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 > 第211章 科举舞弊(5)

第211章 科举舞弊(5)(1 / 2)

朱啸看向堂下诸位大员,语气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巡抚,郑按察,后续抄家、流放事宜,就交由二位督办。务必细致,不得有误,若有差池,本官唯你们是问!”

李德仁和郑永年赶紧起身,躬身应道:“下官遵命!定当恪尽职守!”

刑场设在济南府最繁华的闹市口。昔日这里车水马龙,今日却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几乎全城的士子,无论贫富,都聚集到了这里。

高台之上,监斩官面色肃穆。台下,人头攒动。

当张员外被押上刑台时,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声浪。

“杀了他!”

“苍天有眼!”

“为寒门正道!”

许多贫寒士子攥紧了拳头,热泪盈眶。他们苦读新学旧典,钻研格物算术,一次次名落孙山,并非才学不济,而是败给了这些蛀虫的银元和关系。

今日,这口憋闷了太久太久的恶气,终于要随着这一刀,彻底宣泄!

监斩官验明正身,掷下令箭。

“时辰到——行刑!”

膀大腰圆的刽子手含了一口酒,喷在雪亮的鬼头刀上。

阳光下,刀锋闪烁着刺骨的寒光。

手起,刀落!

一道血光冲天而起,那颗曾经充满算计和贪婪的头颅滚落在地,无头的尸身轰然倒下。

刹那间,整个刑场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随即,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叫好声如同山呼海啸般爆发开来,直冲云霄!

许多士子相拥而泣,更有甚者,朝着京城方向,朝着府衙方向,长揖倒地。

这颗人头的落地,真正如同一道惊雷,狠狠劈开了笼罩在山东科场上空的乌云!

那些曾经心存侥幸,走了门路、花了银元的考生和家族,闻讯后无不魂飞魄散,连夜退赃的退赃,撇清关系的撇清,整个济南府官场和士林,风声鹤唳,一片肃杀。

弊案虽了,但留下的烂摊子却亟待收拾。

赵崇古去职,提学副使空缺,眼看新式乡试在即,山东学政风气经过此番震荡,更是需要一位既通晓传统经典,又深刻理解并支持新学、德才兼备、足以服众的人来稳定局面,主持大计。

驿馆内,烛火摇曳。

朱啸揉了揉眉心,看向侍立一旁的素月:“龙一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素月轻声道:“回公子,龙统领带着人这几日走访了济南各大书院、茶楼酒肆,士子们议论纷纷,对此次雷霆手段拍手称快,但对于谁来接任提学副使,也是众说纷纭。”

“哦?都推荐了哪些人?”朱啸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多是推荐一些现任的学官,或是德高望重的老翰林。不过……”素月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奇异的神色,

“有一个名字,在寒门士子中被反复提及,赞誉极高,但在官员之中,却似乎……鲜少有人说起。”

“是谁?”朱啸来了兴趣。

“济南府学教授,陈子龙。”

“陈子龙?”朱啸在脑海中搜索了一下,并无印象,“区区七品教授?有何特别之处?”

“据龙统领回报,此人身世寒微,今年三十有五,却学识渊博,不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更难得的是对格物、算术、乃至泰西几何、物理等新学都有深入研究,并非泛泛而谈。

他常言‘圣人之道,在格物致知,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认为新学乃格物之延伸,二者本为一体。

更因其为人刚直不阿,常在府学讲堂上公开抨击科场积弊,倡导‘学以致用’,认为读书人当兼容并包,通晓古今之学,研习经世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