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江浩。
则成功地借助吕佳辉这张牌,将公众的怒火和注意力。
牢牢地锁定在了《古或仔2》及其背后的龙港升、魏同身上。
民意,这把最锋利的武器,已经被他完全握在了手中。
龙港升和魏同面对的,已经不再是商业竞争失败,而是汹涌澎湃的公众质疑和信任危机!
舆论的浪潮一旦达到鼎盛,其力量足以掀翻任何看似坚固的船只。
而此刻,张富贵和他名字后面紧跟着的“导演”二字,就正处于这滔天巨浪的最中心。
被冲击得摇摇欲坠,狼狈不堪!
就在几天前,他还沉浸在“两周2000万票房”带来的虚假风光里。
听着剧组人员违心的吹捧,幻想着自己即将取代江浩,成为港城影坛的新贵。
导演的头衔,对他而言是荣誉,是地位的象征。
然而,一夜之间,天地变色!
当“危害社会”、“毒害青少年”、“教唆犯罪”这些沉重如山的标签。
通过吕佳辉之口和无数媒体的渲染,死死地钉在《古或仔2》身上时。
他张富贵的名字,就不再是荣誉的象征了。
那“导演”的头衔,此刻仿佛变成了认罪书上的签名!
变成了犯罪现场的责任认定!
在公众愤怒的视野里,是他张富贵,亲手执导了那些被指责为“诱导暴力”的砍杀场面。
是他,放大了那些被批判为“扭曲价值观”的江湖义气。
是他,将这个“社会毒瘤”加工制作后,推向了市场,推给了无数青少年!
“导演张富贵”……这五个字在报纸的批判文章里。
在电台的声讨声中!
在市民的唾骂里!
反复出现。
每一次出现,都像是在对他进行公开的审判。
他不再是那个“成功的商业片导演”。
在许多人眼中,他赫然变成了一个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罔顾社会责任的“文化罪犯”!
曾经巴结他的演员、投资人,现在避之唯恐不及。
电话打过去要么无人接听,要么就是冰冷的敷衍。
之前邀请他出席活动的场合,也纷纷发来取消通知。
他仿佛成了一个行走的瘟神,所到之处,带来的只有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的议论。
更让他恐惧的是,已经有激进的市民团体和所谓的“受害者家属”。
开始到电影公司门口抗议,甚至有人举着牌子,上面写着“严惩毒瘤导演张富贵!”
他从一个名利场的追逐者,瞬间跌落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这种从云端狠狠砸进泥潭,并且还被无数只脚踩住的滋味,让他几乎崩溃。
他躲在昏暗的房间里,拉紧窗帘,不敢看外面的报纸,不敢听收音机,更不敢出门。
那“两周2000万”的票房数据,此刻回想起来,不再是功勋章。
反而像是一张张记录着他“罪行”的铁证,每一张票根都仿佛沾着街头少年斗殴时的血迹。
“我不是……我没有……”他抱着头,蜷缩在角落,神经质地喃喃自语,试图否认这一切。
但舆论的洪流已经将他淹没,不会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
然而,躲藏,在已经被点燃的公众怒火和无所不能的港城狗仔面前。
是徒劳的。
就在舆论发酵到顶点的第二天。
张富贵藏身的那家不算起眼的酒店,地址不知被谁泄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