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四川来使与北疆谍影(1 / 2)

次日巳时,总镇府大堂。

凌岳并未刻意摆出盛大排场,但大堂内外肃立的卫兵皆是从军中精选的彪悍之士,身着统一整理的皮甲(内衬现代防刺服),手持擦得锃亮的兵刃(冷兵器为主,间或有几名背着现代弩械的,格外显眼),眼神锐利,站姿如松,无声地散发着百战精锐的凛冽气息。凌岳本人则一身玄色劲装,外罩一件简易皮氅,坐在主位之上,神色平静,不怒自威。

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刘梦蛟在凌二的引领下,步履略显匆忙地步入大堂。他一路上早已被夔州府城内井然有序的景象、军容整肃的士兵所震撼,此刻感受到堂内凝重的气氛,更是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下官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刘梦蛟,拜见凌将军!”他很聪明地用了“将军”这个模糊却显尊敬的称呼。

“刘参议不必多礼,看座。”凌岳抬手虚扶,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吕制置使和刘参议的来意,我已知晓。夔州之事,乃赵汝暨勾结蒙鞑,自取灭亡。凌某顺势而为,只为保境安民,并无意与川蜀为敌。”

刘梦蛟暗暗松了口气,对方开门见山,态度似乎并不强硬,连忙道:“将军明鉴!吕制置使得知赵汝暨恶行,亦是痛心疾首!此番派下官前来,一是为恭贺将军拨乱反正,为民除害;二则是希望与将军澄清误会,重申友好。川蜀与夔路唇齿相依,当共抗蒙虏才是正理。”他绝口不提之前贸易受阻和武力威胁之事,仿佛那些从未发生过。

凌岳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唇齿相依,说得好。却不知吕制置使欲如何‘共抗’?我部新立,力弱兵微,恐难当大任。”

刘梦蛟心知这是讨价还价的开始,立刻打起精神:“将军过谦了!黑风峪一战,将军以少胜多,全歼赵逆主力,威名早已传遍川蜀。吕制置使之意,愿表奏朝廷,为将军请封夔州路安抚使一职,正式总揽夔路军政,所需粮饷军械,川蜀亦可酌情协济。只望将军能守住夔门,勿使蒙虏南下铁蹄,践踏我川蜀沃土。”这是吕文德的底线,承认凌岳对夔州路的实际控制,换取他作为抵挡蒙古人的第一道屏障。

凌岳心中冷笑,吕文德打得一手好算盘,想用空头官衔和有限援助让自己顶在最前面。但他面上不动声色:“吕制置使美意,凌某心领。然朝廷旨意何时能达,尚未可知。蒙虏铁骑却旦夕可至。如今夔州初定,百废待兴,粮饷军械匮乏至极,恐难负吕制置使重托啊。”他开始哭穷,实则要价。

刘梦蛟自然听出弦外之音,连忙道:“将军放心!吕制置使已备下粮五千石,箭矢三万支,刀枪千柄,熟铁两万斤,作为贺礼,不日即可运抵夔州!后续援助,还可再商!”这是实打实的好处。

凌岳沉吟片刻,这才缓缓点头:“既如此,凌某便却之不恭了。请刘参议回复吕制置使,夔州路,只要凌某在一日,必不让蒙虏越雷池一步。也希望日后商路畅通,两地百姓能互通有无。”

“一定!一定!”刘梦蛟大喜过望,任务完成大半。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将军麾下兵锋之利,所用之火器…”

凌岳脸色一沉,打断他:“此乃军中机密,不便外传。刘参只需知道,犯我疆界者,必遭雷霆之击便可。”

刘梦蛟吓得一哆嗦,连忙称是,不敢再问。又寒暄几句后,便识趣地告退,急着回去向吕文德报喜。

送走四川使者,凌岳脸上的轻松瞬间消失。吕文德的妥协在他的预料之中,但这份妥协能维持多久,完全取决于他能否顶住蒙古人的下一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