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的茶几被堆成了“知识堡垒”——左侧码着三摞打印纸,分别标着“情感常识”“生活知识”“娱乐热点”,右侧散落着几本翻卷了角的百科全书,中间留出一小块空地,放着三人的水杯和啃了一半的苹果。胡一菲把最后一沓题库拍在桌上时,杯里的枸杞水晃出了两滴,溅在“情感常识”那一栏的“情侣吵架后最佳和解时间”条目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今天主攻生活知识模块,”她抹了把额角的汗,把马尾辫重新扎紧,“昨天模拟测试,‘家电使用误区’这部分咱们错得最多,天宇把电熨斗不能直接放木质桌面这种基础题都答成‘可以垫纸巾’,羽墨更绝,说微波炉加热鸡蛋会爆炸是因为气压不够——明明是内部蒸汽膨胀好吗?”
天宇挠了挠头,从题库里抽出“家电安全”那一页,指尖在“电熨斗放置规范”上敲了敲:“记混了,昨天背到‘不粘锅不能用铁铲’,脑子一乱就串了。”他把这道题用荧光笔标成亮黄色,旁边补了句“木质桌面怕烫,垫瓷砖/金属板”,字迹工整得像打印体。
羽墨则从书包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全是密密麻麻的口诀:“我把易混点编成顺口溜了,”她指着其中一行念,“‘微波炉里忌封闭,鸡蛋罐头带壳炸;电熨斗下忌木桌,瓷砖金属才稳妥;冰箱不是保险柜,剩菜三天必须扔’——这样是不是好记多了?”
胡一菲凑过去看,小本子上的字迹娟秀,每个口诀旁边都画着简笔画:微波炉旁画个炸开的鸡蛋,电熨斗下画块歪歪扭扭的瓷砖,冰箱门挂着个写“3天”的日历。“行啊羽墨,这招够绝,”她笑着抢过本子翻了两页,“‘情侣冷战别过夜,主动搭话不丢面’——这情感常识的口诀也编得挺溜,比天宇那干巴巴的考点总结好懂多了。”
天宇不服气地扬了扬手里的活页本:“干巴巴但精准啊,你看这道‘赠送礼物的禁忌’,我标了‘钟表别送谐音“送终”,梨别送谐音“离”’,后面还附了地域差异——南方忌讳送伞(散),北方忌讳送鞋(送人走),这细节羽墨的口诀里可没提。”
“这叫互补,懂吗?”胡一菲把羽墨的口诀本和天宇的活页本并排放着,“一个负责抓记忆点,一个负责补细节,我来把控节奏——今天咱们用‘车轮战’刷题,我念题,你们抢答,错了的罚抄考点十遍,顺便给对方补知识点。”
她清了清嗓子,拿起第一题:“请问,清洗羽绒服时,哪种方式会损伤面料?A. 中性洗涤剂轻柔按压;B. 机洗用强烘干模式;C. 冷水浸泡半小时。”
“B!”两人同时抢答,声音撞在一起,像两颗石子投入水面。
“天宇先出声的,算他对。”胡一菲做了个“停”的手势,转头看向羽墨,“知道错在哪吗?”
羽墨抿了抿唇,翻开笔记本飞快地写:“机洗羽绒服用强烘干会导致填充物结块,还可能因为高温损伤防水层。”她抬头时正好对上天宇的目光,对方手里转着的笔突然停了,指腹在“烘干温度”几个字上敲了敲,低声说:“上次你说家里羽绒服总结块,就是因为用了强烘干吧?这下记住了。”
羽墨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他居然记得自己随口提过的小事。胡一菲在旁边看得直乐,故意提高音量:“下一题,情侣间送花,在法国忌讳送什么颜色的花?提示,跟‘背叛’有关。”
“黄色!”这次羽墨抢得更快,笔尖在本子上画了朵小黄花,旁边写“法国黄玫瑰=不忠诚”,“上次看《艾米丽在巴黎》学到的,没想到真考。”
天宇在旁飞快补了句:“德国忌讳送郁金香,觉得是‘没诚意’,意大利不能送菊花,是葬礼用的。”他像是条件反射,报完还下意识问羽墨,“记下来了?”
“早记了。”羽墨举了举本子,上面已经列了三个国家的禁忌,字迹比刚才更用力,纸页都微微发皱。
这样的抢答持续了一个小时,茶几上的题库渐渐变薄,两人的笔记本却越来越厚。胡一菲翻到“娱乐热点”模块时,忽然抛出个冷门题:“《老友记》里,瑞秋给罗斯留的分手录音有多长?”
两人都卡了壳。天宇皱眉盯着天花板,羽墨则在手机上飞快搜索,抬头时眼里带着点得意:“八分钟!罗斯总说‘we were on a break’,其实是因为他没听完八分钟录音就急着找别人了。”
“补进题库。”胡一菲立刻掏出笔,在“经典美剧考点”下添了一行,“这种题最容易出其不意,天宇你不是刷了三遍《老友记》吗?居然没记住?”