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佳辉仿佛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时而低头疾书,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时而抬起头,眼神空洞地望着播放机屏幕。
仿佛那里还在回放着电影的片段,嘴里还无声地喃喃着什么。
记者和摄像师们面面相觑,皱起了眉头。
这和他们预想中的场景完全不同。
他们本以为会看到一个摇尾乞怜、急于抓住救命稻草的落魄文人。
或者是一个愤世嫉俗、满口抱怨的失败者。
但眼前这个近乎癫狂、彻夜未眠、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的吕佳辉。
身上竟然散发出一种让他们感到陌生甚至有些心悸的气场……
那是一种混合着痛苦、悔恨、以及某种被强烈灵感击穿后不顾一切的……
狂热?
领头的一位资深记者轻咳了一声,试图打破这诡异的气氛。
“吕先生?我们……是唐小姐安排来的。”
吕佳辉这才仿佛被从另一个世界拉回现实,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转过头。
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聚焦在来人身上。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那双燃烧着的眼睛,逐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记者和摄像机镜头。
那眼神,复杂得让人心惊。
里面有彻夜未眠的疲惫,有身处窘境的难堪。
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和一种急于宣泄的、几乎要喷薄而出的……
表达欲!
他扬了扬手中那厚厚一叠写满字的纸。
声音因为熬夜和激动而异常沙哑,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
“你们来得正好……我,写完了。”
……
1987年,12月20日。
两大备受瞩目的电影……
《古或仔2》与《无间道》,在无数目光的聚焦下。
于同一天,正式登陆港城各大影院!
《古或仔2》 这边,声势可谓滔天。
龙港升与魏同联手,动用了旗下所有能调动的媒体资源,进行了长达数周的狂轰滥炸式宣传。
巨大的海报贴满大街小巷,电视上不断播放着精心剪辑的、充满火爆打斗和“兄弟情义”的预告片。
凭借着前作积累的庞大粉丝基础,和这种空前的宣发攻势。
影片尚未上映,热度就已经达到了顶点。
首映当日,各大影院门口人潮汹涌,无数年轻观众和帮派背景的人群早早排队。
期待着再次体验那份街头热血的刺激。
场面喧嚣,盛况空前。
相比之下,《无间道》 这边的宣传阵仗,则显得异常“寒酸”和“另类”。
没有铺天盖地的海报,没有循环播放的预告片。
它唯一的、也是最初并未引起太多人重视的宣传。
仅仅来自于一篇发表在报纸某个不算起眼版面上的影评。
而这篇影评的作者,是早已身败名裂、几乎被所有人遗忘的……
吕佳辉。
在这篇题为 《无间炼狱:一部叩问灵魂的时代悲歌》 的长篇评论中。
吕佳辉一改往日的油滑与功利,字字珠玑,笔锋沉痛而锐利。
仿佛用尽了毕生的学识和全部的情感。
他没有纠缠于细枝末节,而是直指《无间道》的核心价值。
他极力宣扬这部电影的“存在意义”,称其彻底打破了港城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