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掌心震动了一下,姜悦兮低头一看,那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私信还躺在屏幕上,字句清晰得刺眼。
“你以为他真只为你一个人准备了书签?”
她手指一蜷,把屏幕按灭,没让情绪浮上来。
沈墨渊察觉到她停顿,侧头问:“怎么了?”
“没事。”她扬起笑脸,把手机塞进兜里,“刚才班长说提前十分钟,咱们快点。”
他点头,两人并肩走进教学楼。走廊灯光亮堂,脚步声清脆,可她总觉得背后有股视线黏着,像风吹不散的薄雾。
302教室门开着,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班长正在调试投影仪,见他们进来,招手示意:“悦兮,你坐我旁边那个空位,墨渊你坐她边上,老师特意安排的。”
姜悦兮挑眉:“还安排座位?搞得跟颁奖典礼似的。”
“本来就是。”班长笑,“你可是补考最高分,还有证书发呢。”
她刚要说话,余光瞥见林悦从后排走了过来。她穿着米白色针织衫,头发松松挽起,看起来温温柔柔的,朝她笑了笑:“悦兮,恭喜啊,97分,太厉害了。”
声音很软,像糖浆化开。
姜悦兮本能地往后缩了半步,嘴上却笑着说:“你也加油,下次一定能过。”
“我差八分呢。”林悦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飘向沈墨渊,“墨渊,你考了多少?”
“98。”他答得干脆,语气没有波澜。
林悦嘴角微僵,随即又弯起来:“还是你稳。以前考试你也总比我高那么一分两分……那时候我还总缠着你讲题。”
姜悦兮耳朵一动,手指无意识地掐了下掌心。
沈墨渊却像是没听见后半句,只淡淡说:“现在讲题的人是你该找的辅导老师。”
林悦笑容淡了点,还想说什么,班长在前面喊:“大家安静一下,老师马上到,先把成绩单投影出来!”
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投影幕布亮起,补考成绩表整整齐齐列着,名字、分数、是否通过,一目了然。
姜悦兮的名字在最上面,97分,通过。
林悦的名字往下数了好几行,72分,未通过。
底下有人小声议论:“哇,姜悦兮真是逆袭啊,听说她之前差点挂科。”
“人家有沈墨渊带着复习,能差吗?”
“也是,金童玉女配一脸。”
姜悦兮听得脸颊微热,偷偷瞄了眼沈墨渊,他正低头看手机,眉头微皱,像是收到了什么消息。
她想问,又忍住了。
老师很快进了教室,简单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然后宣布:“本次补考年级第一的同学是——姜悦兮同学,请上台领取荣誉证书。”
掌声响起。
她站起来,裙摆蹭到桌角,差点绊了一下,沈墨渊伸手扶了她一把。
“上去吧。”他低声说,“你值得。”
她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接过证书,笑着说了句“谢谢老师”,转身时正好对上林悦的目光。
那双眼睛里没有祝贺,只有沉沉的暗光。
她心跳快了半拍,但还是挺直背走回座位。
证书被她紧紧抱在怀里,像一块盾牌。
老师继续讲话,提到补考整体情况,强调纪律和诚信,姜悦兮听得有些走神。直到老师说:“接下来,请学生会副主席林悦同学发言,分享一下备考经验。”
她猛地抬头。
林悦站起身,整理了下衣角,走到讲台前,声音轻柔:“其实这次我没考好,没什么经验可分享。但我一直觉得,学习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比如……我和墨渊高中时就经常一起刷题,他帮我解过很多难题,那时候我就觉得,有个靠谱的搭档真的很重要。”
全班安静了一瞬。
有人开始交头接耳。
“他们高中就认识?”
“不是吧,沈墨渊不是一直独来独往吗?”
姜悦兮的手指捏紧了证书边缘,纸张发出轻微的折痕声。
沈墨渊却依旧坐着,神情未变,只是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滑了一下,像是在回消息。
林悦继续说:“虽然现在我们不在一个班级了,但他还是会在群里发些资料。前几天他还私聊我,说这份模拟卷很有用,让我重点做第三大题。”
姜悦兮猛地转头看他。
他抬眸,与她对视一眼,轻轻摇头。
“假的。”他低声道,“我没发过。”
她张了张嘴,还没说话,林悦已经走下讲台,经过她身边时,轻声说:“悦兮,别误会,我只是实话实说。”
她没回头,径直回到座位。
教室里的气氛微妙起来。
姜悦兮感觉四周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背上。有人同情,有人怀疑,还有人等着看戏。
她咬了下嘴唇,正想开口,沈墨渊却先站了起来。
“老师。”他的声音不高,但足够清晰,“我申请补充一句。”
全班一静。
老师愣了下:“你说。”
沈墨渊从书包里拿出一张打印纸,递给老师:“这是上周我发在学习群里的数学资料原文件,里面有时间戳和上传记录。第三大题后面标注的是‘重点练基础’,不是‘重点做’。另外,我从未私聊过林悦同学关于补考的内容。”
老师接过看了看,点头:“确实如此。”
他又转向全班,声音平稳:“我也澄清一点,我和林悦高中只是普通同学关系,没有一起刷题的习惯,更不存在所谓的‘默契搭档’。如果她记错了,我可以理解。但如果是为了某种目的刻意提起,那就另当别论。”
空气仿佛凝固了。
林悦脸色变了,猛地站起来:“沈墨渊!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明确。”他看着她,“不要把友情包装成别的东西,尤其在我已经有女朋友的前提下。”
“你——”林悦气得发抖,“你以前可不是这样对我的!”
“以前?”他冷笑一声,“以前你转发我朋友圈都要加一句‘我们曾经’,我删了三次,你还发。我现在站在这里,只说一次:我和你,过去是朋友,现在是同学,未来也不会有更多关系。请自重。”
教室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