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鉴宝重生,我只懂鉴宝 > 第364章 古格的眼:银与矿的千年秘语

第364章 古格的眼:银与矿的千年秘语(1 / 2)

宫本藏的话像颗石子,投进考古专家们的心湖。雷国中推了推眼镜,指尖划过面前的考古报告——纸页边缘沾着皮央遗址的黄土,还留着高原紫外线晒出的脆痕。

“去年七月,我们在杜康大殿的穹顶下挖到它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的声音像揉碎的酥油饼,带着点高原特有的沙哑,“那尊铜像坐北朝南,兽座莲台是用整块青石雕的,莲瓣上还嵌着绿松石。4臂各执法器:左边是金刚杵,右边是莲花盏,后两臂托着经卷——最奇的是它的头。”

帐篷里的酥油灯晃了晃,映出众人凑过来的脸。雷国中掏出手机,翻出那张出土时的照片:“头戴化佛宝冠,额心嵌着颗鸽蛋大的红珊瑚,最绝的是——它长了3只眼。”

“3只眼?”白发老教授抽了口旱烟,烟锅里的火星子亮了亮,“不是壁画里的王后?”

“正是。”雷国中点开特写,照片里的铜像眼球泛着冷银,“我们用x光测过,眼球是失蜡法铸的空心银壳,里面填了云母粉——千年过去,银壳没氧化,云母还闪着光。更奇的是,它的瞳孔是竖的,和古格壁画里的王后一模一样。”

宫本藏补充:“鲁巴的工艺,全藏区独一份。他们铸佛像从不用模具,全凭手工敲打——金、银、铜按比例熔在一起,冷却后自然成型,连接缝都找不到。这尊‘古格银眼’,就是鲁巴工匠用王后的眼睛做模子,铸出来的佛像。”

“要懂‘古格银眼’,得先懂古格王朝。”雷国中合上报告,望向帐篷外的雪坡,“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崩了,赞普的孙子德祖衮带着残部逃到阿里——就是现在扎达县的地界。”

他掰着手指头数:“他们在象泉河南岸建了都城,用石头垒起3米高的城墙,城里有108座佛塔,每座塔里都藏着佛经。古格人不种地,靠冶炼金银和贸易为生——象泉河的水含着金砂,鲁巴的工匠把金砂炼成金箔,贴在佛像上;又把银矿炼成银线,织成袈裟。”

白发教授插了句:“我看过英国人麦克霍斯的笔记——1912年他从印度过来,站在象泉河边,看见古格城堡的影子映在水里,像座浮在金上的城。他写:‘那里的黄金,能铺满整个山谷。’”

“可这么富的王朝,怎么说没就没了?”有人问。

雷国中的声音沉下来:“17世纪,拉达克人打了过来。古格国王带着军民躲进城堡,拉达克人用火烧了粮仓,用石头砸开城墙——最后,十万古格人,要么战死,要么失踪,要么…走进了藏尸洞。”

帐篷里静得能听见雪落的声音。陈云摸着怀里的秦半两,想起老周生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古格的秘密,藏在王后的眼睛里——那不是装饰,是矿脉的眼睛。”

“说到矿脉,就绕不开那个‘超级黄金宝库’。”雷国中翻开一本泛黄的《藏传文管会纪要》,“吐蕃历代国王把黄金藏在象泉河源头,古格人继承了这个传统——他们把每年开采的金砂,铸成金砖,码在地下洞穴里。传说宝库有九道门,每道门都有机关,守着的是吐蕃时期的巨龙。”

“真的有?”有人问。

“谁也没见过。”雷国中摇头,“这些年,日本探险队带了金属探测器进去,结果在沙漠里迷路,全死了;美国富豪雇了盗墓团伙,刚进山就遇到雪崩——宝库的传说,成了古格最毒的咒。”

陈云突然开口:“各位前辈,有没有关于古格王后的故事?”

众人面面相觑。白发教授想了想:“王后?好像是鲁巴家族的女儿,叫梅朵拉姆。鲁巴把她嫁给古格王,带过去了冶炼手艺——她的眼睛,据说天生是银色的,能看穿金矿的位置。”

“银色的眼睛?”陈云的心跳快了半拍,“和铜像里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