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人多眼杂,李德恩头上标签明显,名声在外,传出去,还以为他被宰执上官修收编了。
交了圣旨,取了印信,尘清眠下一站是东都皇宫殿前司。这是皇宫内一处偏殿,守卫东都皇宫内城的值班地点。以后他就在这里办公。
因为东都皇宫不设郎中令,如今他便是殿前司的主官。
他的手下有两名武佥,左武佥名叫周重,右武佥名叫冯波,相当于百夫长,各自统领一百名禁军,护卫东都皇宫内城皇宫各殿门。
给两名武佥验过印信,尘清眠便算是走马上任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平时他只要白天过来应个卯就可以,晚上有他们两人值夜。当然,有大事发生,尘清眠也是要值夜的。
走马上任,尘清眠本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招募一伍亲兵,家将不用,用赵三就可以。
但是,在吏部听了左侍郎李德恩的话,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万一他只是被朝廷推出来,为了九卿议会召开,临时凑数只做一回举手中郎,会议过后,过河拆桥,立马把他撤了,那时亲兵招募了,丢人不说,还得解散安置,找谁说理去。
临时,有赵三这个家将就够用了。
这个从三品的实职武官,堪称是为尘清眠量身定制。
只要每天来应个卯,就可以躲清闲看典籍,和在威远侯府没什么两样。
他只不过是从侯府书房搬到了皇宫偏殿。
皇帝不在这里办公居住,几十年都不开早朝,就是有人造反,也不会攻打皇宫。还可以随意出入东都皇家观文殿,真是静谧安宁的读书好去处。
因为知道他是“儒将”,他又没招募亲兵,他手下的两名武签也只当他是来镀金的,虽不鄙视,对他也不当回事,有事他们自己就办了,绝少打扰他,他也乐得清静。
尘清眠懒得揽事,躲在殿里,琢磨着吏部侍郎李德恩提起的,半旬后即将召开的九卿议会。
说起来这个九卿议会,挺重要的。
九卿议会的全称实际是六部九卿议会。
与会人员必须是六部九卿的长官,也就是一把手。
但是东都的六部,全都不设尚书,有左侍郎主事,也就是没有长官,礼不可废,六部的左侍郎不是长官,就无权参加六部九卿议会,东都这边就成了九卿议会,没六部什么事了。
所以吏部左侍郎李德恩,官位品秩虽然比尘清眠高,说话却也酸溜溜的充满醋意。
皇帝驾崩时日已久,太子新丧,这次九卿议会,最主要的议题是向朝廷宰执推举新皇帝人选。九卿议会推举出来的人选未必就是真命天子,主要是程序合法正统,能够为新皇诞生造势。
风声传出,九卿长官炙手可热,便成了各方面拉拢的对象。
本来东都这边九卿长官只有郎中空缺,谁也没想到这么大的一张饼,砸在了威远侯尘清眠头上。
一时间,让本来门可罗雀的威远候府,宾客纷至,你来我往,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烦不胜烦,尘清眠索性来个二皮脸,只收礼不见客。背地里得了个傲慢的骂名,却省得清静。
终于熬到了九卿议会召开。
东都这边的九卿议会又称小九卿议会,因为没有六部头面人物出席。
最大的牌面,是殿前主持人二皇子齐王秦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