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镇府内的紧急军议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炭笔在粗糙的牛皮地图上划过的沙沙声,以及凌一平板电脑上闪烁的数据流,构成了会议的主要背景音。
王坚眉头紧锁,盯着地图上标注的可能的蒙古军进攻路线和集结区域,沉声道:“回回炮…若是真如探报所言,其炮石可重达百斤,射程超过三百步(约500米),甚至更远。我军现有城墙,即便是夔州府城,经年累月轰击之下,亦难保全。野战,我军兵力仍处绝对劣势,难以阻止其推进至城下设立炮阵。”
冉琎补充道:“不仅如此,打造如此重型器械,所需木材、铁件、人力极巨。兀良合台大张旗鼓准备,其决心非同小可。其所图恐非仅仅是报复,而是欲一举拔除我军这个心腹之患,为日后大举南下扫清障碍。时间,于我而言,极其紧迫。”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凌一身上。他是技术方面的最高负责人。
凌一的表情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冷静,但语速比平时稍快了几分:“基于现有情报中对‘回回炮’性能的推测,我方远程反击手段面临严峻挑战。”
他调出平板上的数据:
“一、弩炮方面。现有型号即便使用新式发射药包,最大射程仅能达到二百七十步左右(约400米),且发射超过五十斤的重型弩枪时,射程和精度会进一步下降。理论上存在增大尺寸、强化结构以提升射程的可能,但需要时间设计、试验,并且对材料和工艺要求更高。短期内难以实现碾压性优势。”
“二、火药武器。‘震天雷’投掷距离受限,目前主要依靠人力或小型抛射装置,无法威胁数百步外的目标。主公所提‘火箭’方案,原理可行,但推进剂配方、箭体稳定性、点火可靠性、战斗部威力与重量平衡等诸多问题需要大量实验验证,不确定性极高,短期内难以形成稳定战斗力。”
“三、能量核心。第二代研发受阻,无法提供超越时代的能源支持。”
结论令人沮丧:在对方可能拥有的超远射程攻城武器面前,凌岳军现有的远程打击力量存在代差,防御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境地。
大堂内一片沉默。技术的壁垒冰冷而坚硬,并不会因为穿越者的意志而轻易瓦解。
凌岳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打破了沉寂:“既然常规的技术路径短期内难以突破,那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无法在射程上超越,那就在它发挥威力之前,摧毁它,或者让它无法发挥。”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
“王都统制,”凌岳看向王坚,“若派一支精锐小队,长途渗透至敌后,有无可能找到其打造器械的工场或囤积之地,纵火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