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群美传 > 第71章 冬藏蕴暖,修养生息。

第71章 冬藏蕴暖,修养生息。(1 / 2)

朔方的冬日,在白日呼啸而凛冽的北风裹挟下,总是显得格外短暂,天色常常灰蒙蒙的,仿佛太阳也只是匆匆一瞥。

然而,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点燃了煤炉,那跳跃的橘红色火焰驱散了满室的寒意,时光便在炉火旁静谧而温暖的氛围中,被拉扯得悠长而缓慢。

整片朔方大地,仿佛一头收敛了爪牙、蛰伏起来的巨兽,在厚厚冰雪的覆盖下沉沉睡去,实则体内热血奔流,筋骨暗涌着力量,呈现出一种外冷内热、蓄势待发的独特状态。

对凌云而言,这个冬天少了往日策马扬鞭、金戈铁马的喧嚣与紧迫,却多了几分来之不易的宁静与深入骨髓的温情。他的时间和精力,大抵分给了两处最重要的所在。

一处,自然是甄姜的身边。两人的感情在平淡而真实的朝夕相处中,如同窖藏的陈年佳酿,愈发醇厚绵长。

虽因时局未定,尚未正式举行婚仪,但甄姜以其温婉与才干,早已俨然是将军府上下公认的女主人,将府内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赏罚分明,使得府中氛围和睦而井然。

每当夜幕低垂,书房内的那座精铁煤炉总会燃起温暖的火焰,驱散着从门窗缝隙渗入的寒气。

甄姜会亲手沏上一壶滚热的新茶,然后坐在凌云身侧,将来自甄家商队的最新见闻,细细说与他听:“幽州的马匹,因边境不宁,今年价格普遍涨了三成;冀州的大粮商似乎嗅到了什么风声,正在暗中囤积居奇,市面上流通的粮食日少……”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如同窗外悄然飘落的雪花,却字字珠玑,为凌云勾勒出一幅远比官方文书更为真实、生动的大汉江山经济民生图景。

雪后初晴的午后,阳光映照在皑皑白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两人常会裹紧裘氅,并肩漫步在府内那座小小的梅园之中。

凌云会指着枝头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梅花,如数家珍:“姜儿请看,此乃朱砂梅,其色最为浓艳,如火如血;那边是玉蝶梅,花瓣莹白,清雅脱俗,别有风致。”

兴致来时,他偶尔会触景生情,吟诵出一两句超越这个时代审美意境的诗句,或豪迈,或婉约,总能引得甄姜美眸中异彩涟涟,看向他的目光中,除了爱恋,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欣赏与探究。

然而,最是温馨动人的,还当属书房中共度的那些时光。当凌云伏于宽大的案几之上,凝神挥毫,写下诸如“宝剑锋从磨砺出”这般充满豪情与砺志的诗句时,甄姜便会在另一侧,静静地、耐心地为他研墨。

她纤细白皙的手指稳稳握住那方上好的松烟墨锭,在微凹的端砚上划出一个又一个优雅而均匀的圆圈,淡淡的墨香与她身上清雅的体香在温暖的空气中悄然交融,弥漫一室。

偶尔,他会从书卷中抬起头,恰巧迎上她凝望的目光,四目相对间,不必任何言语,无尽的默契与温情便已在目光交汇处静静流淌,温暖了彼此的心田。

另一处深深牵绊着凌云心神与脚步的,则是那间日益完善、工具愈发齐备的琉璃工坊。整个冬天,他与王铁手等三位核心工匠几乎将这里当作了第二个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与精力。

工坊内因常燃炉火而热气蒸腾,与窗外凛冽的严寒形成了鲜明对比。

角落里,日益堆积起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失败品——有因炉温始终不足而呈现出半熔状态的怪异石状物,有因出炉后冷却太快而炸裂成的无数锋利碎片,更多的则是色泽浑浊不堪、内部布满密密麻麻气泡、毫无通透感可言的琉璃疙瘩。每一件失败品,都记录着一次艰辛的尝试。

“将军……您看,这一炉,怕是又失败了。”老匠人王铁手用铁钳小心翼翼地从尚有余温的窑中取出一块泛着诡异深绿色、表面凹凸不平的琉璃块,脸上写满了沮丧与疲惫,声音也带着沙哑。

凌云接过那块尚有余温的残片,就着旁边炉火跳动的光芒,翻来覆去地仔细端详,他的指尖感受着那粗糙的质感,眉头微蹙,却并无气馁之色。

“看这些密集的气泡,说明炉内各处的温度还是不够均匀,受热差异太大。不过……”他话锋一转,指向那块琉璃的某个边缘,“你们看这部分的绿色,比起上次那一炉,已经纯正了不少,杂质似乎也少了一些。这是进步。”

他的目光始终坚定如铁,随即吩咐道,“详细记录:此炉用料,石英砂七分,纯碱两分,石灰石一分,炉火持续煅烧六个时辰。所有细节,不得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