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两人异口同声,说完相视一笑——上周的情景历历在目,胡一菲嫌天宇喝太多碳酸饮料,硬是把两罐塞回了货架,只剩一罐还被她藏在购物车最底层。
羽墨看着计时器上的“7秒”,满意地点点头:“这种带干扰信息的题目,你们反而答得更快,看来‘共同经历’确实是咱们的强项。”她忽然话锋一转,“但别掉以轻心,‘王牌情侣队’的优势在‘理论默契题’——比如‘情侣间最适合的沟通频率’这种偏学术的内容,咱们比不过,就得在‘实战默契’上把分拉回来。”
胡一菲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写下“优势项强化计划”:“第一,每晚加练20组‘互猜喜好’,涵盖饮食、习惯、童年糗事,确保细节完整度;第二,专攻‘肢体默契’——比如同时比出对方的口头禅手势,同步做出对方生气时的表情,这种视觉化的答题方式更容易拿高分;第三,抢答节奏训练,这是关键。”
说到抢答,天宇从抽屉里翻出个简易抢答器——是张伟用废旧遥控器改装的,按下去会发出“嘀”的提示音。“刚才看‘王牌情侣队’彩排,他们的抢答器反应比咱们快0.3秒,”他把设备放在胡一菲面前,“但他们有个破绽:男生总爱抢在题目念完前按铃,十次里有三次被判违规。”
胡一菲拿起抢答器试了试,指尖在按钮上摩挲着:“规则里说‘题干念完后0.5秒内抢答有效’,这0.5秒就是咱们的机会。”她看向天宇和羽墨,眼神锐利如鹰,“我负责听题抓关键词,判断是否该抢答——比如听到‘童年’‘小学’这类咱们熟悉的词,就立刻示意;天宇你反应快,负责答题;羽墨辅助补充细节,咱们形成流水线,绝不浪费一秒钟。”
“试一次?”羽墨拿起题库,挑了道典型的“青梅竹马题”,“请听题:两人第一次一起逃学去的地方,门口有棵什么树?开始——”
话音未落,胡一菲已经按住天宇的手,等“树”字清晰传入耳中,她猛地松开手,同时点头示意。“嘀——”抢答器应声响起,用时0.3秒。
“老槐树下的游戏机厅,那棵树的树干上刻着你画的小乌龟。”天宇答得又快又准,连羽墨都没来得及补充,就看到她在“答题完整度”一栏打了满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茶几上的题库被越翻越薄,三人的配合却越来越密。胡一菲对“抢答时机”的判断精准得像台机器,听到“少年宫”“黑板报”“辣条”这些属于他们共同记忆的关键词,总能在最佳时机按下按钮;天宇的答题从最初需要羽墨提醒细节,到后来能一口气说出“三年级春游时弄丢的水壶是蓝色小熊图案,最后在烧烤架旁边找到时,壶盖都烤化了”这种连羽墨都快忘了的细节;羽墨则把两人的答题漏洞整理成“易错点清单”,贴在白板最显眼的位置——“别说‘好像是’‘大概’,必须用肯定句”“提到时间要精确到年级或季节”“肢体动作要同步,不能一个快一个慢”。
中途曾小贤端着碗面路过,被胡一菲一把拽进来当“临时裁判”。当他念出“对方最讨厌的科目及原因”时,胡一菲和天宇几乎同时皱眉——“数学,因为五年级的王老师总让天宇罚抄错题,他后来一看到数学书就头疼”“数学,天宇被罚抄时把我的作业本也拿去垫着,结果被老师发现,连我一起骂了”。两个答案角度不同,却完美互补,听得曾小贤直咋舌:“乖乖,这默契,比我和诺澜当年还强!”
凌晨一点,白板上的“漏洞清单”被划掉了一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优势强化要点”:“1. 利用共同经历的细节碾压对手;2. 抢答时听关键词再出手,避免违规;3. 肢体表达要夸张且同步,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4. 羽墨补充时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衔接,保持语句流畅。”
胡一菲把最后一杯咖啡喝完,将写满策略的笔记本合上,封面上“3601必胜”的字迹被荧光笔涂得格外醒目。“王牌情侣队不是觉得咱们靠运气吗?”她看向窗外,天边已泛起一丝鱼肚白,“明天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刻在骨子里的默契——这种从小一起长大的羁绊,不是靠临时抱佛脚能比的。”
天宇和羽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笃定。茶几上的卡片还散落着,其中一张背面写着羽墨的小字:“最好的默契,不是答对所有题,而是记得对方记得的,也记得对方忘了的。”此刻被台灯的光照着,像是一句温柔的誓言,映在三人眼底,化作了即将奔赴战场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