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意外事件(2 / 2)

“我会去说明情况,不会让你为难。另外,这位李秀才既然生活困顿,又有学识,书局何不聘请他做些校勘、抄写的工作?总好过他流落街头,于朝廷体面也无光。”

掌柜的看到那玉牌,虽不明具体来历,但心知眼前年轻人绝非普通富家子弟,态度立刻恭敬了许多:“公子所言极是,是小人考虑不周。就依公子所言。”

他转身对李秀才道,“李秀才,方才得罪了。若你愿意,以后可来书局帮忙校书,按月支取工钱,如何?”

李秀才愣住了,随即激动得热泪盈眶,对着朱啸深深一揖:“多谢公子!多谢公子仗义执言!公子大恩,李墨没齿难忘!”

朱啸微微一笑,将书和五块银元一同塞到李墨手中:“举手之劳,不必挂怀。好好赡养母亲,用心做事便是。”

他又对掌柜的低声交代了几句,强调清查需谨慎,勿要扩大化,以免引起士林非议。

处理完这个小插曲,朱啸和素月继续前行。素月低声道:“哥,这文教清源司……看来

朱啸目光深邃,看着熙攘的人群,轻声道:“任何新政,推行之初难免如此。关键在于及时纠偏,建立有效的反馈和监督机制。

回头让隐龙卫重点关注一下这个新衙门,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思想文化之事,堵不如疏,引导胜过禁绝。这件事,也提醒了我。”

离开喧闹的市井,朱啸一行的下一站,便是闻名天下的江宁织造局。

如今的织造局,早已非纯粹为内廷供奉绫罗绸缎的机构,其部分职能已与蓬勃发展的皇家商会深度合并,兼具官营生产与先进纺织技术试验、推广的双重性质,成为连接宫廷需求、民用市场与技术革新的重要节点。

马车尚未抵达织造局高大的门墙,远远便听到了那如同时代脉搏般强劲有力的喧嚣机杼声,仿佛一座永不停歇的工业心脏在搏动。

踏入那座占地广阔、经过重新规划设计的织造工坊主车间,声浪与景象更是扑面而来,冲击着每个人的感官。

与传统印象中千百名织工俯身于木质织机前,凭借纯熟手工缓慢织造的场景截然不同,眼前是数十台经过工部格物院与能工巧匠联手改良的大型提花织机在同步运转。

这些织机体型庞大的钢铁巨兽,部分关键传动结构和支撑件采用了坚固的熟铁构件,取代了易磨损的木质部件,使得运行更加稳定,传动效率更高。

最引人注目的是,通过预先根据设计图案打制好的提花纸版(一种由厚纸板制成的原始程序),机器便能自动控制经线提综,织出复杂精美、循环往复的图案,其效率比之最熟练的老师傅纯手工操作,提升了何止数倍!

工坊内,为了确保织造精度,即便是白日,也点燃了大量的鲸油灯与牛油大蜡,将车间照得亮如白昼,光影在飞速运转的机件间跳跃闪烁。

车间的动力来源更是令人侧目——并非人力或水力,而是在隔壁动力房内轰鸣的、经过改良的小型蒸汽机。

灼热的蒸汽推动活塞,通过复杂的皮带轮系统,将动力传递到每一台织机,带动着这些钢铁与木材结合的庞然大物规律地运转,俨然一派近代工厂的雏形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棉絮、丝线、润滑油以及一丝淡淡的煤炭燃烧后的气味,这是一种属于工业时代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