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妥当,朱啸语气缓和下来,对太子招招手。朱慈熠走到近前,朱啸握着他的手,谆谆叮嘱:“熠儿,莫要慌张。袁先生、孙先生皆是国之柱石,王先生、毕先生亦是干城之臣。
你只需多听、多看、多问、多思。小事可自决,大事必与诸位先生商议,若有拿不定主意的,即刻传讯于朕。此乃历练,亦是责任。莫负朕望。”
朱慈熠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用力点头:“儿臣明白!儿臣定当勤勉用心,遇事多请教诸位先生,绝不辜负父皇信任!”
四月初十,京畿以南的官道。
一支看似寻常的商队迤逦而行。为首的宽大马车外观朴素,内里却极尽舒适稳固。天启皇帝朱啸身着宝蓝色直裰,宛如殷实士子,凭窗眺望着春耕已毕、田野泛绿的河间府地界。
刘亦菲(素月)一袭月白襦裙,安静相伴。龙一(朱求桂)扮作管家,目光锐利地扫视四周。
整个仪仗已化整为零,精锐护卫或前或后,更有数千隐龙卫与内厂暗探如无形罗网,早已撒向前方。
“月儿,你看这田亩阡陌,沟渠纵横,倒是齐整。”朱啸语气平和,却带着审视,“河间府是‘摊丁入亩’、‘一条鞭法’的先行之地,更是最早全面使用银元、铜元纳税的府县。
若此处能见实效,新政根基便算稳固了三分。”
素月轻声道:“皇帝哥哥…”然后吐吐舌头,改口道:“公子所言极是。一路行来,村落屋舍俨然,田间农夫神色亦算安详,确是太平景象。
只是不知,这‘太平’之下,赋税征收这关乎民生根本的一环,是否真如账册般清明。”
朱啸微微颔首,他离京暗访,要看的正是这“账册之下”的真实。
两日后,车队抵河间府城。知府李崇道得“京中要员暗访”密报,率属官于城外迎候,礼数周到而不失分寸。
接下来的考察,李崇道安排得滴水不漏。府库账目清晰,各项税收数额与户部定额分毫不差,且注明皆以“天启银元”结算。
官仓粮食堆叠整齐。李崇道汇报时,对新政条文熟稔于心,尤其强调:“自陛下推行新币,废两改元,又严令官绅一体纳粮,本府上下彻底杜绝了以往火耗、包赔等积弊!
百姓皆言,如今纳税,银元几何便是几何,明白痛快!”
他甚至还提及府内设有“度量衡官售点”,百姓可自行购买标准器皿,相互监督。
一切看起来完美无瑕。连素月私下都对朱啸说:“公子,观其账目、仓廪,李知府确似干才,新政条规执行得一丝不苟。”
然而,朱啸心中那根弦却绷得更紧。完美,往往是最大的破绽。
他吩咐龙一,带人深入市井酒肆、码头货栈,听听真正的街谈巷议。
同时,素月则以寻觅巧匠、为“天工杯”采风为由,请李崇道派一名熟悉本地情形的属官陪同,前往城外的集市和较大村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