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禾一边忙着找学习资料,跟 “大头” 的黑市交易也没断。这毕竟是她现在最稳的进项,攒钱买房还得靠这个。
有次交完货,看着大头蹲在地上数面粉袋子,苏禾抱着试试看的念头,跟他闲聊时随口提了句:“大头,你路子广,平时跑东跑西的,要是看着有旧的外语教材、词典什么的,帮我留个心眼呗?” 她没抱啥希望,毕竟大头主营的是粮食、布匹这些刚需货,跟书本八竿子打不着。
没想到过了俩礼拜,再见面时,大头脸上带着点 “我早有准备” 的神秘笑,从三轮车座位底下摸出个布包,解开绳结掏出两样东西:“妹子,瞧瞧!给你淘着好东西了!”
苏禾接过来一瞅,眼睛一下子亮了,一本《新概念英语》,蓝色封面虽有点磨边,内页干净完整,还是六十年代末的版本;更让她意外的是,另一样是台银灰色的短波收音机,金属壳子有点旧,却没掉漆,按钮也完好。
“这收音机可是费了我不少劲!” 大头手指头敲了敲机壳,声音压得更低,“听说调好了能收外国台,叽里呱啦说洋文的那种!什么 bbc,里头好像有个《Follow 》的英语节目,还有 VoA…… 信号好的时候能听见!你拿回去试试,说不定对你学洋文有用!”
苏禾心里又惊又喜,可转念一想就凉了半截,短波收音机在这年代太敏感了,听 “敌台” 要是被发现,那可不是小事,搞不好要惹大麻烦。
她立刻断了在有人地方用的念头:在苏家大院用?想都别想,就算插耳机,也怕隔墙有耳,万一邻居听见点洋文声,跑去街道举报,她根本说不清;在学校宿舍用?更不行,人多眼杂,保不齐有 “进步” 同学去告发。
苏禾压下心头的悸动,给了钱谢过大头,把书和收音机仔细包好,一离开交易点就收进系统仓库。
“先存着,以后总有安全的时候用。” 好在她有英语底子,手头有《许国璋英语》和这本《新概念》,足够先自学,收音机顶多算未来的辅助,眼下不是必需的。
这笔意外收获像藏起来的秘密武器,让她对学习更有底气。
只是再学德语、法语的念头就更渺茫了,相关资料比英语还难找,几乎没处下手。
一个周末,苏禾又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去了京市最大的新华书店。
店里人来人往挺热闹,可到了 “外文书籍” 柜台,冷冷清清的。
高大的书架空了大半,就零星摆着几本红封皮的俄文书,还有几本薄薄的宣传册。
她在书架前转了好几圈,连本德语或法语入门小册子都没找着,只能叹口气。
就在她蹲在书架底层、借着微弱光线仔细找的时候,身后传来个熟悉的低沉声音:“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