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朱由校(朱啸)迈步进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朱慈熠立刻上前,像个小大人般一丝不苟地行礼:“儿臣恭迎父皇圣驾。”
朱慈煜则不管那么多,奶声奶气地喊着“父皇”,挣脱乳母的手,就像个小炮弹似的朝着皇帝冲了过来,一把抱住皇帝的腿。
皇帝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弯腰将小儿子抱了起来,捏了捏他肉乎乎的小脸:“煜儿今日可乖?有没有听母后的话?”
“回父皇,儿臣很乖!”朱慈炅大声回答,为了证明自己,还用力点头,“儿臣刚才还背书了!”只是他那渴望地盯着糕点的眼神出卖了他。这番童真模样,引得皇帝和张嫣都笑了起来。朱慈熠则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追随着父皇,带着孺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好了,都坐吧,一家人,不必拘礼。”皇帝抱着朱慈煜坐到主位,张嫣温柔地坐在他身侧,朱慈熠则在皇帝另一侧规规矩矩地坐下。
御膳房早已备好一桌不算奢华却十分精致的御膳,多是些时令菜蔬、清淡汤品和孩子们爱吃的软糯点心。用餐之时,皇帝心情颇佳,暂时将朝政烦忧抛诸脑后,享受着这难得的天伦之乐。他看着沉稳的太子,心中一动,便想考校一下。
他放下手中的银箸,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温和地问道:“熠儿,今日朕在乾清宫接见了八位官员,你可知道他们是谁?所任何职?又要去往何处吗?”
朱慈熠闻言,也立刻放下筷子,坐直身体,小脸上露出认真的神色。他仔细想了想,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才用清晰稚嫩的声音答道:“回父皇,儿臣知道一些。他们是新任命的三省……哦不,是四省巡抚和巡按御史,是要去我们新得的东瀛之地。
儿臣记得,张巡抚是去东瀛省,解巡抚是去安夷省,何巡抚是去北溟省,陈巡抚是去南溟省。还有四位巡按御史随行。父皇以前教导过,巡抚如一方父母,总揽政务;巡按如父皇耳目,监督官员。
他们需得同心协力,如同左右手,才能治理好地方,使百姓安居,疆土稳固。”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并未在近期详细对太子讲过这些具体的人事任命,想来是太子自己从日常听闻、或者是从侍讲学士、甚至是身边太监的议论中捕捉到信息,并默默记下了。
这份留心时政、主动学习的劲头,远比死读书更让他欣慰。张嫣也面露欣慰之色,温柔地看着儿子。
“哦?”皇帝饶有兴趣地继续追问,想看看太子的理解深度,“那熠儿可知,父皇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派他们去东瀛?又为何要在每个省,既设巡抚,又设巡按呢?这其中有何道理?”
这个问题显然更深了一层。朱慈熠微微偏着头,浓密的睫毛扑闪着,陷入了更深的思索。殿内一时安静下来,连朱慈煜都似乎被这气氛感染,暂时忘记了糕点,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哥哥。
片刻后,朱慈熠抬起头,眼神明亮,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回答道:“父皇,儿臣以为,东瀛新归王化,就像……就像我们家里新得了一座很大、但还很乱的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