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 > 第265章 洪承畴的汇报2

第265章 洪承畴的汇报2(2 / 2)

儒释两道,一者治世,一者治心,相辅相成,共化人心,已然构筑起东瀛新的精神世界。昔日所谓‘和魂’,已在‘夏风’涤荡下,日渐消散。”

“至于东瀛余孽,”洪承畴声音转冷,图册上也出现了那座被高墙环绕的“东瀛王府”素描,“原东瀛伪天皇‘后水尾’,已被陛下降封为‘东瀛王’,实则名存实废。臣谨遵圣意,将其安置于总督府旁特设的‘东瀛王府’内。

此府高墙深院,戒备森严,仅有数十名经严格审查之仆役伺候其起居。这位‘东瀛王’不得随意出入,不得与外界有任何文书、口信往来,日夜处于龙鳞卫精锐的严密监视之下。

其人形同囚徒,昔日所谓‘万世一系’之神性光环早已破碎殆尽。臣可担保,此獠绝无可能再成祸源,东瀛之地,唯有大明,唯有陛下天威!” 袁可立和李邦华对视一眼,皆微微点头,对此等处置表示认可,彻底消除旧主象征,乃稳固统治之必需。

三、 金融革新,墨白之功,宝钞风行列岛

洪承畴郑重地翻到图册金融部分,并示意随从抬上一箱崭新的“大明宝钞”样本,以及一份详细的报表,同时向林墨白的方向微微颔首致意。

“陛下,东瀛金融革新之成功,首功当属林墨白林大人!若非林大人运筹帷幄,制度设计精妙,推行步步为营,绝难在一年内于此新附之地,成就此等奇迹!”

他拿起一叠印制精美、纹饰繁复、加盖了皇家银行东瀛分行及各府分号朱印的宝钞,呈递上去。“陛下请看,此乃在东瀛通行之‘大明宝钞’,其样式、防伪与本土略同,唯加印‘东瀛通行’字样及编号。林大人之策,可谓刚柔并济,环环相扣:

“其一,确立信用,双轨并行。林大人下令,皇家银行东瀛分行及下辖各府分号,必须确保宝钞可随时、足额兑换等值银元或铜钱。同时,官府所有税收、田赋、商税、关税,一律只收宝钞;官员俸禄、军士饷银、朝廷工程款项,一律只发宝钞。此令一出,宝钞之国家信用立刻确立。”

“其二,网点遍布,便利兑换。林大人抽调精干人员,携大量本金,在五省省府、重要港口、藩王驻地乃至大些的城镇,迅速设立了超过五十家皇家银行分号或代办点。无论军民商贾,皆可方便地用金银铜钱兑换宝钞,或用宝钞兑换金银,手续简便,童叟无欺。此举彻底消除了百姓对宝钞‘无处兑换’的担忧。”

“其三,严刑峻法,扫除障碍。颁布《东瀛宝钞通行令》,严厉打击拒收宝钞、刻意压价、私铸钱币、伪造宝钞之行为。初犯重罚,再犯抄家流放,情节严重者斩立决。由总督府、按察司及龙鳞卫联合执法,雷厉风行,迅速扫清了推行障碍。”

洪承畴脸上露出由衷的赞叹之色:“陛下,不过一年,效果之显着,令人惊叹!如今东瀛五省,不论是大明来的官兵、移民,还是归化的东瀛百姓;不论是福王府的鱼款,还是鲁王府的学粮;不论是惠王辖地的海商巨贾,还是瑞王边地的屯田移民;上至各省巡抚、藩王属官,下至市井小民、田间农夫,皆对宝钞喜爱非常,视若珍宝!”

他详细解释道:“其因有四:一曰轻便,大宗交易再无需携带沉重之金银,一叠宝钞即可轻松完成;二曰安全,免却了运输、储存金银之风险与不便;三曰信用坚挺,皇家银行随时兑付,无人怀疑;四曰流通无阻,五省之内,凡有交易处,无有不接受宝钞者。昔日东瀛各地藩阀私铸之劣质金银币、乃至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已迅速被宝钞取代。金融血脉已与我大明本土彻底贯通,东瀛经济命脉,已牢牢握于朝廷之手!林墨白大人曾言:‘金融一统,胜十万兵!’臣深以为然。此乃新政之基石,其功至伟!” 林墨白依旧沉静,但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户部尚书李长庚抚掌轻叹:“墨白此策,确为理财妙手,解了海外用度之大患,更收经济掌控之奇效!”

朱啸仔细查看着手中崭新的宝钞,听着洪承畴的叙述,眼中精光闪动。林墨白果然没有让他失望,金融手段的巧妙运用,其控制力甚至超过刀兵。太子朱慈熠也好奇地看着那精美的纸币,似乎隐约理解了这小小纸片背后蕴含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