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光影年华,我与天仙 > 第26章 片场博弈与犹太智慧

第26章 片场博弈与犹太智慧(2 / 2)

时间像是凝固了几秒。

“……好。” 娜塔莉终于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像是要把胸腔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压下去。她眼中的锋芒渐渐收敛,换上了一种棋逢对手的、带着点挑战意味的认真,“按你的方案拍。但是,” 她强调,“我保留对最终剪辑提出意见的权利。”

“当然。” 汪言点点头,语气也缓和下来,“剪辑室里见真章。” 他知道,这仗还没打完,顶多是中场休息。

当晚,娜塔莉下榻的酒店套房里,气氛比片场还紧绷。

“妈妈,你今天都看到了,” 娜塔莉卸了妆,素着一张脸,疲惫地靠在沙发上,但眼神异常清醒,“汪言……他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他不是那种能被随便几句话、或者什么‘好莱坞惯例’就牵着鼻子走的导演。他对片场的控制力是绝对的。而且……” 她顿了顿,眼神有点复杂,“他的眼光,真的很毒。他说得对,表演痕迹太重,堆砌特写,反而显得廉价,落了下乘。”

雪莉烦躁地在昂贵的羊毛地毯上来回踱步,高跟鞋敲在地板上,哒哒作响,像她焦躁的心跳。“但他太年轻了!娜塔莉!年轻就意味着经验不足!意味着他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判断失误!这是你的转型之作!是你彻底摆脱‘那个小女孩’形象的关键一步!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他一个人的判断上!我们需要保险!双保险!” 她猛地停下脚步,转身盯着女儿,眼神灼灼。

“保险?” 娜塔莉挑起一边眉毛,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

“哈维·韦恩斯坦!” 雪莉压低声音,几乎是凑到女儿耳边,眼中闪烁着精明的、仿佛看到救命稻草的光芒,“米拉麦克斯的哈维!他今天!就在刚才!派人联系我了!他对《朱诺》非常非常感兴趣!宝贝儿,你想想,哈维手里握着什么?是顶级的发行资源!是盘踞在奥斯卡评委圈子里几十年的人脉!是能把‘可能’变成‘一定’的手段!如果我们能让他介入,哪怕只是……” 雪莉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妈妈!!” 娜塔莉猛地从沙发上弹起来,声音尖锐得几乎破音,脸上是前所未有的严厉和……一丝厌恶?“不要!永远不要联系哈维·韦恩斯坦!想都不要想!”

雪莉被女儿这激烈的反应吓得往后一缩,像被烫着了:“为什么?!他可是哈维·韦恩斯坦!点石成金的哈维!他手里出过多少奥斯卡!他能……”

“他能毁掉一部真正的好电影!” 娜塔莉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冷冽和洞悉,“他能把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变成流水线上冲奖的标准件!他能用他那套所谓的‘公关手段’,把导演的心血、剧本的深度,轻飘飘地抹杀掉,然后把演员变成他操控奖项、换取利益的提线木偶!妈妈!” 她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母亲,看着窗外纽约城那一片璀璨却冰冷的灯火,“你说得对,我想拿奖!我非常非常想!但我想靠什么拿?我想靠的是‘真本事’!是我娜塔莉·波特曼在镜头前燃烧自己塑造出的朱诺!是汪言用他的才华讲述的这个关于迷失和救赎的故事!不是靠哈维·韦恩斯坦那些见不得光的交易和算计!”

她转过身,背靠着冰冷的玻璃窗,眼神像淬了火的刀子,直直刺向母亲:“告诉哈维的人,谢谢他的‘好意’。但娜塔莉·波特曼的表演,不需要他这种场外的‘保险’。想拿奖?那就各凭本事,在电影里见真章吧!” 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雪莉看着女儿眼中那不容置疑、甚至带着点决绝的坚持,张了张嘴,所有准备好的说辞都被堵了回去。她颓然地坐回沙发里,昂贵的羊绒披肩滑落一半也顾不上。这一刻,她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怀里的小女孩真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翅膀和方向,不再是那个任凭她安排星途的洋娃娃了。

几天后,片场休息的间隙。

汪言那部经典的香蕉型诺基亚8110在裤兜里嗡嗡震动起来。屏幕上跳着一个经过加密的号码。他走到一个堆满电缆箱的角落,按下了接听键。

“汪先生,” 电话那头是花旗银行负责他私人账户的经理理查德·唐纳森,声音一如既往的彬彬有礼,带着点程式化的恭谨,“雅虎(Yhoo)的股价,刚刚突破了100美元的心理关口。根据我们最新的评估,您目前的持仓市值已经达到了约1.8亿美元。考虑到近期市场波动性显着增加,存在一定的回调风险,我们建议是否可以考虑执行部分获利了结操作?锁定部分利润总是稳妥的……”

“不卖。” 汪言没等他说完,直接打断,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像是在说今天盒饭吃什么,“一股都不卖。我的指令不变:持有。一直持有到2000年1月。这是最终决定。” 他的语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似乎能听到对方倒吸了一口凉气。“……明白,汪先生。” 唐纳森的声音里,那份公式化的恭谨下,终于藏不住一丝惊讶和……敬畏。这个少年导演对互联网股票那种近乎偏执的笃定,简直像是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仰。

挂了电话,汪言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上还在跳动的雅虎股价——100.12。500?路还长着呢。但他心里那面鼓,敲得又沉又稳,纹丝不动。

他把那个沉甸甸的“香蕉”塞回裤兜,目光重新投向片场中央那片人造的凄风冷雨之中。

娜塔莉正站在那个临时搭建的天台上,按照汪言最终敲定的方案,拍摄那个雨夜里的背影镜头。没有声嘶力竭,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更没有她坚持要的怼脸大特写。她只是微微佝偻着背,单薄的身影在冰冷的、被灯光打得惨白的“雨水”中,显得格外渺小和孤独。肩膀,以一种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频率,轻轻颤抖着。像一棵在狂风暴雨里被狠狠抽打、枝桠乱颤,却死死咬着牙不肯折断的小树苗。监视器里,那个沉默的、浸润在冷雨和昏光里的背影,散发出一种无声的、却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的力量。那是一种内敛到极致、反而更具穿透力的绝望和坚韧。

汪言抱着手臂站在监视器后,嘴角终于勾起一丝真实的、带着点满意的弧度。

这才叫高光。不靠吼,不靠脸,就靠一个背影,把人心扎透。

片场外围,一辆不起眼的黑色凯迪拉克轿车悄无声息地滑入夜色。车里,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放下手中的高倍望远镜,对着后座阴影里的人低声报告:

“老板,波特曼小姐那边……明确拒绝了。她母亲赫许女士那边,似乎也……放弃了。”

阴影里传来一声模糊的、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轻哼,带着点黏腻的嘲弄,又像鬣狗舔舐牙齿时发出的那种令人不舒服的声响。

“啧……这小犹太妞儿……骨头还挺硬。” 阴影里的声音慢悠悠地响起,带着一种审视猎物的玩味,“行吧……给我盯紧点。这部《朱诺》……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