的思索和……警惕。

国营厂的人,开始真正注意到他们这个小摊了。

这绝非好事。

要么,是感受到了威胁,考虑进一步挤压;要么,是看出了门道,可能也会下场模仿甚至利用行政手段干预。

无论哪种,都比十个孙家媳妇更难对付。

此外,街角那边,强哥的几个跟班今天出现的频率似乎高了点,虽然没靠近,但那游移的、不怀好意的目光,总像毒蛇一样缠绕在周围,让人脊背发凉。

王翠花更是没有露面,以她的性子,吃了那么大的瘪(保温箱诬告失败),侄媳妇孙家又吃了亏,她绝不会善罢甘休,此刻恐怕正在家里憋着更阴损的招数。

收摊回家后,林向阳特意清点了今天发放的竹签数量,和晓梅的账目核对无误。

他看着那些看似一模一样、实则暗藏玄机的竹签,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感到一丝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