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光影年华,我与天仙 > 第237章 解约风暴·华谊危机

第237章 解约风暴·华谊危机(2 / 2)

此刻的冯晓刚工作室,同样是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冯导本人穿着大裤衩和老头衫,正对着电脑屏幕上《夜宴》的粗剪版眉头紧锁。

王京花的出走,直接打乱了他新片的演员阵脚,这让他心情极差。桌上的烟灰缸已经满了,几个空咖啡杯随意散落着,显示出主人连日的焦虑和忙碌。

王忠军推门进来,脸上已换上一副诚恳甚至略带讨好的笑容:“冯导!忙着呢?”

冯晓刚头也没抬,哼了一声:“王总大驾光临,有何指教啊?”语气里的不爽毫不掩饰。他随手暂停了播放,画面定格在一个宫廷场景上。

王忠军也不恼,自顾自坐下,掏出一盒顶级雪茄:“冯导,消消气。京花这事儿,是我们兄弟俩疏忽,让您受牵连了。”他熟练地剪开雪茄头,递过去。

冯晓刚瞥了他一眼,没接雪茄:“受牵连?我冯晓刚拍电影,靠的是剧本,是导演!演员?有的是人想上我的戏!”话虽如此,但他紧锁的眉头透露了真实的担忧。

“那是!那是!冯导您的金字招牌,那是响当当的!”王忠军连忙奉承,“不过,这演员的稳定性,也确实影响进度不是?您看《夜宴》这边……”

“少跟我绕弯子!”冯晓刚不耐烦地打断他,“王总,你今天来,不是就为了给我送雪茄,安慰我两句吧?有话直说!”

王忠军笑容僵了一瞬,旋即变得更加恳切,身体前倾,压低声音:“冯导,明人不说暗话。华谊现在遇到了坎儿,但根基还在!尤其是您这块金字招牌!只要您在,华谊就垮不了!我今天来,就是给您表个态,吃颗定心丸!”

他伸出两根手指:“第一,华谊上市计划不变!加速推进!一上市,您手里的股份,价值翻几番,板上钉钉!”

“第二,”他仔细观察着冯晓刚的脸色,抛出了精心准备的诱饵,“您心心念念的那个本子,《1942》!公司正式立项了!

只要您点头,上市融资一到手,立刻启动!投资预算,上不封顶!您要什么阵容,我们去请!要什么场面,我们给您造!这片子,就是冲着拿奖去的!冲奥!华谊全力支持!”

《1942》!冯晓刚心头猛地一震。这个反映河南大饥荒、他构思多年却因题材敏感、投资巨大而一直搁浅的梦想之作,一直是他的心病。华谊过去总以市场风险推脱,如今竟主动松口,还承诺“上不封顶”、“冲奥”?

冯晓刚脸上的冰霜肉眼可见地融化了几分。他拿起那根雪茄嗅了嗅,没点,慢悠悠道:“王总,画饼谁都会。”

“不是画饼!”王忠军斩钉截铁,“白纸黑字!我们可以签补充协议!《1942》就是华谊上市后首部S+级重点项目!资源绝对优先倾斜!我王忠军以人格担保!”

冯晓刚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在衡量这话的分量。最终,他哼了一声,将雪茄扔回桌上:“行,我信你王忠军一次。不过,《夜宴》的后期,你们得给我保障好了!演员的空缺,赶紧给我补上!别耽误我冲贺岁档!”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王忠军心中巨石落地,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稳住冯晓刚,华谊就赢得了喘息之机。两人又详细讨论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和应对策略,王忠军才起身告辞。

送走王忠军后,冯晓刚独自站在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他点燃那根雪茄,深深吸了一口。娱乐圈的风云变幻他见得多了,但这次的震动确实非同小可。

不过,对于导演来说,最重要的是能拍自己想拍的电影。《1942》的机会,他等了太久了。

当北京城沉浸在娱乐圈的喧嚣与震荡之时,纽约oA现代艺术博物馆内却是一片宁静。刘艺菲站在莫奈那幅巨大的《睡莲》前,仿佛被吸入那片朦胧而梦幻的光影之中。

汪言静静站在她身后半步,目光既欣赏着传世名作,也流连于画前那抹与艺术融为一体的倩影。

博物馆高挑的空间里,光线经过精心设计,柔和地洒在画作和参观者身上。人们低声交谈,脚步轻柔,生怕打破这份艺术的宁静。偶尔有导游带领着小团体经过,用各种语言讲解着莫奈的艺术成就和印象派的历史。

“汪言哥哥,”刘艺菲忽然轻声开口,并未回头,“你说,黄圣依……闹成这样,她真的会开心吗?”她的声音很轻,几乎融入了博物馆宁静的氛围中。

汪言的目光从画作移到她柔和的侧脸:“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同。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自在。开心与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这个圈子里,选择什么样的路,就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重要的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刘艺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又小声嘟囔:“解约听起来就好麻烦好累哦……还好我有汪言哥哥和妈妈……”语气里满是依赖与庆幸。她知道,若不是汪言和水晶影业的庇护,自己可能也要面对许多类似的纷扰。

汪言不禁失笑,轻轻揉了揉她的发顶:“别想那么多。做好自己就够了。你有你的路要走,不需要羡慕别人,也不需要为别人担心。”

“嗯!”刘艺菲用力点头,瞬间将烦恼抛诸脑后,笑容灿烂地转身挽住他的胳膊,“走!我们去Soho!我要给妈妈买条最漂亮的丝巾!还要给汪言哥哥挑个新钱包!”

两人并肩说笑着走出艺术殿堂,融入纽约街头喧嚣而充满活力的人流。阳光明媚,微风和煦。大洋彼岸娱乐圈的惊涛骇浪,此刻听来仿佛只是遥远背景里模糊的杂音。他们的世界宁静而美好,充满了咖啡香、艺术气息和彼此陪伴的温暖时光。

在北京,水晶影业总裁办公室内,则是另一番景象。刘小丽刚结束与韩国《熔炉》剧组的视频会议,屏幕上还显示着拍摄进度报告。助理小林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舆情简报快步走进来。

办公室装修典雅大气,墙上挂着几幅价值不菲的艺术品,整体风格低调而奢华。巨大的落地窗外,北京cbd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但与华谊办公室的紧张氛围不同,这里的一切显得井然有序,从容不迫。

“刘总,黄圣依那边的发布会闹得很大,通稿满天飞。另外,王京花刚刚已经正式公开宣布离开华谊了,大批艺人跟着走。”小林将简报轻轻放在办公桌上,语气平静专业。

刘小丽目光扫过那些耸动的标题——《黄圣依哭诉星辉五宗罪》、《王京花出走,华谊遭重创!》,她端起骨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普洱,语气平稳如常:“星辉的内部管理确有积弊,但黄圣依这事背后也不简单。

华谊那边,是迟早要来的风暴。通知公关部,密切关注,但我们不参与、不评论。所有关于茜茜和公司的通稿,重心必须放在《神雕侠侣》的拍摄进展和《盗贼们》的后期制作上。”

“是,刘总。”小林点头应道,随即补充,“华谊那边,王忠军总经理已经亲自出面稳住了冯晓刚导演,据说以《1942》的项目和上市承诺作为条件。”

刘小丽微微颔首,眼神深邃:“王氏兄弟的反应算快了。不过,经纪业务元气大伤已是事实。这行业便是如此,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艺人羽翼丰满后寻求单飞,是大势所趋。汪言说得对,经纪合作,重在好聚好散,不必强求。水晶影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始终是内容制作和Ip运营。”

她放下茶杯,目光转向窗外,都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告诉陈宇,《盗贼们》的后期,必须盯紧。特效、音效,一切按最高标准执行。我们的战场,永远在作品本身。”

“明白!”小林神色一肃,领命而去。

办公室重归宁静。刘小丽拿起手机,屏幕保护程序正巧切换到她女儿刘艺菲在纽约oA门前笑得无比灿烂的照片。指尖轻轻抚过屏幕上女儿青春洋溢的脸庞,她眼底商场上的锐利精明悄然褪去,被无限的温柔与坚定所取代。

窗外,北京的夜色渐深,霓虹灯光勾勒出城市的轮廓。而在遥远的纽约,晨曦才刚刚开始照亮曼哈顿的天际线。两个世界,两种节奏,却同样在时间的洪流中向前奔涌。

刘小丽知道,无论外面的风雨如何变幻,她必将为女儿,守住这片用水晶般心血与努力构筑起的坚实港湾。而此刻在纽约的女儿,正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时光,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浑然不觉——或许这就是作为母亲和企业家最大的成功。

她轻轻放下手机,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桌面的文件上。娱乐圈的风暴永远不会停息,但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定力,就能在浪潮中屹立不倒。水晶影业的路还很长,而她的使命,就是确保这条船始终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行。

夜幕完全降临,办公室内只留下一盏台灯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刘小丽继续工作着,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璀璨的夜景,思考着公司的下一步战略。在这个多事之秋,保持冷静和远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