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的这一套连招,借助吕佳辉这张刚刚重新擦亮的“嘴”。
彻底将龙港升、魏同等人逼入了舆论的绝境!
龙港升瘫在椅子上,面如死灰,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完了,这次,真的被江浩这小子……捅到要害了!”
借助《无间道》翻盘而重新积累,甚至更胜从前的名气与公信力。
吕佳辉这番在电视上声情并茂、悲愤交加的控诉。
如同一颗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引爆了全港城的舆论!
经过一夜的发酵,第二天的港城,彻底被一股反思、忏悔和愤怒的浪潮所席卷。
街头巷尾,茶餐厅,办公室,乃至学校的走廊,人们都在热议着同一个话题……
吕佳辉的预言,和《古或仔》的罪孽。
报纸头版几乎清一色地转载或引用了吕佳辉的言论,措辞比前一天更加激烈。
《古或仔2》引发的青少年暴力事件案例被不断补充、详述、
与吕佳辉多年前的批评文章相互印证,形成了一条无可辩驳的“预言链”。
无数当初嘲笑过、辱骂过吕佳辉的普通市民,在看了专访,读了报道后。
回想起自家孩子或邻居少年近期言语行为的变化……
回想起街头日益增多的青少年斗殴新闻……
一种强烈的自责和幡然醒悟的情绪涌上心头。
一位在茶餐厅看报的中年男子,猛地将报纸拍在桌上,痛心疾首地对着同伴感叹。
“唉!糊涂啊!当初我们真是糊涂啊!”
“是我们错怪了吕佳辉,错怪了吕老师啊!”
他指着报纸上吕佳辉身穿白色唐装的照片,语气充满了敬佩。
“他才是真正有远见的人!是大预言家!”
“我们都被那虚假的热血和兄弟情,给蒙蔽了双眼!”
旁边一位主妇模样的女人也连连点头,眼眶甚至有些发红。
“是啊,吕老师当初顶着那么多骂名,还要坚持说真话。”
“是为了我们港城好,为了我们的细路仔(小孩子)好啊!”
“我们……我们当初还跟着一起骂他,真是……”
“真是对不起他啊!”
收音机的点歌频道里,甚至有年轻听众打电话进去,声音带着哽咽。
“主持人,我……我想点一首歌,送给吕佳辉老师。”
“我为我以前在网上骂过他的话道歉……”
“吕老师,我们错了,我们真的错了!”
这种集体性的忏悔情绪,在那些参与过辱骂吕佳辉的年轻人,中尤为强烈。
他们用着带有黑色幽默的方式,试图化解当年的尴尬与如今的愧疚。
“吕老师!对不起!当年是我嘴贱!”
“我承认错误!”
“吕老师,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们一般见识!”
“您是对的!”
甚至有人喊出了那句充满戏谑,却又代表着彻底认输和解的口号。
“吕老师!我们错了!允许您妈降落!”
“港城机场随时欢迎!”
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却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
成为了大众向吕佳辉集体道歉、承认其先知地位的标志性话语。
一时间,“吕老师”、“大预言家”、“允许降落”成了港城最新的流行词。
吕佳辉的个人形象,完成了一次从“行业败类”到“忍辱负重的业界良心”。
再到“忧国忧民的社会先知”的三级跳。
达到了他职业生涯从未有过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